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eco.  JP 曲玮 《世界地质》1991,10(1):81-83
西非克拉通因其地体增生始于晚元古代直至晚古生代而引人注目。克拉通可能形成于约3000Ma,是太古代时期发育的一个相当宽广、古老地盾的二部分。Eburnean(Bitrimian)构造热事件(约2200~1800Ma)形成了新的增生地体,大陆序列的沉积与含叠层石碳酸盐岩的发育在约1000至700Ma交替进行。在约800~700Mn原始地盾解体过程中,西非克拉通以案时方式完全个体化(包括南美San Lurs地盾),其残留部分被大洋域所围绕。它的裂开边缘的行为相当于一个威尔逊型旋回的被动边缘,这一旋回在约680~600Ma之间通过与其它解体碎片的连续碰撞而结束,从而产生了克拉通周围的大洋、岛弧和陆缘地体的增生。这些碰撞和增生非常明显:(1)在北部(摩洛哥的Anti-Atlao)约680Ma(Leblanc,1980),呈东西走向;(2)在东部约600Ma沿南北走向的Pharusion和Dahomeyian造山带(向南延伸至San Luis克拉通周围的巴西造  相似文献   

2.
引言澳大利亚境内的太古宙岩层(本篇论文将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年龄界线放在26亿年)的主要集中区在西澳地盾(或西部地盾区),正如Trendall(1975)确定的,太古宙岩层所占面积超过700000平方公里。在该地盾内有两个太古宙克拉通核,即伊尔岗和皮尔巴拉地块。伊尔岗地决呈矩形,面积大约650000平方公里,其座标为南纬25°—35°和东径115°—124°,大致是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该区特点是降雨量低(每年200—250mm),  相似文献   

3.
西澳大利亚的前寒武纪地盾包括北部的太古宙皮尔巴拉克拉通和南部较年轻的伊尔冈克拉通,它们中间以元古宙的梅迪安(Modian)带分开,古地磁资料说明克拉通在其目前相对位置上存在至少2400Ma,为地盾发展提出的一些模式表明:一种简单的、稳定的太古宙克拉通是在整个地区形成的。后来,不是发生了断裂就是塌陷而形成了加斯科尼省和梅迪安带。沿着皮尔巴拉地块东部做的地震反射剖面,说明地壳北部厚28公里,南部厚33公  相似文献   

4.
Gorba.  R 吴福元 《世界地质》1991,10(1):144-145
到太古宙末期,波罗的地盾已成为多个明显不同的地体所组成的克拉通。Karelian段是且一直是该地盾的稳定核心,是一个典型的太古代花岗-绿岩地体。向东北为白海(Belomorion)带,是一个以线性褶皱为特征的高一中级片麻岩地体。在地盾的东北边缘即为科拉半岛地体,它和Karelian地体曾经相似,现被一条巨大的缝合线式的断裂带和岩浆作用带切割,从而掩盖了地壳的原始特征。太古宙克拉通的各个次级单元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它们在早元古代的行为。 26~20Ga以前,该地盾无任何地壳增长,但强烈的裂谷作用与整断肢解大大影响了太古代克拉通,一些单元开始漂移,其构造趋势线在太古宙西边缘突然中断。早元古代在白海与Karelian地体的接界部位以及科拉半岛的各构造带中,发育有  相似文献   

5.
南美洲的面积约17783000Km~2,由于在60年代初期才开始对前寒武纪岩层进行放射性年龄测定工作,因而所得少量资料与如此广大面积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据此仍有可能描绘出该大陆前寒武系发展的总轮廓(图Ⅳ-1)。一、分布和主要特征下前寒武系—南美洲的北部、中部和东部有五个克拉通核,即:圭亚那地盾、圣路易斯克拉通、中巴西地盾、圣弗兰西斯科地盾和马拉圭—坦迪尔克拉通。它们都曾受前寒武纪早期造山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有关印度地盾元古宙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资料表明,火山岩是在两种不同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阿拉瓦利(阿拉瓦利克拉通)和比贾瓦尔(Bundelkhand 克拉通)带的镁铁质火山岩套以及小喜马拉雅地区的镁铁质火山岩看来是与裂谷有关的大陆型火山岩。另外,德里(Delhi)火山岩(阿拉瓦利克拉通)、Dongargarh 火山岩(Bhandara 克拉通)、Dhanjori-Jagannathpur 火山岩(辛格布姆克拉通)具有俯冲带岩浆作用的典型标志,表示大洋岩石圈由于与现代板块构造类似的作用影响而发生破坏。地球化学和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7.
西非克拉通是前寒武纪地壳广泛出露区。太古宙、早-中元古代结晶岩石现今主要出露在二个分隔的地盾,即北部雷圭巴特和南部莱奥地盾区,其间被巨大的陶德尼上元古-古生代盆地沉积层覆盖。克拉通周边主要为泛非活动带。在雷圭巴特和莱奥地盾,下元古比里姆岩系均分布于东部,与西部太古宙区以大断裂相分隔。  相似文献   

8.
杨长青  巴燕  王艳慧  何凯  白国典 《地质论评》2023,69(3):1150-1160
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在太行山南段河南安阳县岭头一带白垩纪闪长质侵入岩中获得一批443.6±6.1 Ma(MSWD=6.3)的年龄数据,相当于晚奥陶世晚期,这是在华北克拉通内部发现的首例反映加里东期岩浆侵入活动的高精度锆石U-Pb定年数据,为揭示华北克拉通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提供了依据。结合区域上同期构造岩浆事件的特点,认为443.6±6.1Ma的锆石可能为华北克拉通板内裂解拉张作用的产物,它是奥陶纪晚期(440 Ma前后)古劳亚大陆分裂,华北克拉通漂离加拿大地盾和北美内陆地台,同时形成北太平洋——这一影响全球的构造地质事件在华北克拉通内部的响应。鉴于稳定克拉通地区奥陶纪岩浆侵入活动与金刚石原生矿存在极高的关联度,本次发现也为在鹤壁地区寻找金刚石原生矿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体构造对研究地台和地盾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前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引起所有相关的地球科学的革命,其中包括区域成矿学。然而随着地球科学理论的发展,板块构造理论对于解释地壳,特别是早前寒武的地盾、地台和克拉通区的复杂构造现象显得不完备,因此,近20年来地体构造理论的发展补充了板块构造理论的不足。近年来,各国地质学家相继发现世界上各地盾、地台和克拉通区,如华北地台、乌克兰地盾、阿尔丹地盾、加拿大地盾、非洲地台、澳大利亚耶尔冈克拉通等是由多个地体所组成。每一个地体是一个独立的和基本的地质构造单元,彼此间由地缝合线或深断裂隔开。由于每个地体的地质特征、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各不相同,因而地体构造成为区域成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前言由变质岩与岩浆岩组成的三个前寒武纪大地盾构成巴西的大部分:亚马孙盆地北缘的圭亚那地盾、亚马孙盆地以南的瓜波雷地盾和沿大西洋边缘的圣弗兰西斯科地盾(Almeida等,1981;Teixeira等,1989)。这些地盾由克拉通组成,它们的边缘镶以活动带。由克拉通内获得许多一致的时间或是热基耶(Jequie)造山作用(>2500Ma),或是超越亚马孙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11.
Reed  JC 赵国春 《世界地质》1991,10(1):21-23
美国地下约60%为前寒武岩石,但出露的却不超过10%。太古宙岩石分布于加拿大地盾苏必利尔克拉通和怀俄明—蒙大拿地盾怀俄明克拉通的南部。苏必利尔克拉通主要由年龄为2750~2600Ma的花岗绿岩和变质沉积片麻岩呈互层带组成。在明尼苏达和密执安州的苏必利尔克拉通南部的太古宙片麻岩,在早元古宙又部分地重新活化。这个  相似文献   

12.
华北基性岩墙群的古地磁极及其哥伦比亚超大陆重建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华北克拉通的中西部和东部发育的基性岩墙群获得三个精确定年的实际古地磁极位置(VGPs)。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恒山GU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769±3Ma,该岩墙的古地磁给出古地磁极位置在北纬36°,东经247° (dp=2, dm=4); 华北克拉通东部DY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620.8±6.9Ma, 获得的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6.9°东经81.9°(dp=4.31, dm=6.09); 东部另一条岩墙LW4的SHRIMP U-Pb 年龄为1157±18Ma, 获得的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27.1°东经162°(dp=15.8, dm=18.7)。通过将这三个从基性岩墙获得的华北克拉通古地磁极位置与加拿大地盾的中元古代视极移曲线对比,在中元古代早期(1800~1600Ma),华北克拉通与加拿大地盾一起同属哥伦比亚超大陆,而在中元古代晚期(1600~1200Ma),华北克拉通与加拿大地盾分离,响应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事件。  相似文献   

13.
按地质省编辑了北美和欧洲波罗的海地区1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A类古地磁资料。目的是试图建立各个构造省的极移曲线,以便检验加拿大和费诺—萨尔马提地盾的克拉通内部完整性。根据这种见解,由于资料贫乏,对大多数省来说,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有可能提出若干试验性的意见,供以后检验: (1)单条极移曲线满足可利用的北美24亿年前的资料。 (2)从距今22亿年到18亿年,在苏必利尔省(十南方省和怀俄明省)和邱吉尔省(十斯拉夫省和拉布多省)之间形成威尔逊环。 (3)单条极移曲线满足了怀俄明省和苏必利尔省的资料。 (4)就每个省来说,有些资料不易适合任一简单极移曲线型式。  相似文献   

14.
欧亚大陆具有镶嵌状构造型式,它由无数稳定地块被造山带环绕所构成。显然,欧亚大陆是由无数个具有不同特点和成因的小地块并接而成的一个复合大陆。这些小地块彼此接近并最终碰撞到一起形成这一较大型的大陆。造山带是将这些较小地块焊接起来的缝合线。主要的碰撞事件发生在晚前寒武纪和显生宙。欧亚大陆内最大的稳定地块是克拉通或先前的大陆:东欧、西伯利亚、印度、华北和杨子克拉通。它们构成了欧亚大陆的骨架。此外,许多小地块或微大陆包括在造山带内的生长大陆中,象塔里木、卡萨克斯坦、印度支那、Tuva-Mongollan,中蒙、K(?)ingan-Byreya,Fankay,Okhotsk,Omoloag等。尤如欧亚大陆一样,克拉通也是在元古宙时期由几个较小地块增生而成的。比如,东欧克拉通的伯罗的地盾和乌克兰地盾所包括的绿岩-花岗岩域(Murmansk,Kola,  相似文献   

15.
莫拉(Mola)铁矿区位于几内亚金迪亚省,西非克拉通莱奥(Leo)地盾西部边缘的太古代Kenema-Man Domain地盾与西侧罗克列德褶皱带(Rokelide Fold Belts)的接壤地带。区内发育铁角砾岩型、似条带状赤铁矿型2类矿体。研究认为,铁角砾岩型铁矿主要由后期风化淋滤作用对原生赤铁矿改造并富集形成,赋存于地表;似条带状赤铁矿矿体是经初始海底热液喷溢沉积和后期构造作用改造而富集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地质骨架许多矿床,包括大多数重要矿床,都产在波罗的地盾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而且大多数是分布在22—18亿年的建造中。加里东期建造含有许多矿床,其中有些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古生代地台盖层,除瑞典有铀矿床外,都几乎没有矿床产出。波罗的地盾是由35—6亿年的前寒武纪建造组成的。它们至少包括三次造山运动。最老的太古宙造山运动,影响了地盾东部和北部28亿年前的地层。芬兰和瑞典的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涉及的西非克拉通地体,主要指出露在北部的雷圭巴特地盾和南部的-莱奥地盾。从地层、岩石、构造和地质年代等方面,介绍了几个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区共同的问题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界线和相关地质问题讨论   总被引:21,自引:15,他引:6  
从18到16亿年,全球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及生物演化发生重要变革。就全球地质演化历史而言,结晶基底的形成标志着古元古代的结束,而稳定盖层的发育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在国际地层年表上,古元古代末期(18~16亿年)被称之为"固结纪",古/中元古代的界线被划定在16亿年。在华北克拉通,一般认为"吕梁运动"是结晶基底最终形成的标志性构造-热事件,此后发育以长城系为代表的地台型沉积盖层。长期以来,我国地质界一直以长城系的沉积代表中元古代的开始,并将古/中元古代的界限置于18亿年,与国际地层年表相差2亿年,以至于在中外文献中对中国18~16亿年间的地质记录的表述方式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有:1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或最终克拉通化是以"吕梁运动"的结束为标志,结晶基底最晚期的变质年龄不晚于18亿年;2长城系的底界年龄(18亿年)一直缺乏可靠的数据,目前对华北克拉通范围内稳定盖层发育的起始时间及代表性沉积记录,尚无统一的认识;3对华北克拉通由基底形成到盖层的演化及构造体制转折的动力学过程等见解不一,也缺少精细的年代学制约。本文综述了华北克拉通尤其是南部地区18~16亿年岩浆-沉积记录的研究进展,就古/中元古代界线及相关地层对比和划分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作者认为:1华北克拉通18~16亿年的火山-沉积记录在其南部地区最广泛、最完整。其中,熊耳群火山岩系(18~17.5亿年),包括底部发育的河湖相砂岩-泥岩沉积——大古石组,早于蓟县剖面的长城群,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形成后最早的盖层沉积。2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的分界年龄目前有2种选择:一是18亿年,即熊耳群火山岩系底部大古石组的起始沉积年龄;二是16亿年,将蓟县剖面长城系的高于庄组划归蓟县系,长城系的大红峪组及以下地层归为古元古代,18~16亿年的火山-沉积岩系均归为古元古代末期的固结纪。3华北克拉通18~16亿年的地质记录包括早期的熊耳群和晚期的长城群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多期次的基性岩墙、斜长岩杂岩体、A-型花岗岩(包括环斑花岗岩)等的发育。目前对它们的成因和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存有诸多争议,精确构建该时期岩浆-沉积作用的时序,并与全球典型克拉通进行对比,进而解析华北克拉通由结晶基底形成到稳定盖层发育阶段的构造体制转折和动力学过程,为重新厘定古/中元古代界线和相关地层划分方案提供依据。这些是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秦岭造山带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多体制、多成因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和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秦岭造山带可分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克拉通北缘等4个构造单元(李诺等,2007),东秦岭位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的邻接边缘以及它们之间的拼合带,即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卢欣祥等,2002)。东秦岭造山带在构造环境上与秦岭造山带一致,都经历了从太古宙到中新生代长达30亿年的地质演化。秋树湾铜钼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秦岭-大别山碰撞带的东  相似文献   

20.
中朝准地台原生金矿铅同位素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朝准地台原生金矿床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中朝准地台构造环境的演化趋势是从活动带到稳定克拉通又到活化克拉通;与此同时,由于构造环境的缘故,金的演化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金矿源层的形成(37~20亿年),二是金的活化与成矿作用(1.8~1.0亿年);并初次确立了在准地台上寻找同类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即:太古代变质岩系(金源)—中生代花岗岩浆作用(金的活化、转移、富集)—含金构造裂隙(金的集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