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本世纪初,Nansen和Helland-Hansen就发现了在海洋中有內波现象存在,以后有关內波现象的报导日渐增多。由于內波现象在海洋研究及军事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就实地考查、抑或是理论的发展都使人们对自然界这一复杂现象的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客轮失事,乘客落水,凶猛鲨鱼群向人们发起攻击!关键时刻,“救护之神”出现了——在人们的心目中,海豚一直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它那种奇特的行为,很早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不过,人们对海豚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它那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救人行为。海中的救护之神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记载过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乐家阿里昂带着大量钱财乘船回希腊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意欲谋财害命。阿里昂见势不  相似文献   

3.
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它的再生繁衍程度就在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自觉遵循,使海洋始终保持着繁育后代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鱼类亲体;它的可持续发展就在于人们对幼体资源的培育、养护和科学利用。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对养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蛋白质芯片能够在一次实验中对大量样本中的目的蛋白质同时进行检测,这一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蛋白质芯片在食品安全的检测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本文中作者就蛋白质芯片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虾鱼鳖蟹、生猛海鲜已成盘中常菜。人们在食用虾蟹时,对虾蟹煮熟后为啥会变色已司空见惯,而对它们为什么会变色的个中奥妙,却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虾蟹的生活领域非常广泛。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淡水中,还有的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海洋事业发展的量化认识,然而人们对海洋经济统计指标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就若干易混淆的指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剖析其差别,使人们对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数据表达的含义更清楚,理解也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一艘油轮如果在海上触礁,几十万吨石油就会把一大片海面污染。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此一直束手无策。汞(水银)是一种有毒物质。尽管人们早已知道汞的毒牲,可是人们仍不断将含汞的废物排入江河大海。人们靠化学农药,曾经抵御过无数次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袭。然而,无限制地使用 DDT等农药,终于使土壤污染了。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常有一种习惯,对某一种东西或物体的称谓,其实名不符体。即使后来知道错了,也就那么下去了。珊瑚礁实际上也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命名。不肖说人们最早在珊瑚礁最易看到的是最显眼的五彩缤纷的珊瑚,因此人们就把有珊瑚生长的礁就叫作珊瑚礁,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必竟珊瑚是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人们不仅发现了礁上还生活着其他容易分辩出的造礁生物,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不起眼的造礁生物。以上是生物学家观察礁的表面所得出的结论,礁并  相似文献   

9.
汤涛  思源 《海洋世界》2013,(3):14-18
我一直在思考潜水、水下摄影这些活动对后人和海洋所带来的影响。有时候,是害怕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的。但是,我不能因为害怕,就不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我可以从正面的角度,去引导人们了解海洋、认识海洋。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杭州湾以它独特的漏斗状使涨潮流变形,在钱塘江口产生“怒潮”闻名于世。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四化”建设需要,人们对杭州湾漏斗状的兴趣就不单纯是观看“怒潮”了。这里有山有水有大片的海涂,可说是个尚未开发的“处女湾”,它等待着人们去认识、去开发、去治理。  相似文献   

11.
喻普之 《海洋科学》1978,2(2):12-16
火山喷发、熔岩溢流、雾气腾腾的温泉,这些宏伟壮观、迷人的景色,长期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人们在陆地上经过几个世纪的探险和摸索,对地球内部热状态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应当说这还是不深刻的。近二十年来,海洋地壳热状态研究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地丰  相似文献   

12.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5,(10):F0002-F0002
吃海鲜本没有什么特别的,而当人们得知吃到的大部分海鲜原来都是人工养殖的,就突然意识到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汽车进入百姓家庭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当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汽油,甚至发生了油荒,就突然认识到陆地石油的开发已经满足不了日常生活的需求,是不是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海洋。风调雨顺、气候变化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当海啸、飓风摧毁了整个城市,人们才发觉原来海洋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如此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从对海上建筑物的施工实践中,人们早已注意到下面的事实,即堤前波动对堤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当设计防波堤时必须考虑由堤前的波动而导致的水面升高,不然的话,就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可想象的重大损失或者在建筑时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那么上述堤前波动的这种自然现象与堤前入射波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人们以往又是如何讨论的呢?  相似文献   

14.
在辽阔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它是人类未来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宝库。随着海洋开发浪潮的起伏,越来越多的资源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就海洋动物而言,早在先秦和两汉时期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用乌贼和鲍鱼入药治病的记载。近些年来由于养生医学与营养食品卫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多、更系统地了解到不少海洋动物不仅是餐桌  相似文献   

15.
海盗——杀人越货、横行海上的古老幽灵,千百年来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血腥的记忆。随着人类的文明、海洋管理力度的加大,蔚蓝的大海上,骷髅旗几近销声匿迹。令人不解的是,在社会高度文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海盗又沉渣泛起,并愈演愈烈,发展成国际犯罪集团;更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国际海盗开始悄悄渗透中国海域。1999年,连续出现在广东汕头、广西防城港等地的海盗行踪,都以铁的事实,向人们敲响警钟:海盗就在今天,海盗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6.
人们日常生活中疏忽不少,而对海洋的疏忽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在城市饱受环境污染之苦时,常常向往着大自然,于是海滩就成为优先选择的旅游胜地。在那些终日面对内陆山丘、平原和河川的人们看来,大海有一种神秘感,能在海滩上接受和煦阳光的沐浴和湛蓝海水的洗礼,似乎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在城市饱受环境污染之苦时,常常向往着大自然,于是海滩就成为优先选择的旅游胜地。在那些终日面对内陆山丘、平原和河川的人们看来,大海有一种神秘感,能在海滩上接受和煦阳光的沐浴和湛蓝海水的洗礼,似乎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自从海洋诞生以来,在烟波浩渺的海洋里就栖息着千万种海洋动物。有许多海洋动物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或经海陆变迁而绝灭成为了“化石”,也有一类海洋动物在古海洋里出现过,后来失踪了,长期没被人们发现,人们误以为他们已经在地球上绝灭了,但后来又被人们发现了,人们把这些动物称为“活化石”动物。另有一类动物,他们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古海洋里就有了,时至今日却没有多大变化,仍保持原样,故人们也把该类  相似文献   

20.
海底考古比陆地考古年轻得多,这不是人们有意疏远大海,而是大海实在险恶、复杂,人们往往望洋兴叹。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已把视线与兴趣转向海洋深处。因为,海底有无数目前还不为人们所知的秘密,人们预感到地球的历史就藏在这广阔而幽暗的海底。众所周知,一年有12个月,一月有30天,周而复始。可是你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