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威拉砾岩型红土镍矿形成过程相对较特殊,系辉石橄榄岩经剥蚀、搬运、沉积形成砾岩及巨砾岩之后经风化淋滤富集而成矿。成岩成矿过程短:成岩于早更新世,成矿期为早更新世以来。橄榄岩质砾岩分布面积5. 5 km~2,决定了成矿后矿床(体)规模仅为中型,边界品位矿体平均厚度为3. 62m,工业品位矿体平均厚度为2. 92 m,工业品位矿石量仅占5. 23%。其矿床规模、品位和品级等与直接由超基性岩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的红土型镍矿差别较大。现阶段开采利用将处于亏损状态。"走出去"进行红土型镍矿找矿勘查时,应首先确定其成矿母岩岩性,对砾岩型红土镍矿勘查不宜超越预查阶段。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卡林型金矿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碎悄岩建造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以储量大、品位低、金粒度极细为特点,主要分布于美国和中国,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可类比性。卡林型金矿区域成矿模式可概括为:金、汞、砷、锑等成矿元素大规模超常聚集,矿质运移-传输,矿床(矿体)的定位等三大系统(阶段)。文中亦对国内外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系列、成矿模式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海及邻域具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源,为海洋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堆积环境。为系统查明南海及邻域砂矿资源分布情况,本文通过对南海及邻域260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碎屑矿物鉴定,以及重矿物的品位计算,分析了南海及邻域有用矿物砂矿资源以及建筑用砂资源分布特征并预测了远景区,总结了砂矿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南海及邻域具有远景的矿种主要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锐钛矿、独居石和石榴子石等;重矿物高品位矿点主要集中在南海东北陆架、菲律宾海盆、南部陆架,重矿物异常区主要位于周缘陆架浅水区以及越东外陆架浅水海域、菲律宾海盆。锆石品位异常区的范围最大,达到工业品位的面积也最大;其次是磁铁矿、钛铁矿、独居石的异常区;锐钛矿、金红石异常区的面积相当;石榴子石品位异常范围最小。根据砂矿的分布规律、大地构造背景、成矿条件以及成矿元素特征,圈定了24个有用重矿物砂矿成矿远景区和6个成矿带。沉积物中砂(0. 063~2 mm)含量大于50%的建筑用砂的远景区9个,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南面到台湾海峡南部一线以北海域,其次为南海南部礼乐滩、万安滩、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其余海域极为罕见。基于南海砂矿资源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岸型、潮流砂脊型、古河道埋藏型、峡口型、陆架坡折带型等五种砂矿成矿模式,为海砂资源进一步勘查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个Ⅰ类型卡林型金矿床——水银洞金矿地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银洞金矿床是中国近年来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第一个Ⅰ勘探类型卡林型金矿床,具品位高、厚度小、多层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的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文章介绍了矿床的区域地质条件、构造、岩石组合特征、热液蚀变类型以及金矿富集规律等,并提出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会泽铅锌矿矿山厂矿段趋势面分析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仕炎  高建国 《云南地质》2005,24(4):442-449
编写多项式趋势面分析程序,在MAPGIS软件平台上,绘制平面及立体等值线图,展示矿山矿段矿体赋存层位上(下)层面的起伏、赋存层位厚度、矿体厚度、铅锌品位等7个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和趋势,总结矿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趋势,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6.
个旧地区地球化学元素的多重分形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重分形的“C-A”模型(即含量-面积)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样品的20项元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元素以及伴生元素呈模式Ⅱ的高丛集多重分形分布,非成矿元素呈模式Ⅰ的简单连续多重分形分布;根据个旧地区东部与西部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对比发现,在东部的分维值鲁遍比西部小,有的成矿元素如Cu、Au在东西部呈现不同的分布模式,而非成矿元素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某金矿元素品位分布的分数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分形理论研讨了川西北某金矿多元素品位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数维D值的大小能表征矿石品位分布的复杂性,成矿过程中相关元素组合存在相似的分形结构。结合其他地质信息,元素品位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能够帮助确定成矿元素组合、成矿阶段、划分矿石类型等。  相似文献   

8.
铁矿地质数据统计分布与铁矿成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铁矿储量、品位等数据统计出发,分析各类铁矿品位的分布特点与规律,认为铁矿品位分布结构与该类铁矿的成矿条件,作用特点和机制有关;以系统数据及图表论证了单一成矿作用、一次成矿形成广泛分布的贫矿,再次或多期次(多阶段)和多种作用成矿的同位叠加,是使品位加富和形成工业富铁矿的关键;对各类铁矿品位高低、富矿规模力图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岭矿区处于南岭EW向构造带与武夷山NNE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区内有石英斑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细网脉型三类锡矿体;石英斑岩型锡矿体1条呈脉状,长1200m,平均厚度3.55m,平均品位0.422%;隐爆角砾岩型锡矿化体5条,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平均厚度2.3m,平均品位0.282%;石英细网脉型锡矿体12条,平均厚度1.2m,平均品位0.310%。本文重点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建立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探讨了成因。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及外围找矿等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山东招远金矿五矿区矿化富集规律 ,总结 1 71脉金矿的品位、厚度、产状及分布规律 ,为深部矿体定位建立了一个成矿层位模型 ,提出了该脉的四、五矿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具体预测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阿尔恰勒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亚板块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山裂谷带中,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阿克沙克组灰岩中,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具有多层、厚度大、品位高、延伸深等特点。通过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认为矿床自上而下形成Pb、Zn、Ag→Cu、Au→Au的纵向分带。矿床属于热液喷流沉积型矿床,后期有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最后总结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邹家山富铀矿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其储量大,品位富,并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在论述矿床地质条件及富铀矿富集团素的基础上,剖析了成矿物质来源及热液来源,阐明了富铀富集部位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对矿床的成矿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以期对今后在相山及其它火山区寻找类似矿床有所脾益。  相似文献   

13.
铁矿储量-品位统计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各类铁矿储量-品位统计分布曲线,详细分析了其分布模式特点,认为不同类型铁矿品位分布模式同各类铁矿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复杂程度和成矿作用机制特征有关,段和多种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成矿总体趋势和各类铁矿成矿富集能力上的差异,指出了多期次,多阶段和多种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对矿床及工业富矿形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山阳夏家店金(钒)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矿区控矿因素、成矿元素基本分布统计规律、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该矿床金矿体主要受含矿岩系和镇安-板岩镇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从地表到深部金的品位、厚度呈波状变化,走向上呈尖灭再现趋势,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以富CO2(10%)、低盐度(3%~5%)为特征,主成矿期均一温度集中于240~280℃,成矿深度为3km。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水与建造水的混合,部分来源于深部。由此建立了夏家店金矿成矿模式,认为夏家店金矿床以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为主,是由构造的多期作用形成薄弱带,地下热卤水经地热或岩浆驱动在构造薄弱带附近循环萃取矿源层中的矿质在构造带中沉淀而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会泽大坝子磷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_1y~3)顶部,矿体呈层状。沿走向矿体在地表及中深部延伸总体较为稳定,矿体厚度变化不显著,但沿倾向矿体厚度不稳定;Ⅰ、Ⅱ品级矿体主要分布于地表浅部,向深部渐变为Ⅲ品级矿体。大坝子磷矿体的品位及厚度变化很可能与成矿后期遭受次生风化、溶蚀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油砂分布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油砂资源,地表出露油砂形成多座规模不等的油砂山丘,面积约8km2,油砂主要存在于白垩系吐谷鲁组,连片集中、厚度大。风城下伏地层油砂分布面积大,层位稳定,产状缓,也主要分布在白垩统吐谷鲁组、上侏罗统齐古组中,含油率高、油质较好。该区油砂资源主要来源于玛纳斯湖凹陷二叠系烃源岩,这套烃源岩中生成的油气沿着该地区发育的断裂和不整合面向上运聚。断裂、不整合面及砂体的分布叠置构成了运移系统,有效的砂体既是运移通道又是储集体,最后建立了该区远源次生的油砂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东海外陆架中部表层沉积物34个样品,南部两个岩心75个样品的沉积物特征和重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其中有用重矿物砂的品位。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残留沉积中有用的重矿物砂来源于中国大陆,其含量与细砂含量、重矿物总量、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性呈正相关关系。重矿物砂赋存在海退层位中,形成于滨岸带,并经过后期海侵过程的改造和进一步富集,主要分布在水深100~200 m范围内。外陆架中部有用重矿物砂高品位异常区面积达1.2×10.4 km锆石和石榴石品位达到Ⅰ级异常。南部岩心中异常品位的有用重矿物砂的厚度1.5~2 m,锆石品位达到工业边界品位,研究区钛铁矿普遍出现Ⅱ级和Ⅱ级以上的异常品位。东海外陆架区浅海砂矿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藏纳个丁日矿区位于班怒结合带内,属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西段。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裂隙带及其侵入接触带和围岩滑脱裂隙中。区内化探异常发育,元素组合有利,各元素套合较好,主成矿元素具有三级水系沉积物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发现多个地表矿(化)体,其中最高Cu品位达9.17%、Au品位1.21g/t。近年来,班怒成矿带陆续发现了多布杂、青草山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其主要分布于班怒结合带两侧陆内弧上,而纳个丁日矿区位于结合带内,具备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重分形的“C-A“模型(即含量-面积)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样品的20项元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元素以及伴生元素呈模式Ⅱ的高丛集多重分形分布,非成矿元素呈模式Ⅰ的简单连续多重分形分布;根据个旧地区东部与西部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对比发现,在东部的分维值普遍比西部小,有的成矿元素如Cu、Au在东西部呈现不同的分布模式,而非成矿元素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锦屏县广泛分布赋存于下江群浊积岩中、受剪切带和NE向褶皱-断裂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由深大断裂剪切活动产生褶皱、断裂及顺层、穿层的石英脉金矿体,是该区典型的金矿成矿模式。锦屏县城南三江路红星桥头公路边岩壁剖面上出现的剪切带一背斜一石英脉三者所反映的相互关系就是该区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模式的具体表现。为深入研究该区金矿成矿规律,于锦屏县金矿中,采取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石进行金矿成矿模式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