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阐述了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A/D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设备固件程序、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速采集系统不仅要有高速A/D,而且必须有高速的采集方式。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高速采集接口电路,并对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软件流程图和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MSP430低功耗单片机为基础,结合24位高精度的A/D模/数芯片和PTR8000无线数传模块给出小型无线数据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TMS320C25高速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并以高速A/D接口为例,说明接口电路设计中的一些技巧。这对充分利用TMS320C25的硬件资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线阵CCD数据的高速采集与存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各种高精度线阵CCD应用系统中,需要对像元输出信号进行快速采样、存储及数据处理。CCD数据采集的采样速率不仅与A/D转换器的转换速率等因素有关,同时还与数据传送方式密切相关。以高精度线阵CCD TCD1501D和高速A/D转换器TLC5510为例.详细分析了CCD和A/D转换器的工作时序,采用CPLD设计方法,将CCD的输出信号进行高速A/D转换,并将结果直接存入存储器中。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将成为未来电视市场的主体.数字电视机顶盒是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过度产品,并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基于数字电视机顶盒平台设计的一款便携式数字电视多媒体播放器,应用凌阳公司的多媒体SPHE1002 A/V,解码控制芯片来开发实现当前应用最广泛的DVB-T系统POCKET-TV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用户的遥控器控制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码、串并转换等处理.实现节目的播放,同时在上层结合用户需求,设计开发用户操作界面,实现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支持USB和SD/MMC/MS卡的播放.主要介绍系统设计中的用户界面具体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地震现场快速搭建前兆观测手段需求,设计一种基于Raspberry Pi 4B和MXT9030的便携式电容倾斜仪。通过电容监测芯片MXT9030可将倾角元件的电容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高精度A/D芯片CS1237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信号,Raspberry Pi 4B微控制器能提高系统整体精度并显示倾斜仪相关数据信息。经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具备便携、高精度、线性度良好等优点,可满足地震现场前兆倾斜观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CCD肪冲压缩器与数字式脉冲压缩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并可省去昂贵的高速、高精密的A/D、D/A变换器等优点。但一般使用在数微秒子码宽的量极上。现代雷达距离分辨要求窄脉冲、高时钟驱动下工作的CCD脉冲压缩器。本文简单扼要地介绍了用CCD分裂电极横向滤波器或CCD抽头延迟线作的13位巴格码脉冲压缩器,其码宽从0.4μS到1.6μS可变或0.7μS到2μS可变。当工作频率提高时,输出的主副瓣比逐渐下降,达不到理论值(22.3dB)。作者从理论上对影响主副瓣比下降的主要因素作了探讨,给出了试验结果,对进一步改进CCD脉冲压缩器性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环境监测网络中使用 PC服务器存在造价高、体积大、不易移动,以及客户端软件安装繁琐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微处理器STM32F101R8和CGI技术的ZigBee网关服务器。该服务器采用内嵌TCP/IP协议栈的网络接口模块芯片W5100,具有UART/SPI/I\+2C/USB多种硬件接口并在可拆卸U盘中植入系统应用程序;环境监测参数由嵌入式网页发布,用户可通过网页远程控制传感器节点。对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较PC服务器更能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种基于BICMOS工艺的高速十位A/D转换器,这种转换器采用二步分区式结构,包含了二个5位的全平行(闪烁型)ADC。在BiCMOS工艺基础上,根据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出比较器电路,残差放大器。最后对设计的比较器和残差放大器电路进行仿真,得出比较器瞬态响应突变时间为600ns,残差放大器建立时间为1.5μs、放大增益约为2dB,其性能指标超出了同类器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利用P89V51RD2单片机与USB接口器件PDIUSBD12结合来实现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的方案,并给出了原理框图以及软件设计实现等。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分区引导扇区控制的移动存储介质安全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Windows平台存储介质分区原理,给出一种基于逻辑分区引导扇区控制的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控制方法。从技术原理、USB设备的检测、对USB盘引导扇区部分的访问和修改以及对文件的格式修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部分核心代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USB接口技术的组成和特征 ,利用USB接口技术 ,设计了海量数据采集系统 ,可实现较传统方式更为经济、有效的高性能海量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该系统在工程上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6-01-21青海门源6.4级地震,通过分析高铁沿线台站强震数据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仪器烈度值表明,将实时仪器烈度值作为高铁地震监控系统的报警参数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小。利用沿线台站近高铁和远高铁监测点的谱比值来解释局部复杂场地条件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台站计算与设计的反应谱来预测高铁地震台站附近的桥梁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京津高铁是中国第一条高速运行的城际铁路,其安全运行对轨道的平顺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地面沉降会引起部分路基和桥梁变形,威胁着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大范围监测地表形变,对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本文以45景高分辨率TerraSAR-X 数据为基础,采用 PS-InSAR技术监测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获取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的分布信息,从动静载荷视角结合北京地区地下水、断裂带、地质条件和含水层系统介质等数据,综合分析高铁沿线不均匀地面沉降的原因,为京津高铁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发展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北京南站至十里河区间,年沉降速率小于10 mm/a; 至十八里店区间,年沉降速率在10~40 mm/a范围内浮动;过亦庄站至东石村以东区间,最大年沉降速率达到90 mm/a;至永隆村以西,年沉降有所缓解,往东至坨堤村,沉降较为稳定,年沉降速率小于10 mm/a。地下水超采是沿线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动静载荷共同作用下对地面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沿线地面沉降一定程度上受到南苑—通县断裂带和旧宫断裂带构造控制,沉降量较大的路段位于粘土层较厚的大兴迭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