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灰色文献中有关耳穴疗法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入选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应用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的序贯分析。应用GRADEpro GDP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7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假耳穴疗法比较,耳穴疗法能提高IBS患者的临床有效率;RR=1.23,95%CI(1.15,1.31),P<0.00001]、痊愈率;RR=1.53,95%CI(1.28,1.84),P<0.00001];与假耳穴疗法比较,耳穴疗法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9.61,95%CI(-126.81,27.60),P=0.21];安全性评价中仅3项研究进行了不良反应的报道,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敏感性分析及序贯分析结果均提示本Meta分析结果稳定,证据可靠。结论:与单纯西药/假耳穴疗法相比,耳穴治疗IBS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安全性较高。但该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还需纳入更多设计严谨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拓展声明及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拓展声明中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RCT。根据CONSORT拓展声明和STRICTA评价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结果:最终纳入RCTs 72篇。根据CONSORT拓展声明,文献报告率分别为随机序列35篇(48.6%)、分配方案的隐藏3篇(4.2%)、盲法0篇、不良事件讨论10篇(13.9%)、赞助情况17篇(23.6%)。根据STRICTA条目,文献报告率分别为用针数量0篇、针刺反应32篇(44.4%)、针具类型41篇(56.9%)、治疗师背景1篇(1.4%)。结论:目前针刺治疗吞咽障碍的文献总体质量较低,应按照CONSORT拓展声明和STRICTA对方案的不足进行修改完善,以增强临床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腹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文献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从建库至今,语种为中英文。纳入符合治疗组以腹针为主的复合治疗方式或单纯的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或药物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逐一剔除文献产生的异质性指标及95%CI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的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对发表偏倚的存在进行检验。结果:共纳入8项,涉及研究577例患者,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部分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失眠疗效RR(95%CI)为1.14[1.07,1.2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MD(95%CI)为-1.67[-2.43,-0.92]。描述不良反应的2项研究中,其中1项研究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另1项研究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均症状轻微且治疗结束停药后好转,未提及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腹针可提高治疗失眠的有效率,降低PSQI积分,改善失眠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常规西药联合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和国内外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常规西药联合地奥心血康胶囊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有效性终点包括总有效率(TER)、左心室射血分数(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改善情况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安全性终点包括不良事件(AEs)、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和死亡事件。本研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改良的Jadad量表评估了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数据。结果:纳入文献28篇。与西药治疗比较,合并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CAD可将TER提高20%[RR=1.20,95%CI(1.15,1.26),P<0.00001],并可显著改善CAD患者的LVEF[MD=8.10,95%CI(2.85,13.34),P=0.02]、CO[MD=0.74,95%CI(0.58,0.89),P<0.00001]、CI[MD=0.62,95%CI(0.30,0.94),P=0.0002]。此外,这种联合治疗可降低AEs、MACEs和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联合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方案能更有效地治疗CAD,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筛选中医药治疗COPD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 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331首,涉及药物231味,总用药频次3606次。COPD证型以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壅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等为主。症状以咳嗽、喘息、咳痰、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发热、乏力等为主。高频药物有茯苓、苦杏仁、甘草、法半夏等。药物四气以温热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多归肺、肝、脾、胃经。以补虚药应用最多,其次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规则有20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4个新处方,因子分析可提取公因子9个。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以化痰止咳、补虚、利水、理气、活血等为基本治则进行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分析竹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作用,以期丰富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搜索自建库至2018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G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竹沥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完成文献纳入,采用Cochrane评估手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数据的分析使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结果:纳入7篇文献,包括825例受试对象。竹沥治疗COPD的显效率指标OR=2.054,95%CI(1.079,3.909),Z=2.19,P=0.028;动脉血酸碱度(pH)指标SMD=0.834,95%CI(-0.001,1.669),Z=1.96,P=0.05;氧分压(PaO2)指标SMD=2.303,95%CI(0.789,3.817),Z=2.98,P=0.003;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SMD=-2.432,95%CI(-4.369,-0.494),Z=2.46,P=0.014;用力呼气量(FEV1)指标SMD=0.68,95%CI(-0.001,1.36),Z=1.96,P=0.05;用力肺活量(FVC)指标SMD=0.295,95%CI(-0.236,0.826),Z=1.09,P=0.276;(FEV1/FVC)%指标SMD=0.867,95%CI(0.361,1.372),Z=3.36,P=0.001,与对照组相比在有效率以及显效率和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结论:竹沥可以提高常规治疗对COP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临床数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开始至2019年9月30日。选择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运用Review Manger 5.3版Meta分析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研究对象935 例,其中试验组477 例,对照组458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有效提高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及乙肝DNA(HBV-DNA)转阴率,明显降低肝纤维四项[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IV-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CHB肝纤维化疗效果确切,但目前的研究尚不够完善,仍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AMED、CENTRAL、CINAHL、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中有关中药熏蒸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个RCT,共963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在总有效率、改善疼痛VAS评分、降低ESR和CRP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AS相比,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能提高疗效,减轻疼痛,改善ESR和CRP水平。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分析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 1979—2018年)、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1989—2018年)、万方数据库(1990—2018年)、PubMed(1966—2018年),收集公开发表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纳入的研究质量,对纳入的同质研究用Revman 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97篇相关文献(包含495篇中文文献和2篇外文文献),通过筛查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933例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11篇文献均以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血穴位注射组与其他疗法组比较:合并后OR=4.71,95%CI[2.98,7.45],总体效应Z=6.63(P<0.00001)。结论:自血穴位注射与其他疗法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是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疗法,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1%(77/81),对照组为85.2%(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的症状、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等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COPD稳定期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读秀学术搜索(duxiu)2000~2017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后,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其中对照组为单纯服用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7篇,患者共659例;对照组为单纯服用中药的文献6篇,患者共4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及单纯中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7,95%CI(2.15,5.60)]。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提示纳入的文献无显著发表性偏倚;对照组为单纯中药/中成药治疗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研究疗程短,仍需研究方案严谨、多中心、大样本实验数据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及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报告的研究质量。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数据库中有关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CSR的RCT文献,辅以手工检索的方式。检索年限从2011年2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单独筛选文献后,运用CONSORT声明2010版及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报告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9篇中文文献和1篇英文文献。通过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本次研究中被评为低风险、不确定及高风险的百分数分别为34.29%、62.85%及2.86%。根据CONSORT声明2010版,文献所有条目平均报告率45.00%。所有文献对摘要、背景目的、受试者、干预措施、受试者分配例数均有详细的描述,其他条目报告比较粗略。结论:目前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CSR的RCT研究报告质量总体偏低,在今后的临床试验中我们应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进行规范化报告。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针灸干预抑郁相关性失眠症的文献,总结针灸治疗的特点,分析和讨论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自建库至2018年11月收录的针灸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症的中英文临床试验文献。对是否随机分组、盲法设置、诊断标准、干预措施/周期、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疗效随访等信息作提取和分析。结果:44篇临床试验纳入分析;文献采用9种不同诊断标准,以CCMD-3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主,采用辨证分型的报告占43.2%;疗效评定指标主要采用PSQI和HAMD,多数报告采用多重主观测量;盲法、不良事件、疗效随访等信息不全,影响证据质量;针灸干预方法多样,形式包括整合疗法与单一疗法;穴位频次反映选穴规律,多分布在任督二脉、膀胱经、手足阴经上;针灸的量效关系密切,有待深入研究。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症的试验还存在诸多不足,建议采用一致的诊断标准并辨证论治,主客观疗效评定标准相结合,参照临床试验范式修正不足;探索针灸的量效关系与最佳配穴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研究证据质量与临床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7年12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有关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共计1357 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OR=5.95,95%CI(4.09,8.67),P<0.00001];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WMD=1.01,95% CI(0.90,1.13),P<0.00001];心绞痛发作时间低于对照组[WMD=2.62,95%CI(2.29,2.95),P<0.00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3月公开发表的与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应用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全部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痊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2.34,4.61),Z=6.89(P<0.00001)];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0.40,0.81),Z=3.13(P<0.00001)]。结论:Meta 分析结果表明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是由于纳入试验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以及文献质量不高,所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所有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核心期刊,追踪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共12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相比,治疗组联合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提高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合并效应量和95%的置信区间为[OR=3.92,95%CI(2.71,5.68),P<0.00001],合并效应量检验:Z=7.23;并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合并效应量分别为[SMD=-0.67,95%CI(-0.89,-0.46),P<0.00001]和[OR=3.88,95%CI(2.08,7.24),P<0.00001]。结论:基于纳入14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联合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Meta分析软件,Rve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41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痊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Z=5.03(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Z=0.91(P=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Z=5.33(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低下、样本量少、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等,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系统评价的结果仅供临床参考,同时期待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清热祛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和HP转阴率。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清热祛湿方联合(或三联/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RCTs质量评价的改良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628例患者。清热祛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对照单用常规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4.46,95% CI(3.27,6.09),P<0.00001];HP转阴率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3.30,95% CI(2.43,4.49),P<0.00001]。结论:清热祛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及部分文献质量偏低,仍需高质量的RCTs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对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独秀数据知识服务平台(DuXiu Data),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8年5月,运用Cor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version 5.0.2)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5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在改善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MD=0.52,95%CI(0.40,0.64),P<0.01]、提高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MD=0.43,95%CI(0.26,0.61),P<0.01]等方面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方面有一定疗效,但基于低质量研究及有限数据,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SCI、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评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对合并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1850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西医常规COPD急性发作期在临床疗效(RR=1.22,95%CI(1.16,1.28),P<0.0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SMD=1.04,95%CI(0.70,1.38),P<0.00001]、用力肺活量(FVC)[SMD=0.76,95%CI(0.22,1.31),P=0.006]、FEV1/FVC[MD=8.88,95%CI(5.92,11.85),P<0.0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N%)[MD=-6.93,95%CI(-7.92,-5.94),P<0.00001]、白细胞(WBC)计数[MD=-2.37,95%CI(-2.99,-1.74),P<0.00001]、咳嗽[MD=0.96,95%CI(0.89,1.04),P<0.00001]、咳痰[MD=0.91,95%CI(0.81,1.02),P<0.00001]、喘息[MD=0.69,95%CI(0.27,1.11),P=0.0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