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熊耳盆地发育华北克拉通最齐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地区.依据收集和自测的38个碎屑岩和2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年代学数据,结合岩相区域对比、沉积古地理格局继承关系等,细化年代地层格架和分析盆地构造属性,重塑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及沉积古地理格局.重新厘定的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将熊耳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早长城世裂陷、晚长城世断陷、蓟县纪坳陷、待建纪早期坳陷、青白口纪坳陷及晚震旦世冰期坳陷,以及早长城世末期、待建纪中晚期和南华纪—早震旦世三期重要的沉积间断.熊耳盆地存在晚长城世和青白口纪两期碰撞型—伸展型的盆地属性转换,支持北秦岭地体与华北克拉通多期拼贴—裂解的演化模式.中元古代早长城世—待建纪早期的火山-沉积岩系及1.64~1.47 Ga非造山岩浆事件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地质响应,青白口纪早期碰撞型沉积岩系和晚期伸展型火山-沉积岩系分别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地质响应.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多重划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60个大体均匀分布于华北地台的地层剖面为基础,以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整体性为依托,对华北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多重划分研究,在岩石地层方面,研究了地层分区、划分了18个岩石地层单位“组”,分析了组的穿时性,在生物地层方面,重点介绍了蜒、古植物和孢粉生物地层,划分了各个组合带、延限带和顶峰带,分析了生物演化系列,空间展布和对比,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认识,在年代地层方面,应用界线层型概念以及与首要门类生物地层单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3)
中新元古界是鄂尔多斯盆地早前寒武系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套过渡型或稳定型沉积盖层。由于形成于不同的构造阶段,且各个地区中新元古界沉积开始或结束的时间早晚不已,加之每个构造阶段沉积之后,遭受的剥蚀程度不一,使得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归属上认识尚难统一,导致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地层划分与对比混乱,同一套地层,由于后期构造的改造导致的地层分割,在不同的地质文献中赋予不同的地质意义和不同的地质年代,给研究区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学、油气地质学诸多领域的深入研究造成了极大不便和混乱。以中新元古界主要地层单元的接触关系的研究为基础,以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及地质特征研究为重点,结合中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同位素年龄、沉积层序格架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内中新元古界岩石地层单元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恭正 《贵州地质》1996,13(2):115-128
通过对贵州寒武纪地层的清理,现保留22个岩石地层单位(组),44个生物地层单位和继续沿用13个年代地层单位。本文着重对22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涵义和顶、底界线及层型剖面地点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的涵义。此外,分区列述了生物地层单位,将扬子区划分为19个生物地层单位,过渡区划分为18个生物地层单位,江南区(中、上寒武统)划分为7个生物地层单位。在沿用我国所通用的年代地层单位中包括3个统和10个阶。经过进一步的清理,基本上理顺了贵州寒武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详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5.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地层小区,并 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赣州盆地西部岩石地层划分,沉积相及盆地发展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州盆地是晚白恶纪陆相盆地,通过对其西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应用地层学和沉积学新理论,新方法,对盆地内岩层划分,沉积相及盆地发展演化等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赣州盆地西部首次应用基本层序特征及组合进行了岩石地层划分。依据基本层序特征、岩石地层分布形态及沉积构造恢复了沉积相,查明了各岩石地层单位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了该区沉积格架,在此基础上反演盆地的发展演化史。  相似文献   

7.
冀北晚侏罗世张家口组内岩石地层单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较统一的划分方案,使之划分较为混乱,影响了其合理地层层序的建立及区域地层对比。笔者通过“冀北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沉积盆地1:25万填图方法研究”项目的工作,提出张家口组内以相序的岩石组合为基本单元将其依次划分3个岩性段。一段主要为弱喷发相序的岩石组合;二段主要为爆发相序的岩石组合;三段主要为喷发沉积相序的岩石组合。三者分别代表该组某破火山的初始爆发阶段、大规模爆发阶段和破火口塌陷沉积阶段。由此划分的岩性段可以较好地反映火山构造特征,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有助于火山演化历史的研究。使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与火山-沉积盆地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试论福建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近年对闽北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进行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大量地综合分析、对比省内外有关前寒武系地层序列、含矿性,微古生物、同位素地质年龄、变质岩与愿岩共生组合及其建造特征等资科写成。文中通过9条代表性地层剖面的描述,确定了三个含义明确、分布稳定,野外容易鉴别、特征显著的区域标志层组,建立了福建前寒武纪交质岩系由前震旦系麻源群的大金山组、南山组到震旦系的吴垱组、东岩组及龙北溪组的新的地层层序,并按新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重新厘定了地层名称,对各地层单位的岩性(区域变质岩及其原岩)组合特征、区域分布规律、厚度交化、含矿性、变质建造、原岩建造以及接触关系等,作了详略不同的论述。同时指出闽西南地区在早震旦世末和晚震旦世初可能受到区域澄江运动的影响,存在短期沉积间断。对于福建前寒武纪地层序列中,缺失华南地层区西部或西北部广泛存在的、划分震旦系与前震旦系的不整合面以及南沱冰期的冰成堆积的问题,作了初步讨论,认为这与福建当时所处的太地构造位置或古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粤西北连州地区早三叠世的地层未能有统一确切的划分,为正确建立该地区地层格架,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本文通过多重地层划分对比,从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年代地层、沉积环境等方面,对连州地区早三叠世地层进行重新清理厘定,明确该地区早三叠世只沉积保留了大冶组一个组级地层单位。早三叠世大冶组为一套浅海陆棚相的碳酸盐岩沉积,产出化石包含三个双壳类化石组合:Pseudoclaraiawangi组合、Claraiaaurita组合、Eumorphotismultiformis-E.inaequicostata组合和一个菊石带:Ophiceras带,沉积地质年代归属于印度期-早巢湖期,与广东东部和平-梅县地层分区的四望嶂组为同期异相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阿尔金山安南坝地区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描述了叠层石15个群,29个型.其中新型7个,未定型9个,相似型6个.根据它们在纵向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该区叠层石组合相合相当于我国蓟县层型剖面的第四组合.根据叠层石组合面貌、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等,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安南坝群,将其分为2个岩组,从而建立了该地区的上前寒武系地层系统.其时代相当于我国蓟县纪和苏联中里菲期,绝对年龄约10-13亿年.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及外围石炭系-二叠系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最新研究进展为主要依据,结合地层发育及生物古地理特征,将研究区分为2个地层大区,5个地层区,9个地层分区.在各省区岩石地层清理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及地层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本次工作的新认识,建立起各地层区岩石地层序列.利用已有生物化石资料,结合最新的牙形刺、孢粉等微体化石及同位素测年资料,应用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的综合研究方法,基本明确了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时代,并将其纳入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系统.在不同地层区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建立了松辽盆地外围石炭-二叠系在国际年代系统框架下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相似文献   

13.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研究与重新归并划分,并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及不整合面地层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了测区各地层的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将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划分为3个沉积层序,建立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石炭纪-早二叠世本巴图组(CPb)、格根敖包组(CPg)和阿木山组(CPa)三者为石炭纪-二叠纪西乌珠穆沁旗海槽同期异相地层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这几套地层的相互关系.寿山沟组(P1ss)地层呈超覆不整合覆于以前地层或地质体之上;大石寨组(P2ds)为达到最大海泛面时海(水)下火山喷发的产物;哲斯组(P2z)是海盆地萎缩期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996-2003年期间,通过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尤其是高级变质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进展是:重建了一个由4个岩群12个岩组构成的早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发现了枣儿沟角度不整合面和新建了古元古代的美岱召岩群;提出了适合高级变质地层发育区地层工作的"构造-岩层-事件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这一思路和方法指导下,明确了本区构造样式演化与高级区地层系统重建的关系,提出了主期构造决定岩石地层现今展布特征,早期构造造成地层组成、结构特征、空间叠置及接触关系性质,后期构造导致区内高级变质地层局部复杂化和再造的基本规律性的认识.最后对高级区开展地层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建平—喀左地区元古宙—古生代地层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不整合界线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多重划分与对比。进行了基本层序、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调查研究,将元古宙—古生代地层划分为10个层序,归并为2个超层序,初步建立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High-quality zircon U-Pb ages acquired from Meso- and Neoproterozoic strata in North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provided a high-resolution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or dating. A basis of this high-level chronostratigraphic system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a global Precambrian study and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so recent geolog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attention on systemic SHRIMP zircon dating. A chronology of Meso- and Neoproterozoic strata and the time of origin of the overlying Changcheng System is given on the basis of new SHRIMP zircon dating from the Qianxi Complex and diabase of the Chuanlinggou Formation. A new tectonostratigraphy for a Neoproterozoic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ontinent is underpinned by the new SHRIMP zircon dating of a Neoproterozoic mafic magma diabase in the Jiao-Liao-Xu-Huai Sub-Province.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地层学领域,岩石地层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从地层的沉积作用入手,讨论了地层的结构类型、分类及其地层的有序性。地层的沉积作用由垂向加积和侧向加积形成,并细分为4种类型的旋回沉积作用。现代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或厘定,(2)地层的成因,(3)地层的时代;(4)地层格架(岩石地层格架、年代地展格架和生物地层格架)等.岩石地层单位的确立是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地层的五个基本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1)岩石学特征,(2)生物学特征;(3)结构特征;(4)厚度和体态;(5)接触关系(地层单位顶、底和内部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1∶250 000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礼县鲁班石、郭家坪、青林寺、大南岔沟、固城一带的石炭系地层中相继新发现了丰富的珊瑚、腕足、蜓及非蜓有孔虫、牙形刺及古植物化石,为该地区石炭纪地层的划分和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经过区域对比,发现原划地层单元的名称和时代归属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根据新发现的化石及其组合特征,重新厘定了本区石炭纪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岩石地层单元名称。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岩石地层划分时,有必要进行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是顶底以不整合界面为限,而由有关联的若干个基本岩石地层单位──组(群)组成的组合。和岩石地层单位一样,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实体。初步建议华北地区划分为8个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桑干河序列、五台山序列、滹沱河序列、秦幽序列、冀鲁序列、三晋序列、燕辽序列、河海序列。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确立,是进行地层格架分析、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前提,有利于以岩石地层单位(即以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  相似文献   

20.
浙江江山岩石地层单位的厘定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