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本文对1982年7月15日—18日一次巴湖低压活动过程进行了涡度、散度收支分析。在巴湖低压活动的过程中,辐散项对低压区内涡度收支贡献较大;非地转涡度作用与地转涡度平流作用对散度收支贡献较大。巴湖低压的稳定和东移与新地岛低槽槽前的正涡度与辐合区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全型涡度方程和经典涡度方程比较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1,59(4):385-392
在简要回顾经典涡度方程和全型涡度方程推导的基础上 ,比较了两种涡度方程的异同。集中讨论全型涡度方程新的物理内涵 ,证明了与稳定度和斜压性变化 (锋生、锋消过程 )相联系的内部强迫以及与摩擦耗散和非绝热加热相联系的外部强迫所诱发的涡度发展的机制。最后 ,指出了全型涡度方程的天气和气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带维持的涡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士  林本达 《气象学报》1965,37(3):364-370
本文利用涡度平衡方程讨论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的维持,计算发现,30°N副热带高压带地区,大型扰动所造成的涡度输送的辐散是维持这地区反气旋涡度的主要因子,这种辐散作用所造成的反气旋涡度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上层,平均经圈环流对地转祸度的输送可以把它引导到对流层下层来。此外,我们还根据涡度输送的计算,讨论了西风急流的维持。向北的扰动涡度输送在45°N上空达极大值,因此它对中纬度西风和纬向平均急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但30°N上空,扰动的涡度输送为零,而平均经圈环流对地转涡度和相对涡度的输送都比较大,因此,可以认为副热带急流是在平均经圈环流作用下维持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简化的降水率公式、散度方程和运动学公式,在强降水上空满足特殊风压场(高层地转偏差大于实际风)和(低层地转偏差大于实际风)的条件下,导出了与天气尺度运动的正相对散度中心相对应的强降水加强、减弱及移动的判别式。并以蚌埠为例定性地作了临近预报,结果与实况一致。讨论表明:在天气尺度运动正相对散度中心对应的强降水上空,满足上述条件下,高、低层非地转运动在地转涡度平衡态(fζ=▽~2φ)附近摆动,通过正相对散度中心的变化,影响强降水加强、减弱。  相似文献   

5.
暴雨系统中环境涡度场与散度场之间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钟兴  孙淑清 《气象学报》1988,46(4):492-496
观测事实和理论研究表明,暴雨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涡度和散度的分布和演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用涡度方程和散度方程来诊断和分析流场结构比其它方程(如动量方程)更为直接,物理意义也更加清楚,这就吸引气象学者把它用于分析实践。如Matsumoto等用完全涡度方程和散度方程各项来诊断中尺度系统发展过程中对流活动的作用;Schaefer选取散度方程中与发展有关的项来诊断未来风暴的发生,发现其相关率可达90%以上。我国学者也研究过散度方程各项的大小以及某些重要项对暴雨形成的作用。鉴于涡度方程和散度方程在气象中常采用其近似关系式,故本文对方程各项进行  相似文献   

6.
张学洪 《大气科学》1984,8(1):54-65
本文是用摄动法求取正压原始方程一类非线性大尺度慢波解的二级近似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种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某些初等函数非数值运算的方法,由此求得了二级问题中位涡度方程的解.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所求得的二级近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伍红雨  杨康权 《气象学报》2011,69(2):234-248
分析散度及其变化是进行暴雨研究的途径之,而传统的散度方程不能显示包含热力场分布影响散度演变的问题。因此,利用陈忠明等导出的新型散度方程和NCEP/NCAR(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针对贵州省2007年7月25—26日持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计算新型散度方程中的各项,定量诊断分析大气运动的正压非平衡强迫、湿斜压非地转与风垂直切变耦合强迫在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与地面1、6h降水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正压非平衡强迫、湿Q矢量与垂直风切变的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导致辐合增加与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发生在近中性或弱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大气运动的正压非平衡强迫导致辐合增加是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机制;在暴雨维持和增幅过程中,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在强降水的维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强降水过程发生后,才存在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作用,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作用是暴雨增幅的动力机制。未来6小时强降水发生的区域、降水强度、中心位置与散度演变的强负值区变化一致。新型散度方程对强降水预报有指导意义,可以作为诊断散度场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8.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和倾斜涡度发展   总被引:96,自引:21,他引:75  
文中证明了不仅包括动力因子,而且包括热力因子、摩擦耗散及非绝热加热作用的和可用于三维空间的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证明经典的、平面上的涡度方程只是它的特例。并且用该全型涡度方程严格证明了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沿着倾斜等熵面下滑的气块,当热力参数CD减小时,其垂直涡度将发展。最后通过用θ坐标模式模拟一次西南低涡的形成,证明SVD引起的涡度发展要比传统所考虑的辐合项的贡献大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9.
王善华 《气象科学》1993,13(2):182-192
通过简化的降水率公式、散度方程和运动学公式,在强降水上空满足风压场,(分别为高,低层地转偏差;分别为高、低层实际风)条件下,分别导出与天气尺度运动正相对散度中心对应的强降水加强,减弱及移动的判别式。并提出以此判别式作为临近预报的依据。讨论表明:在天气尺度运动正相对散度中心对应的强降水上空,满足上述条件下,高层,高、低层及低层非地转运动在地转涡度平衡态(fζ=▽2φ)附近摆动,通过高层强辐散、高层强辐散同时低层强辐合或低层强辐合引起正相对散度中心的变化,影响强降水加强、减弱。  相似文献   

10.
积云对流对涡度场和散度场的反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钟兴 《大气科学》1988,12(2):168-173
在涡度和散度方程简要讨论的基础上,计算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中涡度和散度收支各项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雨带附近对流层高层是源、低层是汇,尤其以散度场的不平衡更为显著,可见积云对流垂直输送涡度和散度是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