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今年,适逢本刊创刊50周年。1956年,东北地质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了《东北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地质研究室学报》,历经50年,发展成今天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为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明确方向,本刊编辑部于10月24日召开了创刊50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2):F0002-F0002
张宗祜,1926年2月19日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3.
顾国华 《地质学刊》2006,30(3):207-207
刘东生(1917-),辽宁沈阳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专业,1946年进入地质调查所。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02年获美国颁发的“泰勒”环境成果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4.
李星学(1917—),湖南郴县人。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任中央地质调查所练习员,技佐、技士。1949年后,曾在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任工程师。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古植物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南京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1):F0002-F0002
王思敬于1934年12月27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地质矿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63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博导,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主席团委员。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07,29(3):F0002-F0002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
安芷生院士 男,汉族,1941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从事第四纪地质、全球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现任和曾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8.
晓生 《地质学刊》2009,33(4):381-381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白瑾,研究员,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前寒武纪地质学家。1926年10月25日(农历)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先后到山西省工业厅工矿研究所、山西省地质局中条山地质队(214队)从事中条山铜矿普查评价和勘探工作,曾任中条山地质大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1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3):F0002-F0002
1933年8月24日生於浙江诸暨.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现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1.
邓军 《岩石学报》2019,(5):I0001-I0002
<正>翟裕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翟裕生院士1930年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从大学期间学习地质专业起,已经从事地质事业七十载。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07,29(2):F0002-F0002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任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13.
    
沈其韩 《地质学报》2012,(9):1329-1330
程裕淇,中共党员,浙江嘉善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8年考取庚子赔款的留学名额,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专攻变质岩石学,并获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是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变  相似文献   

14.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1):55-55
2006年10月25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工作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国际地层委员会分会主席戎嘉余、陈旭、彭善池及选举委员朱茂炎、李军、陈秀琴、王向东、童金南,出席会议的还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官方刊物《Episodes》执行主编侯鸿飞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海峰。各位分会主席或选举委员就国际地层委员会各分会近年来的工作进展及我国成员的贡献,特别是各分会在建立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方面的最新成果和今后的工作做了报告,其中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11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新闻发布会上,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会理事李曙光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喜讯传来,我会向李教授致电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为地质科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吴福元 《岩石学报》2021,37(1):284-316
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17.
詹庚申 《地质学刊》2007,31(3):222-222
顾知微院士1918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江宁。地层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7年考取湖南大学矿冶系,后考人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1942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质》2009,42(3):85-85
2009年6月17日至20日,“2009西安Ni—Cu(Pt)岩浆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唐华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国际经济地质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协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19家单位及学术机构发起,并由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4家承办。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1):144-144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目前已整整走过了五十年奋斗历程。几十年来,研究室在以谷德振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之下,和全国同行同心协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了一条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道路。他们结合中国工程实践的经验,逐步创立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岩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地质与资源》2011,20(2):78-F0002
<正>刘嘉麒,男,满族,1941年5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籍贯辽宁省北镇市。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与第四纪地质环境学专家。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助教,1968年分配到辽宁省营口地质大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