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些年来在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通过对气候系统变化多尺度特征及其动力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气候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季风气候特点的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跨季度数值气候预测,进一步建立了先进、完善的短期数值气候预测系统,并应用于我国夏季旱涝预测业务.这些工作既带有极大的基础性意义,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为我国大气科学及气候科学乃至环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应用气象学报》(双月刊)是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气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业务系统和研究简报;国内外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科学发展中的新动态与新问题的探讨与评论;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研究、业务活动的报道;气象书刊评介。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摘要请按文摘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列出3~8个关键词,作者姓名请附汉语拼  相似文献   

3.
正《应用气象学报》(双月刊)是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气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业务系统和研究简报;国内外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科学发展中的新动态与新问题的探讨与评论;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研究、业务活动的报道;气象书刊评介。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摘要请按文摘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列出3~8个关键词,作者姓名请附汉语拼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气象》2014,(8)
<正>《大气组成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石广玉,符淙斌,陈彬主编该书介绍了大气科学与环境科学领域基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一系列最新科研和技术开发成果,包括大气组成变化及其气候效应,陆地、海洋和湖泊等生态系统,传染病病原体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节能和减排等方面开发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等。该书可供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生态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专家、教师、学生参考。16开定价:90.00元  相似文献   

5.
《应用气象学报》(双月刊)是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气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业务系统和研究简报;国内外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科学发展中的新动态与新问题的探讨与评论;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研究、业务活动的报道;气象书刊评介。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象学报》2013,(1):42-42
《应用气象学报》(双月刊)是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气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业务系统和研究简报;国内外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科学发展中的新动态与新问题的探讨与评论;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研究、业务活动的报道;气象书刊评介。  相似文献   

7.
《应用气象学报》2013,(2):150-150
《应用气象学报》(双月刊)是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新理论与新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气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业务系统和研究简报;国内外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科学发展中的新动态与新问题的探讨与评论;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研究、业务活动的报道;气象书刊评介。  相似文献   

8.
以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气象服务社会效益评估为例,从研究对象的选择、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评估指标的设计以及评估环节的把握等方面,总结出大型体育赛事气象服务社会效益评估的技术方法与经验:1)评估对象应根据赛事气象服务需求覆盖到服务的重点用户;2)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社会调查方法,收集评价数据;3)根据研究对象的需求、目的、行为、习惯等,确定其研究目标和具体的评估指标;4)对于周期较长的大型赛事气象服务,可开展分阶段的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生态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3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部分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1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技术1.1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估产中的适用性研究在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构建的遥感信息一作物模型耦合模型(PyWOFOST)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华南西部中尺度对流系统2D概念模型,通过对华南西部中尺度对流系统2D概念模型直观化图象特征进行属性和行为特征分离,采用面向对象语言中类对象表达方式,构造图象各组成部分类对象,用类对象的行为和属性定量描述图象特征和变化,初步实现中尺度对流系统2D概念模型抽象化描述.并用实例检验了原理和方法的合理性,为中尺度对流系统2D概念模型图象应用自动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春燕  王彬  孙婧  常飚  胡江凯  周斌 《气象科技》2021,49(4):535-541
随着气象数值模式的发展完善,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级和区域中心,研发力量地理上分散。支撑数值模式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呈现出异构众核的发展趋势,模式研发的学科交叉衍生性越发明显,分布式模式研发的高效协同共享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Git建立了一个代码管理协作共享平台METCODE,实现了气象数值模式的代码版本管理、集成协作共享与过程管理,方便地支持分布式团队的合作研发。平台已在气象数值模式的研发中成功应用,应用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报告表明,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效应为弊大于利;人类必须通过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要素如何变化,相关生态现象与生态过程机制如何,生态问题及其机制如何,均需要全面监测及综合评价才可能通过构建模型、建立基准进行风险预警.这也是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维护生态稳定性的客观需要.生态要素影响并制约着区域气候特征,而特定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反馈于生态过程,产生不同的生态效果,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生态气象耦合关系问题.生态气象就是在生态学及气象学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学科,并结合相关学科及遥感等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学科内涵.未来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及预警将全面展开,生态科学研究与气象业务服务也将紧密融合,生态气象评估方法趋于规范化与标准化,"互联网+"理念将促进"生态物联网"与生态气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对于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ECC)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has been much studied as a case history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science on policy is often underscored, but here we review the photochemistry of ozone in order to illustrate how scientific learn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mislead policy makers. The latter may occur particularly in circumstances where limited observations are combined with simplified models of a complex system, such as may generally occur in the global change arena. Even for the well-studied case of ozone depletion,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the dynamics of scientific learning, particularly the scientific assessment process, and how assessment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policy.  相似文献   

15.
冰冻圈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冻圈通过气候调节作用为人类营造了适宜的地球人居环境,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高山水电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多样的冰冻圈旅游产品、独特的冰冻圈文化形态,以及特有生物种群栖息地等资源,因此,冰冻圈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在气候变暖驱动和人类活动干预下,冰冻圈服务功能具有增强与衰弱等过程,也存在功能丧失的阈限,因而其服务价值是动态的,是可评估和计算的。通过明晰冰冻圈系统功能,辨识全球不同时空尺度冰冻圈服务功能,初步建立了冰冻圈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可以提高决策者和民众对冰冻圈及其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同时,对于全球不同冰冻圈及其重点影响区各级政府实施冰冻圈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宏观决策,以避免追求短期经济行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国内外风速预报相关文献,从物理方法、统计与机器学习方法、组合方法3个方面对超短期风速预报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了主要预报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不确定分析和误差评价指标,探讨了在超短期风速预报研究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下,以雾霾为切入点的环境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媒体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各利益相关方表现出对雾霾科学信息的不同需求。科学成果在传播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传播主体、传播路径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模式:成果传播的受众由少至多,成果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多样化,成果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更新速率不断加快,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路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新媒体在有助于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同时,也给科学传播工作带来了挑战,建议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加强环境信息及科学知识的公开和普及,以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依据对国内大气科学及相关机构进行广泛调研获取的数据, 重点从人才队伍、科研项目及科技论文产出几方面对国内大气科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科学不断发展, 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日益增强。 大气科学队伍总量大, 人员分布广, 但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 基于调研数据还从计量学角度对大气科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国际热点以及国内需求进行了比较研究, 列举4个判据, 从4种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大气科学优先领域。 初步分析表明: 不论重视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领域应是优先资助领域; 重视科学热点和科技前沿, 应优先资助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天气动力学理论与天气预报领域; 重视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结合, 应优先资助大气化学和综合探测系统与外场科学试验领域。  相似文献   

19.
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Monsoon Asia Integrated Regional Study,简称MAIRS)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EC)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的一个子计划,是全球变化邻域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组织实施的国际计划,历时10余年。MAIRS明确提出:不同于过去和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个关于季风的研究计划,MAIRS研究的主题是人类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回顾了这个计划的历程:(1)2003~2006年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域集成研究概念的提出、亚洲区域全球变化研究的快速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MAIRS的总体科学目标和起草MAIRS的科学计划。(2)2006年正式发布的MAIRS科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季风亚洲区域面临的环境变化和研究挑战、集成研究的科学问题、四个最脆弱区域的确定以及计划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等。(3)2006~2016年MAIRS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组织结构、科学活动、研究项目和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网络的建立。(4)MAIRS的国际影响和未来发展。MAIRS与未来地球国际计划(Future Earth)。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及其相关科学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范式理论的角度对大数据科学进行剖析,阐述大数据研究与传统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机器学习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数据带来的三大主要挑战及其背后的科学问题.此外,本文介绍了第四范式视角下进行大数据科学研究的洞察力,以及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大数据科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