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2.
孙果清 《地图》2004,(5):66-67
唐代地图现在已很难见到,宋代地图保留下来的也很少。当时的有识之士将地图刻于石上或印在书籍中,才有幸使少数地图被保留下来。现今苏州文庙所保存的一幅比较完整的石刻全国性舆图——《坚理图》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宋辽金元时期,战乱几成常态,其地图故事也多少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闰年图 我国定期向中央造送地图的制度起自隋唐,但各代正史中唯《宋史》对此记载最为详尽。研究宋代地图史,闰年图是一条不可忽视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吴承园 《测绘工程》1998,7(1):71-79
概述宋代测绘管理及机构职官设置,各类测量及地图状况,并介绍当时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测绘成果。  相似文献   

5.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7,32(6):202-203,170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图》和地形模型图,元代朱思本的画方地图《舆地图》和札马鲁丁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等。可以说自秦至元我国的地图测绘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6.
文化景观地图设计:表达对象与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西湖文化景观的典型案例,本文以表达对象与艺术风格为具体突破点,首先从景观基因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文化景观特有的意象要素,建立了文化景观地图表达对象选取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西湖文化景观地图》的表达对象。进而采取“古为今用”的地图设计理念,提出了移植宋代山水地图艺术风格的设计思路,并据此制定了《西湖文化景观地图》艺术风格营造的具体设计方案。最终通过视觉层次、符号设计、色彩设计、版面设计等环节,说明了《西湖文化景观地图》表达策略的制定过程,以期为文化景观地图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唐晓峰 《地图》2002,(5):34-36
今天,地图上的长城纯粹是一项历史遗产,而在宋代,地图上的长城却赋予了特别的意义。长城是华夷之间的一个象征性分界,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成为了一种理念,让读图者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激励收复失地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平江图     
孙果清 《地图》2005,(2):66-67
《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7厘米,宽142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碑刻地图.现珍藏于江苏省苏州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董正泉 《地图》1999,(1):52-52
一股地图收藏的热潮在浙江掀起,这是笔者参加1998年11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地图交流会的切身体会。近几年来,浙江省的民间地图收藏活动不断升温,好戏连连。去年4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首次民间地图收藏展览,一大批地图爱好者为找图、换图、藏图、评图、用图而孜孜不倦,潜心求索。他们编印内部小刊以地图天地》双月刊),定期(二月一次)举行交流研讨鉴赏活动,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采集地图,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地图来杭州“落户”。目前,杭州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有百余人,而且还辐射到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金华、嘉兴、…  相似文献   

10.
《地图》1992,(2)
西洋传教士于中国的科学技术有两项大的集体工程:一是明末的修历;二是康熙、乾隆年间的测绘全国地图。法国教士在参与第二项工程中,自始至终都起着主要作用。 1689年,张诚乘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需要地图的机会,把早已绘好的亚洲地图进呈康熙皇帝,并指图说明中国的东北部分因地理知识缺乏,无法绘制,建议皇帝组织一次全国大地测量。教士巴多明来华后发现地图上许多府县城镇的位置与实地情况不符,奏请重新测绘全国各省地图。法国教  相似文献   

11.
深度优先搜索的地图着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地图着色本质以及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优缺点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地图着色方法,并以全国地图和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图对本文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着色结果.  相似文献   

12.
毛元元 《地图》1999,(4):42-45
唐宋时期唐宋时代,制图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明令规定各道、州、府定期更新地图内容,并向朝廷造送,全国上下对地图工作十分重视,设置了制图机构和专门从事地图编绘的画工,编纂了不少全国性地图。保存至今的唐宋地图,成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的制图实践中,涌现了一些对地图的测绘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唐代的贾耽和宋代的沈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贾耽(730~805年),沧州南皮人,曾任宰相13年。公元801年,他指导编制《海内华夷图》,该图宽10m,高11m,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绘制。这一巨幅唐代全图,比裴秀…  相似文献   

13.
全国地图制印新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日至7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多篇,经审查提交大会交流的论文36篇,其中有22篇文章在全体会议上作了报告。内容涉及国外地图制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地图制印标准化、数据化和质量管理;减少地图印刷用色与四色印刷;地图制印的色彩设计及应用;干片及非银片在地图制印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3,(1)
陈述彭教授就我国地图学界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形势提出:关键是要增强地图学界的商品意识,要多为使用者着想。地图的用户,除决策部门及科研单位外,更大量的是旅游者、商业家、企业家、银行家和经济学者等等。同时,还应关注普通人对地图的需求。近几年,我国地图学界在寻求与经济建设更紧密结合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全国邮政编码地图发行量高达百万册,全国司机地图发行量超过40万册,河南省土特产分  相似文献   

15.
书刊讯息     
《地图》1989,(2)
梁前超编著的《中学教师如何使用地图》一书获全国地理科普读物优秀奖。该书介绍了地图的一般知识,阐述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并介绍了熟悉地图和阅读地图的方法。同时结合中学教学实际,系统地介绍教学挂图、教学地图集(册)、黑板略图、课本插图、填充地图、地球仪的各自特色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全国地图制图生产管理科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地图生产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提高地图生产组织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地图生产管理现代化的方法和途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家和军队地图制图生产的业务主管部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区测绘大队及大专院校、研究所、煤炭、地质等五十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八十七名代表。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五篇。论文围绕地图生产管理,内容涉及地图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地图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地图(地图集)编辑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及计量化、地图投影及地图面积量算的微机应用等各个方面。会议收到近年来各单位设计和生产的地图(地图集)作品九十多件,举办了小型成果展览。  相似文献   

17.
《河南测绘》2006,(4):F0003-F0003
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河南省测绘局联合研制的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地图栏目于2006年10月1日开始试运行。该电子地图包含的地理数据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域1:25万矢量地图、1:100万的河南省矢量地图、1:400万全国矢量地图、1:2000万世界矢量地图;电子地图应用系统还包含了近3000个多媒体件;件内容涵盖世界、全国、全国各省、市、县3级行政区划简介等。电子地图网站提供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图形操作;线状、面状实体长度量算与面积量算和用户操纵鼠标的自定义线长度、自定义面的面积与周长量算;行政区划地名导航;用户模糊搜索导航;图面注记搜索移图;不同矢量地图的图例展示;多媒体件展示等。  相似文献   

18.
“坠理”考     
正前两年在拍卖会上捡漏"拿"了一幅《坠理图》。《坠理图》有800年历史了,被王致远带到苏州刻石上碑距今也有773年,原碑早已被保护,碑拓已难获得,所以这件于史有载的著名古地图算是一件不错的收藏。包括《坠理图》在内,苏州碑刻博物馆内有《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等"四大宋碑",宋代国土大规模变动,地图制作非常发达,传世的《禹跡图》《九域守令图》《华夷图》都是宋代地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9.
地图用户调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全国范围内的地图用户进行社会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地图用户使用地图的基本情况,归纳和总结了地图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地图主管和生产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93,(4)
中国地图测绘,自晋代裴秀以后多沿袭旧法,直至清初康熙年间,才吸收了西方的测绘技术,绘制出第一幅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是在清康熙帝玄烨主持下测绘的全国地图。康熙十二年至三十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