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圭     
孙圭男,1933年生于山东青岛,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4—195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自1956年起,历任分队、大队技术负责。1961年起任西北182队、207工程指挥部技术负责;1980年任核工业西北地勘局总工程师至今;《铀矿地质》编委。由他主持并参  相似文献   

2.
刘兴忠男,1926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长、《铀矿地质》杂志主编。1961年任核工业部铀矿地质局副总工程师,1979年—1987年任总工程师。他根据我国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指导寻找花岗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实际需要,《铀矿地质》期刊编辑委员会于近期重新进行调整,并召开了新一届编委座谈会。《铀矿地质》主编(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张金带同志,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李子颖同志,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秘书长简晓飞同志  相似文献   

4.
沈锋     
沈锋男,1933年生于广东省揭阳县,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8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矿产地质与勘探专业。自1980年起,历任二机部三局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地质处长。现任兼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理事、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常委、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副理事长,《铀矿地质》副主编。由他参与发起并组织湘南、粤北、赣中南花岗岩型铀成矿规律编图工作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参与组织华北地台综合区调、普查和铀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科研项目,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多年负责铀矿、  相似文献   

5.
铀矿专家系统之一,砂岩型铀矿勘查专家系统SUES于3月16日在石家庄市通过部级鉴定。鉴定委员会由20名铀矿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专家、教授组成,原总公司地质局刘兴忠总工程师任主审.地质局总工程师沈锋,军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陈智信,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陈功任副主审。总公司地质局、北京地质研究院、南京大学、西北地勘局、203研究所、航测遥感中心等有关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鉴定会。该项科研课题是1990年1月由核工业西北地勘局下达的,并由213大队组成铀矿专家系统研究组承担完  相似文献   

6.
常印佛院士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1965年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其中,1955~1956年供职于地质部华东地质局;1957~1965年任321地质队技术负责、总工程师;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7年至今: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正>地址:四川省广汉市成都路东二段180号邮编:618300电话:0838-5105860(传真)核工业二八○研究所隶属于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是核工业唯一一支立足西南地区的专业铀矿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云、贵、川、渝、藏等地区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等任务,负责管理西南地区放射性矿产储量、地质档案资料等工作,是一支集铀矿地质生产  相似文献   

8.
罗长本     
罗长本男,1932年生,辽宁海城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5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探专业,历任基建工程兵27支队副科长,二机指挥部副处长、处长,核工业地质局处长、副总工程师,铀矿地质分会秘书长,《铀矿地质》编委,中国地质学会  相似文献   

9.
赵凤民     
赵凤民男,1937年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委员,《铀矿地质》、《国外铀金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编委。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黄金学院。历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原北京第三研究所)岩矿研究室副主任、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
应俄罗斯科学院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邀请,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赵风民高级工程师,中南地勘局原总工程师王学曾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华南地勘局总工程师潘永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黄净白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蔡根庆高级工程师组成的铀矿地质考察组于1992年6月15日至7月14日对俄罗斯科学院矿  相似文献   

11.
名誉主任委员:王伟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新疆地质学会理事长) 王福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主 任 委 员:董连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副主任委员:李恒海 施光前 吴绍祖 常务副主任委员:吴绍祖(《新疆地质》主编、教授级高工) 委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俊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总工、教授级高工) 申茂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总工、高工) 辛恒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教授级…  相似文献   

12.
刘元镇,湖南省邵东县人,地质学家.194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后,即在前湖南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和技正.解放后,先后任中南地质调查所长沙分所技正、中南地质局主任工程师、河南禹县煤田地质队和平顶山401地质队技术负责.1957年起,历任广西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并先后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五届区人民代表、区政协二届委员、区科  相似文献   

13.
王学曾男,1930年生于沈阳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中南地质勘探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湖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铀矿地质》编委。1955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历任地质队主任地质员、副科长、湖南二机局主任地质师等,曾任铀矿地质学会第一届理事。1956年到60年代初,负责320矿床勘探工作。先后研究总结了工作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化特征和碳硅泥岩型铀成矿特点,扩大  相似文献   

14.
邵克忠,河南省博爱县人,我国著名矿床、矿物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此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6年任西南地质局岩矿研究室副主任;1958年调江西省地质局,历任铜矿地质大队主任地质工程师、地矿处工程师、901地质大队总工程师、江西地质科学研究所铜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78年调任河北地质学院副教授、教授,并先后兼任地质系主任、矿产地质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河北地质学院学报》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河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15.
宋先觉     
宋先觉男,1933年生于四川省营山县,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西南地勘局科技委主任、《铀矿地质》编委。195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历任分队技术负责、大队地质科长、主任工程师、基建工程兵28支队副总工程师、地勘局总工程师等职。长期在华南、西南地区从事铀矿普查、勘探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并参与了广东南雄361等6个矿床、矿点的找矿和揭露工作,广东  相似文献   

16.
《地质与勘探》2006,42(6):102-102
原《地质与勘探》总编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林镇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林镇泰同志1935年10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2年4月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稀有放射矿产地质勘探专业。曾任冶金工业部北京矿山研究院、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技术员、情报组组长;1970年5月起任《地质与勘探》编辑部负责人、副总编;1982年5月起任《地质与勘探》总编、冶金工业部资料馆副馆长、冶金部遥感中心副主任(正处级)等。林镇泰同志长期从事《地质与勘探》编辑工作,曾任冶金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矿…  相似文献   

17.
邓玉书,四川省奉节县人。地质学家。194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后,任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起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地质组组长,1949年又兼任五华文理学院地质系教授。建国后历任昆明师院教授、地质部西南地质局易门铜矿地质队队长、东川地质队队长、冶金部东川地质勘探队总工程师、云南省地质局总工程师等职。  相似文献   

18.
潘永正     
潘永正男,1932年生于江苏镇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质勘探系,1957年曾在莫斯科黄金学院进修铀矿地质。1957—1970年任核工业部地质局西南209队工程师、副科长,参加贵州白马洞矿床勘探及西南三省铀矿普查勘探。1971年到现在先后任203师和华南地勘局地  相似文献   

19.
崔焕敏     
崔焕敏男,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铀矿地质》编委。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历任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华东地质学院前身)助教、讲师,1972年至1985年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课题组长、物化探研究室副主任。由他主持和参加的:“浅层地震探测方法与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获全国科学大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核工业地质局联合主办的“跨入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座谈会于2000年3月9-10日在北京召开。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理事长张伟星,副理事长赵凤民、李学礼、陆士立,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郑大瑜、地质局原总工程师刘兴忠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航测遥感中心、华东地质学院等15家单位的34名代表。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与会代表就21世纪我国铀资源与核电发展的供需关系、资源动态经济评价、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开发、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