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台开展雷达测风业务,起初,大家在工作中普遍感到69型升压回答器的板压不易掌握,经常发生讯号突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如何减少69型升压回答器讯号突失的科学试验活动。 通过反复试验,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要正确使用69型升压回答器,必须抓住最能反映这种回答器本质问题的总电流这项技术指标。 正确调节R_4(可调偏流电阻)  相似文献   

2.
高空气象探测中,由于讯号突失、消失会造成施放高度低、重放球等事故,不仅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影响天气预报及资料的使用与服务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工作中的试验,初步得出导致讯号突失、消失的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一、“69”型回答器造成讯号突失及消失的几种情况 1.频率漂移“69”型回答器由400MC振荡器,1.2MC淬频振荡器及直流变换等部分组成,其中400MC振荡器是整个电路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3.
1电路改装电路改装(见附图)取GEZS型探空检查仪经整流后电源从移动控制企(SQK。一424一021)内的2,5~6,7线上引出电源线,并增设几(双刀开关)控制便可。,2效果与优点用GEZS型探空检查仪作附供给701雷达固定目标回答器电源,能集一机多用,除作电池贮能极化、地面回答器、探空仪的检查外,还供给固定目标回答器电源,使在地面检查所施放的回答器与固定回答器能在同一频率、电流、电压情况下,同一机上有效地进行比较,给值班收报者较好地选取合格施放的回答器,减少因施放升空后回答器造成亮线不清或讯号实失影响测风、探空高…  相似文献   

4.
注水镁电池是探空仪的能量供应部份,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探测工作能否正常进行。据统计分析,1987年杭州台的31次探空讯号消失和突失中,由于镁电池原因造成的讯号消失占60%以上。本文分析镁电池造成讯号消失的三个主要原因及改进方法。一、电池质量问题1.根据“69”型回答器的工作电压要求,电池的 A_1输出电压必须保持在5.5伏至6伏左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6,(2):27-28
近几年,我组在使用GEZ_5—69型升压回答器中,遇到一些问题,大致有两种情况:1.施放后4—5分钟发生讯号突失,造成重放球事故;2.在对流层顶附近(100毫巴左右)发生讯号突失,影响施放高度。我们发现属第一种情况的,都是1971年以前出厂  相似文献   

6.
关于701雷达安装有源目标物时解决回答器电源的简便方法杨宝山(陇南地区气象局武都746000)根据高空测报规范和甘气业(1993)32号文件规定,凡高空雷达观测站均应安装固定有源目标物,并在每次观测前后进行观测比较,以确保高空资料的正确性。据笔者了解...  相似文献   

7.
《气象》1977,3(7):21-21
“69型回答器”在对流层顶附近发生讯号突失(突失现象,一种是在一、两分钟内,视频讯号剧烈跳动,后突然停振;另一种是讯号逐渐衰弱,先回波变淡消失,然后停振——这个过程一般为5分钟左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在地面进行了常温和低温试验,认为  相似文献   

8.
轧良赫 《气象》1975,1(10):29-31
701型测风雷达,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已制造的一种专用气象二次雷达。所谓二次雷达,是指它跟踪的目标是有源的,即探空气球所携带的是一个既能收又能发的无线电“回答器”。当雷达发射的“询间脉冲”(亦称主波)被空中无线电回答器的天线接收后,回答器立即发射“回答脉冲”(亦称回答波),被雷达所接收。这种一问一答工作状态的  相似文献   

9.
镁电池是施放到空中的探空仪及回答器的唯一电源。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探空施放高度,若使用不当甚至可能引起重放球。它是由一组7.5伏(供回答器使用)和一组3.0伏(供探空仪马达使用)组成的。前者故障会使回答器停振而不发射讯号;而后者无电或电压不足则造成马达停转或转速每分钟小于两转,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太无 《气象》1977,3(1):24-25
测风雷达升压回答器,简称回答器。它附在探空仪上,用气球带到高空,一方面将探空仪所测得的高空温、压、湿讯号变成超高频的电码讯号发射到地面;另一方面,当它接到地面雷达发射来的询问讯号时,立即发回一个回答讯号,以测定雷达站与探空仪之间的距离。由于地面雷达站对探空仪的连续定位,即可算得各高度上的风向和风速。现根据我们的体会,对它韵使用和维修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1.
探空讯号故障指回答器不能正常发讯而影响探测高度的现象。从故障表现来看,可分为讯号安全检查突失和讯号消失,也有部分介于两者之间,很难分清是属于哪一类。除去机械方面的一些偶然因素,突失和消失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同产生于发讯装置的两个部分:回答器和电池。其造成的后果轻则影响资料长度(500hpa以上),重则重放球(500hpa以下)。在记录整理用微机自动化后,为提高探空质量,就务必解决好这个问题。本文针对上述故障的两个方面,结合本站工作实况及本人的工作体会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国华 《气象》1983,9(11):31-31
1982年7—8月,杭州台由于回答器频率飘移,其工作频率与雷达工作频率不同步等原因,使探空讯号消失率达施放总数的29%,施放高度比多年平均下降8952米。当年9月开始,我们用雷达在地面对回答器频率进行校验与调整,之后全组探空讯号消  相似文献   

13.
刘楩楠 《气象》1977,3(6):21-21
69型回答器有时在施放后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快到对流层顶时,会出现信号突失的现象。下面,我们从分析回答器的波形特征,谈谈如何避免信号突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大家知道,69型回答器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射频振荡、淬频振荡和直流变换。 射频振荡部分 主要是一个单回路长线振荡器,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回答器的发射频率和功率,其振荡是否正常、稳定是回答器会不会发生突失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这一级的振荡频率比较高(400MC左右),其振荡波形台站无法直接检查,只能用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空气象探测业务中L波段雷达(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跟踪有源目标物技术方法,有时出现探测信号受干扰,进而影响探空数据的连续性和正确性,导致观测质量下降的现象。以梧州高空观测站L波段雷达跟踪信号受干扰异常表征为例,对探空仪器信号问题、雷达元器件故障、外讯号电磁干扰和地物回波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小发射机、调节大发射机频率等措施可以解决信号干扰问题,有效保障高空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 为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对雷达保障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振礼 《气象》1981,7(7):34-34
几年来,为了避免抓错雷达讯号,我省高空站曾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加强地面的指挥,雷达操作员从放球对准回答器开始就牢牢抓住雷达讯号不放,以及积累分辨真假讯号能力的经验等,都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家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办法还是利用估  相似文献   

16.
减少探空讯号突失,是做好高空气象测报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使用同样的探空仪、回答器、电池,地面接收设备同样是701测风雷达,但突失率相差很大,如1978、1979两年的探空讯号突失统计:南宁8次,突失率0.5%,梧州55次,突失率3.7%,桂林76次、突失率5.3%。这说明了经过主观努力,减少探空讯号突失是有可能的。通过工作实践和试验,我们体会做到如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减少探空讯号突失的。过细地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的重点是探空仪、回答器、电池的每一个焊接点是否虚脱焊。由于氧锈作用,镁电池易霉烂,负极片焊点常常脱落,这种脱落在电池未泡浸之前或  相似文献   

17.
减少探空讯号突失是完成六项考核指标中急待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近年来,探空与回答讯号同时突失的现象不多见,回答讯号正常、探空讯号突失的现象特别严重.据统计,某探空站1989年因无探空讯号(回答讯号正常)未达到规定最低高度而重放球十次,占总重放球次数的71.5%,使重放球次数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回答讯号正常、探空讯号突失66次,占总突失次数的73%.  相似文献   

18.
李白佳  黄永珊 《气象》1988,14(1):50-50
GPZ5型测风回答器在对流层顶附近发生信号突失,仍然是高空探测的一项技术难题。据统计,GPZ5-1型测风回答器(简称1型回答器)突失率平均为5—10%;GPZ5-2型测风回答器(简称2型回答器)为1—3%。鉴于701测风雷达系统还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故对两种测风回答器的线路特点及其低温性能进行分析,以供气象探空员参考。 一、GPZ5-1型回答器线路分析 两种测风回答器的主要区别是升压器(即单管直流变换器)的线路结构及工作状态不同。1型回答器升压部分是典型的反接整流二极管型,即电感储能式单管直流变换器,其输出电压可以下式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空气象观测站一般采用三角形基线法求算雷达阵地至回答器之间的距离,进行701测风雷达距离另点标定。如示意图1,A表示雷达阵地,B表示回答器,C表示基线目标物。用经纬仪测量∠A、∠C,丈量基线AC,根据正弦定理,雷达阵地至回答器之间的距离AB为: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我国用于高空大气层综合探测的701型二次雷达——GEZ型回答器应答系统,由于追踪的目标回答器天线为自由度很大的飞行体,但雷达及回答器均采用了线极化天线,而回答器天线又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又由于雷达采用波瓣交换的原理用等信号法测角,且波瓣交换又具有较大的时间间隔。这对飞行体遥测在体制上具有“先天性”缺欠,它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和潜在的问题。如:雷达接收信号强烈起伏;在雷达和回答器天线间某些相对位置上存在“相对零点”或“相对盲区”;有较雷达测角精度技术指标可能大得多的实际测角附加误差。本文就此予以探讨。二、线极化天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