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1958年12月份,湖南冶金局地质勘探公司238队,全队突破钻探台月进尺千米的最高纪录,为冶金部系统钻探工程树立起第一面高产红旗,成为第一个钻探台月进尺千米队。自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以来,该队全体职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鼓足了冲天的革命干劲,于9、10月份连续出现二台月进千米钻机台,放出了两颗高产卫星。接着他们在这一胜利的基础上,力争全队成为千米队。12月份该队共开动4台钻机,截至12月29日止全队实际进尺总计为4068米,使队平均钻探  相似文献   

2.
冶金部地质勘探部门千米钻运动成绩辉煌,三月份共出现了千米公司3个,千米队23个,千米钻64台。河南地质勘探公司,开动17台钻机,完成进尺18248米,全公司平均台效1182米。共出现4个千米队,1台双千米钻,11台千米钻。湖南地质勘探公司,开动39台钻机,完成钻探进尺39949米,全公司平均台月效率1051米.共出现9个千米队,一台双千米钻,18台千米钻。  相似文献   

3.
青年跃进号钻机原来是四川石油大队川中区队落后机场之一的1202机。该机去年1—3季度钻探总进尺仅1485公尺,但从第四季度的十月起,连续放出了千米双千米四千米的卫星,并在11月首创双千米新纪录后,被大队党委光荣地命名为青年跃进号钻机。  相似文献   

4.
地质部在湖南吉首召开的这次小口径钻探工作座谈会,一是交流小口径钻探生产、技术管理的经验,落实今年的计划安排;二是座谈讨论今后加快小口径钻探工作发展的有关技术政策和措施;三是学习参观湖南省地质局四○五队的小口径钻探经验。在省局和州委的领导下,四○五队党委决心大,各部门配合得好,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小口径钻探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七五年开动二台小口径钻机,现在七台钻机全部小口径化了。台月效率由398米提高到619米;平均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1975年苏联地质部系统完成钻探1850万米,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共完成8500万米,比第八个五年计划增长7.8%(表1)苏联每年的钻探工作量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但钻探技术经济指标与瑞典、美国相比仍然是较落后的.1975年全地质系统平均钻探台月效率为470米,台月效的年增长率达到5.5%,而1961~1965期间,年增率只3.1%,1966~1970为3.7%.与1970年相比,台月效率提高27.7%(表  相似文献   

6.
建国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冶金地质钻探生产技术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一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国之初,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使用敌伪遗留下的破旧钻机、器材,在几个矿山打钻、探矿,生产水平很低,和解放前差不多,平均台月进尺只50米左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使用手把式钻机和铁砂钻头,五年平均台月进尺比建国初期提高一倍多.当时在钻探生产技术上存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继续大跃进的59年里,我队钻探工作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委和勘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58年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天步。全队全年平均台月效率达800米,比58年提高了75%,全年共出现了12个台次千米钻机,三次突现了千米队。第四季度全队平均台月效率达到了千米,实现了全队千米季。308机提前一个月突现了年  相似文献   

8.
钻探台月数的计算,是根据一台钻机一个月内开动的时数除以720小时,写成公式即为:?我们以往计算钻探台月数是用计算机,没有计算机的就只好用算盘或笔算,既费时间又易出错.后来根据查数表的原理,推算出一张简单的钻探台月数查数表.用这种查数表计算,在使用熟练情况下比手摇计算机要快一倍左右.查数表共列出199台时的台月数据.左边直栏中的0、1、2、3……是台月时间的第一位数,顶上横栏中的0、1、2、3……是台月时间的第二位数.如果台月时间超过三  相似文献   

9.
云锡地质勘探队十月份大放钻探高产卫星,该队501机与304机分别创造岩心钻探台月效率2068公尺及1884  相似文献   

10.
马坑铁矿是福建目前最大的铁矿床。自1976年下半年开始在西矿段进行详查—勘探工作,至1982年3月结束钻探施工任务,仅地质部门最高开动钻机15台,共完成钻孔129个,进尺82853米,地质勘探孔的平均孔深663米,最大孔深1057米。冶金部门完成钻孔19个,进尺约17000米。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9,(2):34-37
由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设计,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制造的JU-1500型钻机,由我队【238—2】号机在开化桐村矿区8线14号孔进行试验。从一九七七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七八年五月三十一日竣工,历时一年另一个多月,终孔深度1803.8米,是全国地质岩心钻探第一个深孔。除开外部因素而造成的停待时间,实际开动7.67台月,全孔平均台月效率235米,平均小时效率1.25米,  相似文献   

12.
钻探工程技术是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钻探工程效率,对于加快找矿步伐,缩短勘探周期,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满足四化建设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钻探工程效率能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个较大的提高呢?从广西大厂215队钻探工程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看,回答是肯定的.这个队从1954年建队以来,有过两次钻探效率较大的提高.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13.
钻探工程,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施工进度快慢关系到矿区地质勘探的速度,工程质量好坏关系到取得地质资料的正确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钻探工程既要为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也要实现自身现代化.建国以来,冶金地质钻探技术由铁砂钻头、手把钻机发展为钢粒钻头、转盘钻机,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钢粒钻进仍属落后的铁砂钻探技术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钻探技术的落后状况.1969年,冶金部地质研究所同各有关单位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进行人造金刚石钻头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经过五年科研试验及两年扩大生产试用,取得了基本的成功.这为改变钻探技术落后状况,为实现我国钻探工程现  相似文献   

14.
二十八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辽宁局的钻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有六个综合性地质大队,二个水文地质大队,一个钻探工程大队,一个坑探工程大队,共十个有探矿工程的大队。二十八年总计完成工作量2,506,641米,77年开动钻机最高台数达90台,年度进尺最多的是七六年达214,419米,台月效率最高年度80年为427米。勘探了铁、铜、铅锌、黄铁、锰、金、钼、汞、砷、硼、磷、石灰岩、石棉、滑石、莹石、高岭土、煤、铀、金刚石、粘土、沸石等20多个矿种以及地下水资源,为辽宁局的地质找矿事业做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八年以来,在钻探工程上有了空前的跃进,这一个主流,我们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也出现了一种重视效率、忽视质量的现象;由于片面追求钻进效率,忽视了岩矿心采取率,放松了必要的简易水文和测斜工作,甚至有的将几台钻机的进尺说成一合钻机的效率。这种片面观点和浮夸作风,就造成了钻探质量的下降。虽然这是一个指头的问题,但我们必须严肃对待。钻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质成果和工业建设,如果打一些废孔或“半废孔”,对于目前的原料、材料、燃料、运输力、劳动力将是一种最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我队所在矿区是个硬岩区.建队以来投入了大量钻探工程,但由于钻孔深,效率低,一台钻机一年只能打两、三个五、六百米深的钻孔,而且常发生质量事故,因而影响了矿区的勘探和评价工作.为了解决硬岩地区的深孔钻进问题,我队于去年进行了人造金刚石钻探试验,组建一台试验钻,打完两个钻孔.今年开动三台钻机,至五月份已完工四个生产孔.总进尺3238.29米,共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岩芯钻探技术水平、多打钻、快找矿,为加速我国四化建设多做贡献,我公司在冶金部地质局的关怀和冶金部地质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下,从1974年起,试验、推广了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和今后的设想. 基本情况我公司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试验是1974~1975年首先在215队大厂矿区三台钻机全面展开的,1976年,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先后在271队、273队、204队、270队和215队的新矿区扩大试验并推广使用.截至去年6月,公司在八个矿区的砾岩、灰岩、片岩、页岩、砂岩、花岗岩等四至九级岩层中共竣工282个钻孔,平均孔深538米,最深922米;总进尺151714米,平均台月效率352.4米,平均小时效率1.36米,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水井钻探工作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三十年来,广大水文地质钻探、水井钻探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指引下,大搞科学试验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使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取得了新的成果,钻探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为勘探地下水资源,开发地下水做出了贡献。一九七九年,地质系统有水文地质队七十三个,开动钻机约560台,完成钻探工作量约九十万米。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地质队按专业化组建队后,我队成为单一的探矿工程专业队——河南省地矿局第五探矿工程队。现有职工670人,各类专业技术干部80多人,开动钻机8台。1982年以来我队生产形势喜人,这一年提前40天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9125米任务。1983年提前72天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10,000米任务。1984年提前95天超额完成地矿局下达的13,000米任务。工程质量逐年提高,优质孔率1981年为12%,1982年为78%,1983年和1984年均达到94%以上,钻探成本逐年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好的生产形势呢?  相似文献   

20.
任子翔 《探矿工程》2007,34(10):12-12
《探矿工程》杂志是1957年在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地质勘探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创建的。当时作为地质探矿主要手段之一的探矿工程发展很快,以地质系统为例,施工队伍从1952年建部初期的2000多人到1957年就发展到40000多人,开动钻机由1952年的100多台增加到1957年的2000多台,并从手把式钻机向自动式油压钻机迈进,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建立了一套规章制度,生产效率、质量显著提高。以地质系统为例,钻探台月效率从1952年的几十米到1957年平均达到200多米,高的达千米以上。[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