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国家力量对核设施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时,核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否则,安全的风险将会增加。"在近日在京举办的"内地和香港核电安全技术交流会"上,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司长刘华这样表示。他说,目前我国已经投运核电机组13台,28台在建,另有两台机组已经获得建造安全许可证,尚未开工建设。国家核安全局依法通过技术审评、技术验证、行政许可、现场监督、执法、环境监测等手段,对许可证件持有者核安全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确保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尤其是空间应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充分利用地球观测卫星等遥感技术,对核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和周围相应辅助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核安全防护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家用于监测核设施的观测卫星的发展,以及在核安全监测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是劳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要保障,也是我们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水利安全检查同样对我国水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安全检查过程中,事故隐患排查是我们在水利安全检查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本文针对事故隐患排查的机制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水利安全检查预测环节、应对过程环节、善后部分处理过程三个阶段具体分析了事故隐患排查的具体影响,为水利安全检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把多种方法应用于某核设施勘察中,针对抗震工类物项饱和砂土地基液化判别,认为现行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对液化判别的安全度与核设施破坏的严重后果不匹配。学者建议的基于SPT和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安全裕度高于现行抗震规范,建议对抗震Ⅰ类物项饱和砂土除按照规范进行液化判别外,应采用最新的液化判别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建议抗震Ⅰ类物项液化概率控制值可由4%调整到8%、名义抗液化安全系数可由1.45调整为1.2。对基于剪切波速的液化判别曲线,指出了在特定条件下会出现不符合常理的计算结果,应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判定是否液化。  相似文献   

5.
夏祖讽简介夏祖讽,1964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系。曾任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室教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现任院技术顾问、土建总设计师;兼任国家核安全局第五届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生产者,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被推荐担任上海市九届政协委员,2004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Zufeng Xia,graduated from industri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was a teacher of structural theory rese…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千年、百年一遇不同时段暴雨对核电厂区的潜在严重威胁,根据核安全导则的要求,并根据我国现行的暴雨强度计算的有关规范,采用工程水文设计中的实测暴雨频率统计法,对核电厂区千年、百年一遇暴雨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为核电厂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安全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刘月妙 《铀矿地质》2009,25(1):F0004-F0004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香港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2届废物地下处置研讨会”于2008年9月24日至27日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基岩爆破安全阈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祥  李海波  李俊如  朱莅  刘博  王晓炜 《岩土力学》2008,29(11):2945-2951
核电站基础爆破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岩体爆破损伤深度,确保建基面安全。以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基础爆破开挖为例,通过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岩体声波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岩体爆炸振动衰减规律和损伤特征,研究了距爆源一定距离处岩体振动速度与损伤特征的关系,提出了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岩体爆炸损伤深度的控制方法,确定了相应的安全阈值。分析结果表明,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基础爆破开挖时,当距爆源30 m处的岩体质点振动速度不超过5 cm/s时,可保证下卧基岩的损伤深度小于2 m,确保建基岩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核安全导则中的地震震级划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核安全导则中对地震进行两级划分的意义,着重讨论了大震在选址地震工作中的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地震条件提出了大震划分的起算标度。  相似文献   

10.
在挡土墙稳定性计算基本原理基础上, 引入《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7-97) 关于地震系数的规定, 重新建立了安全相关边坡挡土墙土压力和地震角计算公式, 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比分析显示, 挡土墙按核安全边坡和一般边坡进行抗震验算时, 地震系数、地震角的取值相差较大; 由于按核安全边坡计算时地震力远大于一般边坡, 因此稳定系数远小于一般边坡。   相似文献   

11.
在核设施场址筛选和长期性能安全评价中,地下水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离子比例法、同位素分析法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沿海某核设施场址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地下水补给来源与年龄等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该场址地下水循环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场址地下水中TDS较低,pH值多呈弱酸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型和HCO3-Ca·Na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硅酸盐岩风化作用的控制;地下水主径流路径上以钠长石、钙长石的风化溶解为主;地下水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硐室深度范围内地下水14C表观年龄为2.08~3.60 ka.该场址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循环交替条件对于保障该核设施的安全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田湾核电站西边坡为核安全相关边坡,在进行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时,地震作用应根据核电厂的极限安全地震动(万年一遇)确定,且边坡稳定性系数需满足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深入研究核电站西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多种计算工况,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原田湾核电站西边坡整体是稳定的,但在罕见强震作用下存在局部滑移的风险;经削方治理后的田湾核电站西边坡无论处于天然状态还是罕见强震工况下,边坡都是稳定的,不会对核安全相关建筑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3.
张卢明  周勇  范刚  蔡红雨  董云 《岩土力学》2020,41(5):1740-1749
比较了不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中边坡地震影响系数和动态放大系数的取值方法,综述国内核电厂高边坡案例的研究进展。以某工程核安全级反倾层状软岩高陡边坡为例,探讨应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放大效应、支挡结构抗震性能和加固效果的分析思路。首先,基于典型二维计算剖面,采用拟静力法进行边坡的初步加固设计;然后,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地震作用下软岩高边坡加速度动力放大效应、支挡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通过现场工程监测评价边坡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核安全边坡按其他行业规范中的抗震参数取值方法进行设计是可行的,通过振动台和数值分析验证边坡整体是稳定的,支挡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该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并能节约大量工程投资。研究成果可丰富核安全级软岩高陡边坡研究理论与方法,并为核安全级软岩高陡边坡抗震安全评价和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用事故树法确定煤矿防治水安全检查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煤矿防治水系统做出专项安全评价,采用了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分析可以得出煤矿突水事故树最小割集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根据事故树基本事件及其结构重要度建立防治水系统专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安全检查表。采用该方法实现了某煤矿六采区水体下开采的防治水专项安全评价。得出突水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共116个以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依此建立了六采区防治水系统专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安全检查表。检查评价该矿安全等级为低度危险,并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凡有核设施的国家都会产生核废物.由于核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国际上对核废物的地质分量研究极为关注,这也是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是根据这次大会的有关论文编写的,并按下列6部分作了简要的介绍: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概况,处置库场地预选,预选场地的水文地质研究,核素迁移,场地的特性评价和安全评价.文中侧重介绍了核废物地质分量研究中的一些新思想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形势和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形势,重塑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是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本文选取了22个战略性金属矿产,对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特征和境外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分为探索起步期(2004年以前)、快速增长期(2004~2013年)和转型发展期(2014年至今)。目前,我国矿业国际合作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以非洲为投资重点地区,多个矿种在全球矿业格局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还存在投资结构可持续性不强、矿业公司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建议加强中国矿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将国际矿业合作纳入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统筹规划,并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供应地,重视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全球提前布局,以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不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中边坡地震影响系数和动态放大系数的取值方法,综述国内核电厂高边坡案例的研究进展。以某工程核安全级反倾层状软岩高陡边坡为例,探讨应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放大效应、支挡结构抗震性能和加固效果的分析思路。首先,基于典型二维计算剖面,采用拟静力法进行边坡的初步加固设计;然后,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地震作用下软岩高边坡加速度动力放大效应、支挡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通过现场工程监测评价边坡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核安全边坡按其他行业规范中的抗震参数取值方法进行设计是可行的,通过振动台和数值分析验证边坡整体是稳定的,支挡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该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并会节约大量工程投资。研究成果可丰富核安全级软岩高陡边坡研究理论与方法,并为核安全级软岩高陡边坡抗震安全评价和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不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中边坡地震影响系数和动态放大系数的取值方法,综述国内核电厂高边坡案例的研究进展。以某工程核安全级反倾层状软岩高陡边坡为例,探讨应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放大效应、支挡结构抗震性能和加固效果的分析思路。首先,基于典型二维计算剖面,采用拟静力法进行边坡的初步加固设计;然后,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地震作用下软岩高边坡加速度动力放大效应、支挡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通过现场工程监测评价边坡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核安全边坡按其他行业规范中的抗震参数取值方法进行设计是可行的,通过振动台和数值分析验证边坡整体是稳定的,支挡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该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并能节约大量工程投资。研究成果可丰富核安全级软岩高陡边坡研究理论与方法,并为核安全级软岩高陡边坡抗震安全评价和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施工企业建设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广东煤炭地质局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促进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施工企业应从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和安全检查五个方面为重点建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实现科学管理确保两库安全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开桂  张元瑞 《安徽地质》2005,15(3):232-235
结合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尾矿库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尾矿库安全工作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整改,推行现场管理,建立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议,努力寻求一条实现科学管理,确保尾矿库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