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的污染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2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机农药HG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污染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在4月、6月、7月和10月,HCH的污染较轻。在胶州湾水域,4月、6月和7月,HCH的含量变化由近岸向湾中心有梯度形成:从大到小呈下降趋势,10月HCH的梯度变化刚好相反。表层HCH的水平分布状况与底层HCH的水平分布状况一致。HCH含量变化展示HCH通过河流输入近岸水域要比通过地表径流直接输入近岸水域的质量浓度要高。因此,胶州湾水域HCH含量变化证明了HCH的陆地迁移过程。这表明在夏季,输入的胶州湾水域HCH的含量与春季相比,相对较高;HCH表、底层含量变化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证明了HCH的水域迁移过程。这揭示了HCH的表层含量高,通过沉降,HCH的底层含量就高。根据表、底层的HCH含量变化,提出了HCH的水体效应、稀释效应和累积效应,并用模型框图,表明了HCH穿过水体的含量变化,定量描述水体对HCH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分布及迁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1979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有机农药六六六(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迁移和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年中,胶州湾水域夏季HCH的污染严重,而春、秋季污染较轻。在时空分布上,春、夏、秋季整个胶州湾水域的HCH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属于面污染源。HCH的表、底层含量都相近,水体的垂直分布均匀。整个胶州湾水域,春季HCH含量增加,夏季迭到高峰5.393~12.480μg/L,秋季降低到低值0.073~0.685μg/L,这与胶州湾的入湾河流的流量变化相一致。因此认为,农药HCH的使用导致胶州湾水域HCH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HCH的分布和稀释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3年5月、9月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机农药六六六(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胶州湾水域没有受到HCH的污染。通过河流输入近岸水域和通过地表径流直接输入近岸水域的HCH含量是一样的,非常低。HCH来源是面来源。在夏季,输入的胶州湾水域的HCH含量与春、秋季相比,相对较高。根据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认为1983年HCH含量变化由胶州湾附近盆地的雨量大小所决定。在胶州湾湾口水域,表层的HCH水平分布状况与底层的HCH水平分布状况一致。HCH的含量在表层的减少完全依赖胶州湾潮流的稀释,不仅在水体表层中HCH含量会形成低值区域,而且在水体底层中HCH含量也会形成低值区域。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1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重金属As(砷)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迁移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s在胶州湾水体中的表层质量浓度范围为1.00~2.70μg/L,底层质量浓度范围为1.00~2.40μg/L。在一年中,胶州湾整个水域都未受到As的污染。在胶州湾水域,As的质量浓度来源于河流的输送,其质量浓度小于2.70μg/L。在陆地迁移过程中,在胶州湾周边地区的土壤、水体没有受到As的污染,进而使得胶州湾周边河流的As质量浓度也非常的低。在水域迁移过程中,在胶州湾,As的表、底层质量浓度都相近。在时间尺度上,夏季胶州湾的表层水体中As的质量浓度几乎都高于春季。而在整个湾内底层水体中,春季和夏季的As底层质量浓度都没有高低可分的。在空间尺度上,在海泊河的入海口的近岸水域,As在底层质量浓度中比较高。而在湾口的近岸水域,As在表层质量浓度比较高。这揭示河流的输送能力决定了底层质量浓度的分布和表、底层的垂直分布。  相似文献   

5.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HCH)的垂直分布,提出了六六六的水域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此过程出现3个阶段:从污染源把六六六输出到胶州湾水域、把六六六输入到胶州湾水域的表层、六六六从表层沉降到底层。在胶州湾,六六六的垂直分布按照时空分布来划分区域。在时间尺度上,一年中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在空间尺度上,把胶州湾水域分为3部分水域:湾内、湾口和湾外。通过不同的时空区域六六六的垂直分布,进一步提出了六六六的水域迁移机制,阐明了六六六垂直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HCH的分布和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4年7月、8月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对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没有受到HCH污染。通过7月,HCH含量变化的水平分布,发现土壤中残留的HCH通过地表径流方式汇入近岸水域,并且HCH的含量很低,HCH来源是面来源。通过10月,HCH含量变化的水平分布,发现胶州湾水域输入的HCH只有通过外海的海流输送。HCH含量的季节变化展示了:HCH含量在7月比较高,在10月比较低。这揭示了在7月,HCH的表层含量高,通过沉降,在10月,HCH的表层含量变低。7月和10月,胶州湾水域水体中表层以及胶州湾的湾口水域水体中表、底层HCH含量水平分布表明:表层的HCH的含量减少完全依赖胶州湾潮流的稀释。在禁止HCH农药的使用后,海水中HCH含量大幅减少,这表明陆地残留量的衰减引起水域HCH的减少。而且,海水中HCH含量的快速下降,说明陆地HCH残留量的衰减也较快,下降了38.14%~212.17%。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8年4月、7月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通过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CH含量在这一年中都非常低0.018 8~0.209 5μg/L,水质在HCH含量方面更加清洁。而且,水体中HCH已经没有季节的变化了。HCH的水平分布表明:胶州湾水体中的HCH既有地表径流直接输入又有河流输入,HCH来源是面来源,来源于陆地。HCH的垂直分布表明:HCH的表、底层含量相接近。而且HCH表层含量几乎都是低于其对应的底层,同时,水体中表层与底层HCH的水平分布趋势一致。在HCH水域迁移过程中,整个海湾的HCH含量最大值大于或者小于0.100μg/L决定着表、底层HCH的含量变化及水平分布的一致性。通过环境本底值的结构模型,计算得到胶州湾水域HCH的基础本底值为0.018 8μg/L,陆地径流的输入量为0.00~0.190 7μg/L,海流的输入量为0.000μg/L,环境本底值为0.018 8~0.209 5μg/L。揭示了HCH从陆地到海底的过程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虽然HCH含量已经变化得越来越低,可是HCH含量却一直存在着。HCH从陆地到海底一直存在于水体中,可以随时沿着食物链在迁移和富集,时刻对人类身体和生活环境造成了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2-04、06、07和10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探讨和研究胶州湾重金属Hg的水质、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来源.结果表明:Hg在胶州湾水体中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06~0.049 μg/L,在胶州湾整个水域,没有受到Hg的污染.在胶州湾西南沿岸水域,地表径流直接输送Hg入海,其质量浓度都非常低;在胶州湾东部沿岸水域,河流输送Hg入海,其质量浓度相对较高.Hg的表、底层水平分布证实了Hg的水域迁移过程和水域迁移机制.Hg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展示了胶州湾表层水质受到陆地地表径流输送Hg的影响,而胶州湾底层水质受到累计沉降的效应.通过胶州湾Hg的时空分布,发现控制Hg的排放得到实施,输入胶州湾水域的Hg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5年4、7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通过对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HCH含量在整个胶州湾水域都非常低,在这1a中都<0.150/μg/L.通过HCH表、底层含量变化,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证明了作者提出的HCH的水域迁移过程.因此,在4、7和10月,土壤中残留的H...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重金属Cd在胶州湾水域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以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胶州湾水域,1年中Cd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0~0.48 μg/L,都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1.00 μg/L),整个胶州湾水域水质没有受到任何Cd的污染.在胶州湾水域只有1个来源:是湾口外的水域,整个胶州湾水域的Cd表层水平分布展示了海流输送Cd到胶州湾的湾口外、湾口以及湾口内的水域.海流的输入Cd的质量浓度为0.00~0.48 μg/L,胶州湾水域Cd的环境本底值为0.00~0.48 μg/L.Cd垂直分布展示了:在春、夏、秋季,Cd的表、底层都相近;Cd表层、底层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都形成了春、夏、秋季的一个峰值曲线.Cd底层水平分布展示了:在6、7、9和10月,Cd的底层质量浓度都是湾外高,湾内低.而且,在海流输送Cd的过程中,沿着海流进入了胶州湾水域的路径,Cd的表层质量浓度比底层质量浓度高,在海洋输送的路径周围水域,Cd的表层质量浓度一直都比底层质量浓度低.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6年4、7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通过对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CH含量在整个胶州湾水域都非常低,在这1 a中都〈0.100μg/L,在胶州湾水域HCH含量都优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在HCH含量方面更加清洁;水体中HCH的表层含量已经没有季节变化,这...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有机农药六六六(HCH)在胶州湾水域的水平分布和污染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979~1984年(缺1980年)期间,由于我国在1983年禁止HCH的使用,胶州湾水域HCH的污染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分为3种类型:重度污染源、轻度污染源以及没有污染源,并用...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胶州湾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玉珏  刘哲  张永  汪岷  刘东艳 《海洋学报》2015,37(4):103-116
2010年4、6、8、10月和2011年1、3月在胶州湾开展了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研究了表层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调查期间,总无机氮(DIN)、磷酸盐(PO4)和硅酸盐(SiO3)多呈现东北部湾边缘高,而湾内和湾口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表明,DIN和PO4主要受养殖排放、河流径流输入和浮游植物生长消耗的影响,呈现初夏和秋季高,夏末和冬季低的特点;而SiO3主要受河流径流输入和浮游植物消耗的影响,呈现夏、秋高,而冬、春低的特点。营养盐浓度和结构分析表明,胶州湾存在PO4和SiO3的绝对和相对限制;SiO3限制尤其严重,是控制胶州湾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SiO3和PO4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冬季,几乎遍布整个海湾;夏季降水可有效缓解海域的SiO3限制。叶绿素a浓度呈现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季节分布,温度、营养盐浓度与结构和季节性贝类养殖活动是控制胶州湾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有机农药六六六(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含量大小、年份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979~1984年(缺1980年)期间,在胶州湾水体中HCH的含量逐年都在减少。在1983年,中国禁止HCH的使用,在禁用后,水体中HCH的含量全部低于一类海水的水质标准。在禁用后,水体中HCH的含量很低,几乎没有季节变化。因此,中国禁止HCH的使用对环境的改善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分别于2006年8月,12月和2007年4月,10月采集胶州湾及周边海域大气和海水样品,对氧化亚氮(N2O)和甲烷(CH4)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设置1个连续站进行24 h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大气中N2O春、夏、秋、冬的平均浓度(体积分数)分别为(3.17±0.03)×10-7,(3.24±0.15)×10-7,(3.19±0.02)×10-7和(3.08±0.25)×10-7;大气中CH4春、夏、秋、冬的平均浓度(体积分数)分别为(1.89±0.04)×10-6,(1.79±0.04)×10-6,(2.09±0.21)×10-6和(2.01±0.09)×10-6.胶州湾表、底层海水中N2O和CH4的浓度和饱和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N2O浓度和饱和度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CH4浓度和饱和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利用Liss and Merlivat(1986)公式和Wanninkhof(1992)公式估算出胶州湾海域N2O的年平均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11.16±14.15)和(22.42±27.56)μmol m-2·d-1;CH4分别为(7.75±6.19)和(17.76±14.84)μmol m-2·d-1.胶州湾大部分海域表层海水中N2O和CH4呈过饱和状态,是大气中N2O和CH4的净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