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石榴树包滑坡是黄蜡石滑坡群中的一个重要滑坡,一直以来备受瞩目,其持续变形对长江航运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石榴树包滑坡的勘探得到其详细的物质组成及结构,通过近两年的GPS表面位移、地下水位、降雨量等自动化监测数据分析,对该滑坡的变形特征、变形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石榴树包滑坡最初以前缘变形为主,现阶段以中后部变形为主。(2)降雨是石榴树包滑坡复活的主要原因,受库水位升降与降雨联合作用使石榴树包滑坡持续变形。前缘变形较小主要是由于前缘渗透性大,水力梯度较小的原因;中后部变形大主要是中后部渗透性小,水力梯度相对较大的原因。(3)降雨对滑坡地下水影响较大,使地下水水力梯度增大可达5~9倍。本研究可为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视向滑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振  殷跃平  李滨  张明 《岩土力学》2012,33(9):2704-2713
重庆武隆鸡尾山山体为典型的斜倾厚层灰岩山体,其破坏模式不同于常见侧向崩塌-堆积层滑坡,属于真倾向滑移变形转为视向整体滑动的特殊失稳模式。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岩溶及地下水作用、软弱夹层等影响因素分析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形成原因;根据滑坡破坏机制,基于关键块体控制理论,对鸡尾山滑坡进行三维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利用三维离散元软件模拟鸡尾山滑坡的初始变形破坏过程,分析了鸡尾山滑坡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视向滑动形成机制和变形破坏特征,并探讨了节理化和溶蚀岩体的参数取值。结果分析认为,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鸡尾山山体初始沿真倾向方向滑移,沿岩溶发育的陡倾节理裂隙逐渐产生后缘及侧向裂缝,形成块状后部驱动块体,由于地下水等因素使软弱夹层软化,驱动块体下滑力增大,前缘阻滑关键块体内部应力积累,并最终沿强度较低的岩溶发育带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整体滑动;在进行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时,考虑实际的滑坡机制,将滑体分为驱动块体和关键块体分别进行力的解析,并以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代表滑坡的安全系数更加合理。数值模拟显示,软弱夹层强度降低、岩溶发育带剪切破坏后,滑体进入大变形阶段,表明关键块体控制和阻滑作用明显,软弱夹层强度降低是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采矿形成的采空区对山体的影响主要是使上覆岩体压应力增大,但对滑体的变形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滑坡是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地质灾害之一,滑坡的产生和发展与地下水以及降雨、地表水下渗等关系最为密切。水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滑体的容重,形成动、静水压力,降低滑体中滑带土的抗剪强度等,水是滑坡变形滑动的主要原因。因  相似文献   

4.
强降雨可诱发新近纪软岩质滑坡滑移变形。1955年至今,降雨在陕西宝鸡诱发超过十起大型滑坡灾害。2011年9月19日,宝鸡市区72 h内的降雨量达到332 mm,北坡金鼎寺、簸箕山与高家崖滑坡出现裂缝,威胁市区居民安全。为分析滑坡的变形机制与降雨触发的滑体内地下水位的波动关系,2012—2015年,开展了降雨量、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应力与位移等物理量的实时监测,统计分析了它们的频率、活动强度及累积变化规律,提出了滑坡的位移扩展模型。研究显示:(1)地下水的活动会影响新近纪软岩质滑坡的变形,但降雨量、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体应力与位移等物理量变化机制有差异,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呈周期性变化,滑坡体的应力、位移的变化具有累积效应;(2)宝鸡市北坡滑坡运动变形具有蠕变、快速滑移两个阶段。降雨会触发的滑坡体各物理量出现加速变化,地下水位波动幅度为0.27~1m,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幅度为10kPa,滑体浅层的水平应力变化幅度为5.6kPa;(3)在判断降雨能否诱发滑坡快速滑移过程中,既需分析滑体应力、位移变化的累积效应,又需分析新近纪软岩质滑带的摩擦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库水位周期性的变化引起库岸边坡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库水与地下水共同作用影响其渗流场与应力场,促使滑坡失稳。本文以三峡库区动水压力型滑坡——八字门滑坡为例,结合滑坡监测资料,运用Geo-Studio软件中SEEP模块、SLOPE模块以及SIGMA模块进行模拟,深入分析在不同库水下降速率条件下对滑坡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其致灾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八字门滑坡滑体物质遇水易软化、渗水性差,为动水压力型滑坡创造了良好条件。动水压力型滑坡的失稳主要是由于库水位下降,地下水位相对滞后,形成指向外侧的动水压力,不利于滑坡的稳定,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系数减小越快。在库水下降速率不断增大时,渗流作用增强,但是渗流速率的增长率有减缓趋势。八字门滑坡在库水下降的条件下,滑坡159 m处的滑体及滑带附近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并逐渐扩大连成一片,表明滑带附近为剪切塑性区,主要承受剪切应力。滑坡塑性区竖向位移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周期性库水作用下会产生应力带促进滑坡变形,长期在这种应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新的滑带,形成次级滑坡。  相似文献   

6.
地震震裂山体是四川"5·12"地震灾区发育的具有"裂"而未"滑","松"而未"动"特征的一类典型滑坡地质灾害。通过对绵竹市清平乡三兴庙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详细描述,着重分析了地震震裂山体——三兴庙滑坡变形的破坏机制和影响因素。综合运用参数反演和室内试验等方法确定了滑体和滑带土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滑坡推力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对5个潜在滑动带进行了不同工况计算,提出了三兴庙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案:结合地表排水工程,在滑坡变形区主滑段前缘设置抗滑桩,通过抗滑桩将滑坡下滑力传递至深部稳定地层,并满足上部滑体不产生越顶现象;在已滑塌区后缘设置板桩式挡墙,清除危岩,平整坡面,一方面起到保护坡脚安置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滑塌物质固定在上部,起到回填压坡脚之功效,促使滑体逐渐发展为自然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枇杷坪古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东缘,是三峡库区重点勘察的滑坡之一。近年来滑体部分地区出现蠕滑变形,存在局部复活的可能。枇杷坪古滑坡及移民房屋稳定性监测预警系统始建于2004年初,主要监测手段为GPS及精密水准测量。2a多的监测成果表明,枇杷坪古滑坡局部出现较大的顺坡向位移变形及不均匀沉降。滑体出现蠕滑变形的主要原因:①库水位的升高使地下水位升高;②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文章依据监测成果,运用Winsurf软件绘制出滑体水平形变场及垂直形变场,综合分析位移监测信息,并运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依据滑体的形变场,试勾描出枇杷坪的强变形区域,该区域对应在滑体中段的中前部,区域内监测点均一致朝向长江方向滑移及倾斜。文章拟通过滑坡变形区的划分,探讨滑体的稳定性区划、变形特征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宝萍  陈海洋 《地学前缘》2007,14(6):98-106
弄清滑坡滑带抗剪强度降低的根本原因是滑坡形成机理研究和滑坡活动趋势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水是滑带形成过程中导致其抗剪强度衰减的最活跃因素之一。三峡库区两个大型滑坡实例分析显示,滑带及其周围岩土矿物成分、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指示滑带形成与水-岩(土)物理、化学作用的方式及作用程度,从而证实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是揭示滑带抗剪强度降低内在机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临江I#崩滑体和泄滩滑坡滑带土及其周围岩土矿物学、主量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指示:前者滑带形成过程中,滑带部位地下水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氧化作用活跃,导致滑带土抗剪强度减低,其主要原因是其中泥灰岩碎屑的水解泥化作用、方解石溶解作用和伊利石向伊-蒙混层矿物的转化作用;后者滑带形成过程中,滑带部位地下水与外界水力联系较差、地下水的还原作用强烈,滑带部位长石化学风化、次生粘土矿物增多,可知由伊利石转化的伊-蒙混层矿物增多是导致滑带土抗剪强度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把滑坡体离散化为一定数量的条块,基于水均衡原理建立了滑坡体地下水一维非稳定渗流的差分方程组,其中考虑了滑坡体地下水通过弱透水滑动带的越流排泄,对动态边界提出了处理方法.以三峡库区黄蜡石滑坡群的石榴树包滑坡为例,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排泄区的不同水位条件,模拟了在强降雨过程中滑坡地下水的动态过程.结合考虑地下水渗透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了石榴树包滑坡稳定性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三峡水库蓄水前还是蓄水后的极端降雨条件下石榴树包滑坡都是不安全的.在地下水非稳定渗流的影响下,滑坡稳定性对降雨和排泄区水位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
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类典型的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文章在研究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物质来源、结构成因、形成模式以及变形破坏特征。通过总结万州堆积层滑坡的滑体和滑床特征,得出了近水平地区堆积层滑坡的物质来源和结构成因为:崩塌堆积为主,冲、洪积为辅;形成模式为:后部陡壁形成,滑床形成,滑体底部物质形成,滑体土石混合体形成,滑体表层物质形成,滑动解体等6个阶段。变形破坏特征为:滑动多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同时也会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滑体存在多层剪切带,并在不同位置的剪切带其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量差别较大,滑体存在着差异变形,对此文章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监测及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石榴树包滑坡是长江三峡河段中大型滑坡之一黄腊石滑坡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巴东县城东1.5km的长江北岸,下距三峡坝址66km。该滑坡体现代变形活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渐趋明显,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滑坡的变形十分显著。本文在调查分析石榴树包滑坡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滑坡10多年的变形监测资料,研究了石榴树包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变形演化特征和规律,并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滑坡的变形发展趋势,为滑坡减灾防灾实践和滑坡治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在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岷江等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区极为发育,具有规模大、滑带深、渐进变形破坏显著等特点,按照滑坡空间结构主要有后缘洼地蠕滑型、顺层基岩蠕滑型和厚层松散堆积物蠕滑型等3种类型,往往表现为长期蠕滑-间歇性复活-整体滑动.通过梳理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滑带土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地下水渗流场特征与降雨诱发滑坡滞后性以及渐进变形破坏机制和动态稳定性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3个关键科学问题与4个主要研究方向.建议加强深层滑带土在渗流场-应力场等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工程地质力学特性研究、加强剖析滑坡岩土体的非均质渗透特性及地下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不同雨强和历时条件下降雨有效入渗机理,研究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的降水入渗响应过程和降水诱发滑坡变形的滞后性,提出基于渐进变形破坏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为地质灾害早期判识和综合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冻结滞水促滑效应——滑坡发育的一种新因素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吴玮江 《冰川冻土》1997,19(4):359-365
在综合分析西北季节性冻土地区滑坡发生时间规律和危险斜坡变形动态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季节性冻融作用产生的冻结滞水效应可使斜坡区地下水富集,土体软化范围扩大瞌 水压力增大,是本区滑坡发育的一种重要外动力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自动网格法在大型滑坡模型试验位移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先启  陈海玉  沈辉  吴剑 《岩土力学》2005,26(2):231-234
应用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中自动网格法原理,研究了大型滑坡模型试验中的位移测试方法及其分布规律。以石榴树包滑坡模型试验为例,针对自动网格法用于大型滑坡模型试验位移测量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石榴树包滑坡在不同水位运行工况下的位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In the evolution of landslides, besid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displacement depends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Due to the periodic fluctuation of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and the precipitation, the shape of cumulative displacement-time curves of the colluvial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follows a step function. The Baijiabao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By analysing the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lide deformation, the rainfall,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and the groundwater level, a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landslide displacement prediction model in relation to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curves of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values were very similar,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84. They showed a distinctive step-lik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underlined the rol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landslide. In relation to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propos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 model showed a great ability to predict the Baijiabao landslide and is thus an effective displacement prediction method for colluvial landslides with step-like deform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相似文献   

16.
滑坡地段隧道变形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滑坡地段坡体变形与隧道的相互作用机理、围岩和衬砌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坡体和隧道的变形特征,着重研究了滑带土浸水软化及发生蠕变时坡体变形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的成果可为该类病害的预测预报和有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空间效应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杰 《岩土力学》2009,30(Z2):328-333
土石混合体滑坡是滑坡地质灾害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由于该类滑坡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且较其他类型的滑坡更为复杂,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位于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周家湾滑坡就属于这一类滑坡,该滑坡是著名的黄蜡石古滑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家湾滑坡变形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滑坡导致地面出现张拉裂缝,近几年来变形逐步加剧,目前该滑坡处于蠕滑阶段。周家湾滑坡前缘为石榴树包滑坡的后壁,后缘为响石镐滑坡的坡脚,因此,周家湾滑坡的稳定性对响石镐滑坡及石榴树包滑坡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运用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力学分析等手段,剖析了周家湾滑坡体的地质环境、形态、结构等空间要素及其发育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体概念模型。通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变形失稳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赵甫  丁栋 《工程地质学报》2021,29(3):798-806
大型复杂滑坡受断裂构造的水力补给作用,常发育丰富的地下水。断裂构造水力补给主要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具有水质、水量较为稳定等特点,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巨大且具有长期性。目前,有关断裂构造对滑坡的水力补给作用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断裂构造对滑坡水力补给作用类型、形成条件等共性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断裂构造水力补给滑坡的典型实例,根据断裂构造的分布位置、力学性质及其对滑坡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和水力联系等,将断裂构造对滑坡的水力补给类型划分为边界补给型、滑床补给型及复合型3种类型,分析了地下水对滑坡的4种作用机理——滑带孔隙水压力增高、滑床承压水顶托、滑带黏土矿物遇水膨胀及滑带化学溶蚀。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滑坡地下水运移规律、定量评价地下水对滑坡的作用及合理确定地下截排水设计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