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碳酸盐岩成土的元素迁移及其对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碳酸盐岩成土的元素迁移和富集的角度讨论烤烟优质高产的原因。选择了石灰岩、泥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四个典型风化成土剖面,对常量、微量、稀土、稀有四大类共38种元素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了它们全量、可溶态含量从母岩经风化层到土壤的连续剖面中的分布状况,根据计算的淋溶值和聚积值,找出了各个风化剖面的迁移序列和聚积序列。烤烟中化学元素测试结果表明与烤烟优质高产关系最密切的元素是常量元素中的K、Ca、P,微量元素中的Sr、Zn、Mo ,稀土元素中的Ce、La、Nd,稀有元素中的Rb。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三叠系茅草铺组上段白云岩类岩石衍生的黄壤是烤烟生长的优势层位。   相似文献   

2.
赵敏  谭玉梅  兰永文  王洪雨  吴鹏 《贵州地质》2020,37(3):384-389, 357
通过在贞丰县域开展全面1∶50000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了区内耕地表层土壤元素含量或指标的高精度分析数据。为分析区内营养元素有效量和有效度的影响因素,选用了N、P、K、B、Mo、Zn元素及pH值、有机质含量、CEC数据进行分析。贞丰县表层土壤元素全量是其有效量的重要控制因素;pH值与K元素有效度呈正相关关系,与N、Mo、Zn元素有效度呈负相关关系;有机质与K、B元素有效度呈正相关关系,与Mo元素呈负相关关系;阳离子交换量与K、B元素有效度呈正相关关系,与P、Mo元素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天山地区(42~44^oN,81~89^oE)1:20万,七探采集的9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天山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归算。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天山地区表壳元素丰度富集SiO2、MnO和Ag、As、Hj、Sb元素,明显亏损CaO和。Be、Co、Cr、Ni、Mo、Sn,V、W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该区表壳的Ba/La、K/La、K/Th、Nb/La、Th/La、Y/La值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值相当;而K/Na、La/As、La/Sb值明显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该区表壳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同时表现出相对富钠和As、Sb元素的特征;这一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内出露的表壳岩石主要是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的产物有关,相对富钠的成分特征与岛弧岩浆活动中的Adakite质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塔勒德探井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常量、微量元素及其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分析,讨论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各元素的分异规律及其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位中常量元素含量均表现出SiO2>Al2O3 >CaO> Fe2O3 >MgO> Na2O>K2O的变化特征;微量元素Rb,S...  相似文献   

5.
陈中红  查明 《地球化学》2007,36(3):275-278
对东营凹陷牛38井主力烃源岩段沙河街三段 Ro值与对应的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牛38井沙河街组烃源岩中, K、Na、Zn、Ni、Mg、Li、Ba、Co、Rb等无机元素含量与 Ro值分布总体呈正相关性,其中 K、Na、Rb等强碱金属元素含量与 Ro值正相关性相对较强;Ca、Sr、Mn等金属元素含量与 Ro值总体呈负相关性;Fe、B含量与 Ro值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6.
黔北白云岩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锐  高杰  张莉  李今今  季宏兵 《中国岩溶》2014,33(4):396-404
选取贵州高原喀斯特地区典型白云岩风化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红土剖面元素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认识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红土剖面中土壤样品(XPS-4~XPS-25)Fe、K、Mn常量元素及Co、Pb、Zn微量元素的分布曲线相对于其他元素靠近 UCC,元素Mg、Ca、Na、Ti和 Li、Cr、Ba、V 的数据点则显著偏离了上部陆壳的平均组成。(2)元素对协变分析得出Ti与Fe、Ba和V的积累特征一致,呈增加趋势;Ti与Mg呈反向变化特征。(3)以Ti为参比元素的剖面迁移特征表明,绝大部分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迁移淋失,仅 Fe 、Cr和V 富集。K、Ba总体上呈迁出趋势,个别层段有轻微富集;Na和Co在风化原岩处有一个富集端点。元素在风化过程中的迁移聚集与土壤剖面的pH值和剖面结构变化、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7.
碱尘暴期间松嫩平原西部碱尘气溶胶的主要元素质量浓度排序为Na、Al、Fe、Ca、Mg、K、Ti、Ba、Zn,与当地盐碱化土壤的元素组成吻合,而与沙尘、城市气溶胶的元素组成有差别。风力对碱尘气溶胶元素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当风速在8.0~17.1 m/s时,元素组成的质量浓度排序为Na、Ca、Al、Fe、Mg、K、Ba、Ti、Zn。Na元素质量浓度的激增是碱尘暴元素组分的一大特征,明显富集元素为Na和B;相对于当地背景大气气溶胶的富集情况,Zn、Cu、Ba、B的富集因子值在碱尘暴期间明显降低;在各种天气情况下,B、Cu均具有较高的富集因子。碱尘中Ti元素的富集因子值均小于1,而Ca、Fe、K、Mg、Mn、Sr、V的富集因子值为1~4。两个采样点的Ca、Na、Al、Fe、Mg、Ti、Zn的富集因子近似,表明该区碱尘的主要元素具有特定的一致性;而B、Ba、Cu、V的富集因子相差较大,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碱尘源的标志性元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南极地区纳尔逊冰盖边缘N1沉积序列化学元素组成特征和风化作用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1沉积序列中元素的组成与该地区玄武质火山岩的化学组成具有密切的关系,该序列沉积物是自然环境下风化的产物,因此本文分析样品元素的平均含量可以作为该地区冰缘沉积物的背景值;冰缘沉积物所记录的源区化学风化作用强度显得非常微弱,处于脱Ca、Mg、Na早期风化阶段,碎屑矿物的风化过程多处在蒙脱石阶段;沉积序列中元素的活动强度及其比值变化,反映了局部的风化作用强度不同和气候环境的变化。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南极冰缘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甘肃庄浪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渭河上游XJN全新世剖面的Fe、Al、Si、K、Ca、Mg、Na、Ti和Sr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这些元素的分布与气候密切相关。在剖面中表现为:迁移序列是Ca>Sr>Na>Mg,Fe、Al、Si、K和Ti则相对富集;Ca-Sr关系呈两段式分布,指示全新世早期的一次环境变化;Ki残积系数增大,Ca/Mg比值减小,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0.
梁子湖表层沉积物元素分布模式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分布模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能提供沉积物物源及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等信息。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单道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对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运用多元统计等方法对测试数据分析发现,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分布受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影响比较明显;微量元素中除Zr和Nb等元素外,其余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大多数接近于武汉湖泊的背景值和欧美湖泊的背景值,低于东湖和汤逊湖等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湖泊。在平面分布上,大多数元素都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K2O、CaO、Na2O、MgO、Al2O3、Fe2O3、Li、Rb、Sr、Ba、Mn、Se、Ni、Sc等都在东北部和东部富集,而Si在西南部富集,Zr和Hg在中部富集。元素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湖东地区矿山地质背景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与元素的迁移富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焦家金矿床为例,在分析矿区构造应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代表性剖面研究,探讨构造差应力与成矿元素在空间及成因上的关系,认为构造作用和成矿元素的分配是同步发生的,构造作用不仅使断裂带内的岩石强烈破碎及糜棱化,而且促使岩石的物质组成重新分配与调整,使得分散的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由于构造动力的控制作用,成矿元素在不同构造岩相带表现出了相似而略带差异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采用ICP-MS测定了胶东焦家、马塘、东季和红布金矿床黄铁矿、石英及其群体包裹体的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黄铁矿包裹体与石英包裹体均富集Cu、Pb和Zn等成矿元素,反映了成矿流体的特征;不同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特征有差异,石英黄铁矿化阶段、黄铁绢英岩化阶段、石英多金属矿化阶段石英及其包裹体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成矿较差的钾长石化阶段的石英及其包裹体;与陆壳微量元素丰度相比,黄铁矿及石英中Cu、Pb、Zn、Ag和Au等成矿元素富集;与地热卤水及斑岩铜矿卤水微量元素含量相比,黄铁矿及石英包裹体中以Cu为代表的成矿元素均较其它元素相对富集,反映了成矿流体中富集成矿元素的特征。上述结果表明,可以采用ICP-MS测定黄铁矿及石英包裹体微量元素来研究成矿流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莹  肖克炎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2013,34(4):509-51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 km 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 Cu、Mo、Ag、Au 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 Pb、Zn 至深部 Cu、Mo 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14.
康古尔金矿地球化学分带模式及其预测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康古尔金矿受火山运动及韧性剪切作用双重控制;成矿母岩为中—酸性火山岩;矿化与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硅化关系密切;指示元素组合类型,主要成矿元素Au和多金属为选择分布的两期成矿产物;矿床地球化学分带明显,但主要成矿元素相关性不明显,所建立的矿床剥蚀深度数学模式,对于矿脉勘探评价和寻找深部肓矿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爱林金矿床的控矿条件分析,矿床地质特征阐述,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液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成矿与燕山期次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成次火山热液型。  相似文献   

16.
以南秦岭及邻区为例, 从大陆岩石圈地幔尺度上探讨了早古生代以来4 种大陆动力学成矿系统及其14 种不同的成矿系列, 并指出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主要成矿系列及今后的找矿方向。在早古生代大陆岩石圈地幔垂向构造扩展动力成矿系统中, 陆缘主动裂谷盆地中, 陆缘主动裂谷盆地中Ni-V-Mo-Au-U-Se等是主要成矿系列。晚古生代岩石圈地幔俯冲收缩导生大陆壳伸展形成的伸展动力学成矿系统中, 形成的4种成矿系列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主要成矿系列。印支期陆陆碰撞造山期形成的含金剪切型金成矿系列及燕山期- 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期热泉型金矿成矿系列中, 常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矿集区。  相似文献   

17.
矿床的成矿系列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论述了矿床成矿系列的主要学术思想及研究趋势。文中强调指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视成矿是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质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其本身是四维空间中的成矿整体,它们在地史演化过程中从空间的分布、成矿物质的组成都经历着演化,并有一定规律。笔者着重阐明了成矿系列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研究基础、命名及分类系统,以及不同地质作用对成矿系列所占的份额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丁兆明  魏春生 《地球科学》1997,22(2):171-176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成矿域是大区域内成矿单位,成矿域中所有金矿床(点)均产于地壳构造活动带。富含金的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分熔,产生岩浆,火山活动,壳下重熔再熔、火山物质沉积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华力西期经历反复多次的构造变动,形成超基性-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含金建造,是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原地重熔说从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组成大陆地壳重要部分的花岗岩以及与花岗岩有关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现象的成因。花岗岩浆形成的原地重熔模型、与原地重熔模型相适应的成矿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元素地球化学场,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并对这一体系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检出限低等突出优点,可以有效地获得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信息。黄铁矿广泛分布在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中,是认识矿床成因的一个重要载体矿物。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来LA-ICP-MS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其在分析黄铁矿微量元素指示金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提出了在详细的岩相学工作基础之上,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准确测定黄铁矿微量元素并结合元素面扫描可以有效限定微量元素在黄铁矿中的分布赋存状态,探讨了元素进入黄铁矿机理和富集过程;利用典型元素含量(组合或比值)可以有效地反演成矿流体性质、指示成矿物质来源,进而约束金矿床的成因。此外,文章还总结了近些年来黄铁矿微量元素在找矿勘查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认为其在成矿潜力评价以及指导选矿加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总之,LA-ICP-MS分析技术是建立矿床学从宏观到微观研究的重要桥梁,与BSE、SEM、TEM以及同位素分析等技术结合,可以有效刻画金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对于约束成矿金属来源以及金富集沉淀机制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