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在日本琵琶湖(日本,1984年)、北美五大潮玛卡诺岛(美国,1986年)、杭州西湖(中国,1989年)、巴勒顿湖(欧洲,1991年)、玛臼勒湖(意大利,199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至第五届国际湖泊保护与管理会议以来,1995年10月23~27日在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畔的筑波市和土浦市举行的第六届会议盛况可谓空前。来自58个国家的近80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发表论文478篇。 会议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协调——争取湖泊水库的持续利用。会议共分8个专题进行交流:湖泊和水库的利用及湖泊环境的保护;淡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富营养化的机理、控制和预测;化学污染物来源及其在湖泊中的动态;湖泊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居民、企业和教育的作用;国际合作;霞浦湖专题等。专题讨论会有:微囊藻、颤藻和席藻水华爆发;环境教育圆桌会议;重视水源流域保护;湖泊水质人工充氧和蓝绿  相似文献   

2.
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前校长宋德教授、博士倡议,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委、江苏省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支持的’93国际环境与湖泊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3月28日至4月2日在中国无锡市召开。来自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匈牙利、以色列、日本和中国等8个国家的环境科学专家72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收到论文66篇,其中大会宣读论文41篇,代表了当代环境与湖泊科学研究的国际水平。与会专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德国马普科学院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共同资助下,于1999年4月26-29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古湖泊演变及其水汽循环动力学过程”为主题的国际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外第四纪地质学、湖泊沉积学、古气候学、大气环流模型、全球水文模型和植被模型等40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报告30余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期三天的工作会议介绍中国不同区域的古湖泊研究的最新…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20-25日.正值日本关西水圈研究机构成立十周年之际,水环境研究新对策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太湖一长江之滨召开.来自四大州的各国学者兹宣言;1.水是生命之本.若缺乏合理的保护.水质恶化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供水,威胁人体健康,而且会妨碍渔业、农业、工业对水体的合理利用.水体的娱乐、旅游、美学价值也会日渐丧失,进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2.全球淡水资源状况的恶化,已引起各国和国际上的关注.近年来,这已成为联合国亚太经社组织(ES-CAP)和联合国持续发展委员会等区域性组织所关心和讨论的焦点之一.3.太湖生态…  相似文献   

5.
国际湖泊保护与管理会议每三年一次。第1—4届会议分别在日本、美国、匈牙利和中国举行。本次第五届会议于1993年5月17—21日在意大利第二大湖——麦乔尔湖畔斯特莱萨举行。来自几十个国家的300多位学者到会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其主题是“2000年后湖泊生态系统的对策”,共有八个重点:1)控制富营养化的科学依据;2)供人类利用的湖泊和水库的水量与水质;3)湖泊中微污染物的转移和效应;4)非点源营养盐的控制;5)全球尺度的酸雨及其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6)科学发现及其在湖泊、水库社会经济和行政管理中的应用;7)湖泊与环境教育;8)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6.
秦伯强 《湖泊科学》2005,17(2):138-138
2005年4月24日至26日,大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包括国际理论与应用湖沼学会执行副主席Brian Moss教授、《Ecological Modelling》主编S.E.J φrgensen教授、《Ecological Engi- neering》主编Williams Mitsch教授等来自美、德、奥、丹、荷等20余国的代表约200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36篇.大会邀请了三位教授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分别是刘正文教授(太湖生态环境状况)、Brian Moss教授(湖泊生态修复的发展现状)和Williams Mitsch教授(湿地与浅水湖泊的模拟与管理)会议按五个主题进行专题交流,大会报告有:(1)湖泊物理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avid Hamilton(物理要素对蓝藻  相似文献   

7.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8.
方熠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95-295,310
2004年6月7日至6月11日,第一届《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和长江大学协办.大会主席为中国地质大学王家映教授,执行主席为来自美国的XIA Jiang—hai博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于晟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法国、日本、韩国、瑞典、泰国和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科学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10多篇论文和摘要.  相似文献   

9.
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工程试验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在分析了太湖及其流域所面临的水环境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回顾总结了“十五”太湖水环境治理经验,认为源头控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太湖流域的湖泊治理要针对太湖平原河网与湖荡水系特色,要重视太湖东部草型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性,必须加强生态修复单项技术间的效应优化和有效集成.根据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太湖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示范的总体思路是:从污染源头到湖泊出口,依次通过污染源控制、河道截污、湖荡调节、河口净化、湖泊生态修复、出湖疏导等多道防线,有效促使太湖水环境向良性方向转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全流域污染源削减和太湖水源地典型水域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同时进行全流域水环境治理强化管理政策与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10.
太湖自然渔业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渔业是太湖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对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又受制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从太湖渔业结构分析,目前太湖自然渔业整体捕捞强度过大、资源破坏严重,依据太湖多年渔获物捕捞结果,系统分析了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演变动态,通过对太湖不同生态区域渔获物产量和组成的分析,研究了太湖自然渔业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严格控制捕捞渔具规格和捕捞强度、合理调整开捕时间、调整放流鱼种结构和比例,合理发展湖泊渔业的思路,同时,依据太湖生物资源现状,分析了太湖自然渔业潜力,提出太湖渔业发展要加强渔业环境建设、加强渔业对水环境改善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类活动对太湖水环境影响的稳定氮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林琳  吴敬禄  曾海鳌  刘文 《湖泊科学》2012,24(4):546-552
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变化的影响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识别水体中人为氮源的贡献对于研究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稳定氮同位素组成(δ15N)是水环境中人为氮源的有效示踪剂.太湖是我国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湖泊,位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的理想对象.太湖水体δ15N值的空间分异规律大致反映了不同湖区人类活动影响水环境的方式,上游宜兴小流域及河口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胥口湾和东太湖则主要是水产养殖的贡献,梅梁湾受城市生活污水影响较大.而且水体δ15N值的水平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南部湖区到北部湖区逐渐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南部河口—东太湖—梅梁湾不同水体从草型水体到藻型水体δ15N值增加的趋势.另外,夏季(6月)太湖水体δ15N值的变化响应于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体现了生物作用的影响.在蓝藻水华暴发时期,利用水体δ15N值识别人为氮源的结果可能会受到生物过程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21世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市召开.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水利学会、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农学会、北京市地质学会协办,北京市地球物理学会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任本次大会名誉主席.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约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针对ZI世纪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和我国日益增长的水问题,会议确…  相似文献   

13.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尚未明晰。本研究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湖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生态学模型构建,系统探明太湖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太湖西北部湖区(藻型湖区)与东南部湖区(草型湖区)之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两个区域内各湖区间及湖心区与周边湖区间之间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整体上呈现较弱的距离衰减规律;(2)太湖草、藻型湖区及湖心区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别与叶绿素a、透明度及总悬浮物显著相关,总体上环境变量对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相对贡献率大于空间变量;(3)尽管确定性过程中的异质化选择、随机过程中的非主导性过程以及扩散限制对太湖浮游细菌空间格局的形成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总体上随机过程对格局形成的相对贡献更大;(4)太湖无序风场驱动的水力混合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江苏省外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无锡市环保局联合召开的’93国际环境保护与湖泊学研讨会于3月28日—4月2日在无锡市江南大学文浩馆举行。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美国、匈牙利、以色列和我国的70多名环境和湖泊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这对我国特别是太湖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泊科学是研究湖泊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对生态系统、环境间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为了探究湖泊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研究前沿,通过对《湖泊科学》创刊30年(1989-2018年)来发表的全部2555篇论文的统计,分析了年发文量与影响因子年际变化趋势,并运用CiteSpace V软件绘制了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表明:30年来《湖泊科学》年发文量、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整体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期刊拥有较为稳定与广泛的学术影响力.相关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全球气候变化、湖泊生态系统及群落结构、湖泊富营养化等方面,研究区域则多为湖泊分布较广、生态系统较脆弱且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地区.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得出了研究热点与趋势的三个阶段.CiteSpace对作者所在机构的分析表明,近10年来,高校已经超过研究所成为期刊作者主体.关键词词频分析表明,"太湖"、"沉积物"、"富营养化"一直是刊发内容的热点,而近10年来,浮游植物及群落结构、三峡水库逐渐成为热点.随着湖泊研究与遥感技术、统计与模拟、环境化学等进一步交叉,湖泊科学研究向着深入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湖泊科学研究已形成了湖泊水文与生态系统、湖泊生态恢复与环境评价、沉积环境与全球变化等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高校与科研院所成为湖泊研究主体,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集聚效应.期刊论文读者下载量统计分析表明,《湖泊科学》官网(www.jlakes.org)已经成为读者阅读和下载论文的主要渠道.根据知网数据库的统计分析,30年来,刊发论文均获得了不同数量的读者引用,单篇最高被引636次,篇均被引24次.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说明,湖泊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加强湖泊污染问题的预防、湖泊富营养化预测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等业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所在.同时,随着全国湖泊流域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大数据融合,湖泊流域物质交换、人文影响定量评估、健康与管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快,而湖泊研究成果在区域的应用,将为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湖泊生态保护及环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太湖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动态与初步进展   总被引:59,自引:15,他引:44  
本文对太湖水环境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指出了这几十年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如太湖进出污染物调查和水质评估,太湖水体光辐射观测与模拟等,结合国家有关主湖治理措施与方案,提出了“九五”工作应该着重在湖泊生态管理模型,水土界面主蓝藻水华爆发机制等领域,通过对当前国际上在这些领域中研究进展情况的回顾,特别介绍了在湖泊水动力学的观测,解释,模拟和应用方面,在湖泊藻类生长以及水结出现与湖泊光照条件,营养盐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近太湖新银鱼不仅在形态上与太湖新银鱼很相似,而且它们的个体大小、生长速度、食性等方面也十分相近。近几年在湖北地区的湖泊、水库相继发现了近太湖新银鱼,并在湖北省广水市徐家河水库成为优势种类,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近太湖新银鱼也是适宜我国湖泊、水库移植的银鱼种类。  相似文献   

18.
太湖水动力学三维数值试验研究——4.保守物质输移扩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维平  秦伯强 《湖泊科学》2002,14(4):310-317
物质输移扩散规律是大型浅水湖泊水质变化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湖泊水环境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太湖湖流三维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太湖保守物质输移扩散三维数值模型,并用之模拟了1997年冬季1~2月太湖总磷含量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观测值吻合,本文所建的保守物质输移扩散模型,可用于冬季太湖营养盐含量时空变化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潘纲 《湖泊科学》2008,20(1):87-87
第12届世界湖泊大会于2007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印度的捷普召开.来自60个国家的近1000名湖泊科技与管理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印度总统Pratibha Patil、印度环境与森林部部长、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主席、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等出席了会议.大会报告以及专题报告涉及的主题有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逆转、湖泊生态过程、湖泊保护与修复、综合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渔业资源、人类影响与土地使用、湖泊湿地与气候变化、水质调查与检测、富营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1月 6— 9日在北京召开 ,来自国内各大学、企业、事业和学术团体等36个研究机构的代表 94人与日、美、俄、德、英、捷、意、加、乌克兰和马来西亚等国外代表 1 4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别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刘光鼎院士、中国地震局岳明生副局长等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收到论文或摘要近 70篇 ,其中来自国外的 1 8篇 .会前出版了中、英文论文摘要集 .大部分论文在会上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