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LandsatTM图像为主信息源,对研究区内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地貌、地表土壤质地、温度、湿润度和地势进行了遥感判读。在综合分析制约区域内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环境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评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6年FAO发布的《土地评价大纲》,其中指出土地适宜性的前提之一就是土地利用方式必须是持续的,即在当前环境条件下的可维持性与稳定性。但是直到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针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持续发展”的概念才得以明确定义并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国际上一些土壤学家和土地评价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伸到土地利用,提出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sustainable landmanagement…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空间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主要依据,监测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手段。3S技术为评价指标空间化表达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定量、叠加分析、统计分析的参数和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介绍了利用3S技术对统计指标和地理空间指标空间化的过程和方法;论述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空间化存在的问题,对河北坝上地区2008年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化。空间化结果在空间上连续分布,基本符合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通讯》2005,(6):16-20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以下简称《决定》)和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严格土地管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未来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经TM卫星图像解译分析了海南岛土地利用现状的几个重要方面,即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生产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技术、土地利用率、土地规划与管理;论述了未来海南岛土地利用的导向原则:①联系地区发展战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②土地利用更多地服从市场导向;③热带作物仍占重要地位,④贯彻“持续”原则;⑤加强宏观控制;⑥稳定耕地面积。文章最后指出了实现土地充分合理利用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5,(20):19-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基础,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与依据。为加强、规范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确认工作,确保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客观真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地籍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审查与上报工作。现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确认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省级规划环评)工作,部研究制定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廖加宁 《现代测绘》2007,30(5):38-39
本文在综合评价福州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指出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家目前的宏观政策和福州市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出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基本构想,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福州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苏 《现代测绘》2007,30(5):40-41
本文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势在必行的客观现实,在综合评价三明市上一轮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三明市国民经济发展实际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土地政策变化趋势,提出了新一轮规划修编基本构想,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三明市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阜新地区荒漠化土地详查数据,采用VB编程语言和MapObjects组件开发了阜新市荒漠化土地信息系统。文中对该系统的开发环境与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主体结构等作了阐述,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为荒漠化土地监测和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科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氛围带动下,廊坊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我市农业的新目标,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在土地开发利用中仍有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一项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开发和改造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协调统一的活动。因此,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市农村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持续维护的要求,研究了土地信息动态变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新思路,为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及时发现、快速调查、动态更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永康市辖区土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70%以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用地矛盾,永康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深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积极寻求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持续维护的要求,研究了土地信息动态变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新思路,为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及时发现、快速调查、动态更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宇  李永树  许懿娜 《四川测绘》2010,33(3):106-109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来源复杂、专业性强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结合GIS、数据库、网络和.NET技术,从总体功能、数据库和组网环境设计出发,利用组件式二次开发方式实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基本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较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和辽宁省人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和有自身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提出了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土地资源观。科学的土地资源观就是要强化宏观调控,更加关注和维护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必须把握处理好六大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北京周边地区是近一二十a环境退化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 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手段,利用1991或1992年、2001或2002年2期的遥感影像为 基础,辅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及与生态建设等相关资料,通过外业调查验证,快速、准确地获取北京周边地区51个县级辖区,总土地 面积为23万km2的土地利用现状和近10a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土地退化,以反映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为 北京周边地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储备工作涵盖了土地计划、土地收购、土地整理储备和土地供应等多个环节,具有业务过程复杂,持续周期长等特点,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结合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工作现状,探讨了土地整理储备信息化的实现方法与技术,设计了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开发了集业务协同、过程监控、宏观统筹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功能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咨询平台。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分析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求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目标,分析了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技术。通过运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并基于.NET框架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格局的查询、展示、分析及其重要的驱动力因素评价等功能,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