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横渡大西洋就成了人类向极限运动挑战的一项壮举。500多年来,划小船渡过的有,乘热气球渡过的有,个人横渡有“护游船”在一旁“保驾”的也有。可是在1994年前,从来还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游泳横渡大西洋。大西洋波涛汹涌澎湃,是世界上沉船最多的大洋,只身横渡大西洋看来是人体体力极限无法  相似文献   

2.
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汽船 1819年,美国的蒸汽动力船“萨班那”号首次从美国横渡大西洋至英国。这条船重约300吨,长约72米,以扬帆航行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4):5-5
刚满22周岁的凯蒂·斯波茨近日成为了年龄最小的独自划船横渡大西洋的人,而且还是唯一的美国人。斯波茨于当地时间3月14日下午抵达了南美洲东北部的圭亚那。她从西非出发,历经70天5小时22分,勇敢地完成了长达4500千米的航程。  相似文献   

4.
超侠 《海洋世界》2012,(4):22-25
如今,每年有600万乘客,坐车3小时,通过英法海底隧道,穿梭于巴黎和伦敦之间,几十年前,大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早在1895年,伟大的科幻作家凡尔纳就预言过,由蒸汽驱动巨型风扇的火车,以时速1600千米穿隧道;1972年,科幻小说作家哈里森也构想过横渡大西洋隧道。如果大西洋海底隧道完成,将能大大地改变我们穿梭各地的习惯,任何人都可以相当方便的在大西洋一边居住,在另外一边工作。  相似文献   

5.
1000多年前,“北欧海盗”维京人在没有海图、没有罗盘的情况下,仅凭自身的勇气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投身于浩淼的波涛中,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新大陆,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500年。然而,就是这些集探险家、拓荒人和殖民者寸一身的好汉,就  相似文献   

6.
一叶孤舟在大西洋上航行,忽然遭到数+条鲸鱼的围攻,一场人与鲸的较量在大洋上愿开了……1988年6月11日黎明,北大西洋波涛汹涌,巨浪滚滚,天空阴云密布,一片朦胧。40岁的D.塞林斯手握舵柄,不时根据变化无常的海风,熟练敏捷地调整他那艘公米长的"海卡波"号帆船的航向。自从6天前卡尔斯伯格单人帆船横渡大西洋赛在英国普利茅斯港开始以来,他几乎就没有真  相似文献   

7.
对手来自天上——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美国发了一大笔战争横财,而且也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造船业。40年代末,一艘名为“美国”号的海上巨轮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下水,美国人为其举行了隆重的下水典礼,自命不凡的山姆大叔决心在民用造船领域一显身手。美国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952年,“美国”号旗开得胜,以比英国“玛丽王后”号创造的纪录提前10小时的绝对优势横渡大西洋,美国人以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舟山是我国闻名的“渔都”。为了保护近海水产资源,休养生息,舟山渔民驾驶渔轮,迈出国门,大胆开拓远洋捕捞,到世界渔场去建功立业,重创舟山渔业雄风。 1 十年探索开拓远洋渔业 1985年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就派遣4艘8101型渔轮,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航程万余海里,到达西非塞内加尔渔场,进  相似文献   

9.
正"梦幻海参"(学名:Bnypniasfessp.)是一类全球性的深海游泳海参,生活在几百米到6 000 m的深海海底附近,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海域都发现过它们的踪迹。身体前部和尾部都有十几个疣足由膜连成扇状,用来拍水游泳。虽然经常在海底游泳,当需要进食的时候,"梦幻海参"又会降落到海底表面取食沉积物,用身体前部扇状膜下方的疣足铲起深海底泥让自己饱餐一顿。这种海参还具有出色的生物发光能力,当受到  相似文献   

10.
海洋纵横     
12岁童创渡海峡新纪录海南少年李立达不久前收到了来自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的证书:他为横渡琼州海峡而被确认获“儿童横渡海峡吉尼斯之最”。12岁的李立达,于2000年年6月1日5时45分从广东省徐闻县白沙湾下海,于15时45分在距海口市新海村海岸5千米处终止横渡琼州海峡。李立达虽没有横渡完琼州海峡全程,但因他当日累计游程达51.52千米,横渡时间12小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横渡海峡游程最长、时间最长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06,(3):4-4
2006年1月21日,倍感困惑的伦敦市民聚集在泰晤士河的岸边,观看一头北方瓶鼻鲸在水中游经国会大厦。能看到这样一头濒危物种在泰晤士河里游泳实在是一件稀奇事.不过这也不是第一遭。近一个世纪之前的1913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瓶鼻鲸类通常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的深水中.体长一般可达10米.体重可达8吨。  相似文献   

12.
血色海滨!     
2001年9月2日下午,美国濒临大西洋的弗吉尼州海滨浴场上,游客熙熙攘攘,直到夕阳西下,这里仍然人声鼎沸。晚霞映照在蓝蓝的海面上,人们在这天然的美景中或游泳,或冲浪,或戏水,充分享受着天伦之乐。然而不幸的事就在此时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海洋中,海豹的种类很多,共有18种。其中以南极的数量最多,其次则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但北极地区的海豹种类(7种)却比南极(4种)要多一些。世界上所有海豹的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披毛,前肢短于后肢。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泳,有时又成群结队地来到岸上休息。海豹不但游泳本领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很善长潜水,一般可潜到水下100米左右。尤其是南极  相似文献   

14.
与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全球变暖下热带大西洋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发现全球变暖后热带大西洋在秋季的升温类似大西洋尼诺(Atlantic Niño)的正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小于东部;在夏季类似大西洋尼诺的负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大于东部。利用覆盖(overriding)技术,分离了风应力、风速和CO2的直接热效应对海洋升温的作用,探讨了大西洋尼诺本身和全球变暖作用下类似大西洋尼诺正位相(下文简称“类大西洋尼诺升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这两种情况下的形成机制基本相同,风应力的变化是导致大西洋东部暖异常的主要机制。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1)全球变暖下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振幅减小,而大西洋尼诺时变化不大;2)全球变暖下西风异常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东部,而大西洋尼诺时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中部;3)除风应力外,CO2的热效应对类尼诺升温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阅读海洋     
《海洋世界》2013,(6):76-77
《漂流:我一个人在海上76天》作者:史蒂芬·卡拉汉出版社:早安财经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2年5月简介:没有这本书,李安可能拍不成《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没有这本书,人类无法如此理解海洋。没有这本书,一个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潜能的极限热爱航海的史蒂芬·卡拉汉,原本打算乘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帆船"独行号",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加勒比海。没想到,一场暴风雨,摧毁了他的船。身陷茫茫大海,漂流76天后,卡拉汉奇迹地获救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真正敢与男人一争高低的女人为数不多,法国优秀的女航海家弗罗朗丝可谓少有的女杰之一。1990年8月3日,弗罗朗丝独自驾驶着一艘大型金色三体帆船,浮现在英国利北德角浓雾缭绕的海面。正是这位女强人,仅用9天21小时42分,便从美国的纽约港航行到达英国的最南端,创造了只身横渡大西洋的新的世界记录,比原世界记录缩短了38小时,引起了轰动。要知道,年已33岁的弗罗朗丝是一位身高仅1.63米、体重55公斤的小个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9,(4):8-8
当大西洋鲱鱼相互靠近时,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团体。最近,科学家利用海洋成像技术发现:一个大西洋鲱鱼的“超级团队”中有几亿个成员,而整个团队的覆盖面积可达几十平方千米。这项研究的带头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洋学家尾古拉斯·马克里斯表示,目前,大西洋鲱鱼的数量正在减少,了解它们的群体特征将有助于人类对其进行保护。大西洋鲱鱼聚集在一起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更容易找到配偶,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活动对仔鲱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3年春在苏格兰采用微电量测氧仪测定大西洋鲱仔鱼在封闭式呼吸器内的耗氧量,并以其作代谢率,通过红外光源录象系统同步纪录仔鲱的游泳活动,从而首次实现仔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代谢与活动的相关。同时,还分别测定仔鲱在浅麻醉(静止)和黑暗状态下的耗氧量,仔鲱的实验和饲养温度一致,分为7.3,11.0和12.9℃3个组别。结果表明,仔鲱在常规,静止和黑暗条件下的耗氧量均与体重显著相关,且随温度而提高。仔鲱  相似文献   

19.
下海登山     
1918年,德国一艘名为“流星”的海洋调查船在大西洋进行海底调查时,偶然从回声探测仪上发现:大西洋中部海域的海底高出两边。这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后来,通过对大西洋的全面调查,又找到了海底高地的“两极”。这座大西洋海底山脉,始于冰岛南的大洋中部,一直延伸至南极附近,曲曲弯弯长达1万多千米,平均宽度在1000千米以上,比两侧洋底平均高出2000米,与周围一些海盆相比,其相对高度在3000米~4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与大西洋的形态一致,也呈“S”型。山脉由一系列平行的山系结合在一起,露出海面的顶峰组成…  相似文献   

20.
使用1992年10月-1998年12月连续75个月、230个重复周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大西洋波高熵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大西洋波高熵的多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年各月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西洋波高熵呈现出中间低、南北高的马鞍形空间分布特征和明显季节变化的规律,与大西洋的平均有效波高、气候的地理分布以及大气活动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