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广州市地下铁道一号线工程车辆段位于软土地基上,为防止软土地基病害,对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了大量的土分析测试,以此为基础,对其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适应进行了评价,对不良地基土层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斜坡软土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特定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成分复杂性、隐蔽性、膨胀性、蠕滑性等特殊性质的软土。对建筑其上的路基工程具有明显的危害性。通过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区间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高原斜坡软土对路基工程的危害,研究了适合高原斜坡软土路基抗滑支挡的技术措施,从实践过程中总结提出了治软、削坡减载、降水、加强支挡的关键技术,确保了本区路段基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其工程案例和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是近几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软土加固新技术。根据该技术的施工特点,本文论述了笔者从事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施工监理的做法和体会,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勇健 《岩土力学》2006,27(1):73-76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以混沌理论为基础,对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微观结构出发,分析了软土地基变形混沌性的根本原因,并对软土变形混沌性进行了定性判别和基于Lyapunov指数的定量判别。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天然地基及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最大Lyapunov指数 均大于0,软土地基的变形具有明显的混沌性。混沌理论为软基变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软基和地面沉降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武汉市工程地质数据库资料,查明了武汉市人工填土、上层软土、下层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探讨了软基沉降、差异沉降以及软土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以实测资料揭示了武汉市万松园地区的地面沉降情况,指出其主要诱发因素是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6.
结构性对琼州海峡软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海波  汪稔  孔令伟  单华刚 《岩土力学》2001,22(4):467-469,473
天然软土大多具有结构性,且结构性因地而异。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结构性对琼州海峡两种海洋软土压缩特性的影响,并结合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讨论了土结构性的存在对该工程防波堤地基处理工程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动载作用下淤泥质软土流变模型与流变方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华 《岩土力学》2007,28(2):237-240
淤泥质软土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具有黏弹塑性流变力学特性。在理论分析和测试基础上,建立了黏弹塑性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了新的流变方程和动态黏弹性流变参数。研究结论对分析动态载荷作用下软土流变力学响应与稳定性,探索软土加速流变并导致岩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维护岩土工程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软土的性质和广东省软土的分布并划分为:1.北部丘陵台地区;2.中部珠江三角洲区;3.南部滨海区。并分别介绍了各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软土的成因、厚度和土质指标。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软基对高速公路路堤及结构物的危害,同时根据近年来广东省在软土地区修建试验工程和已建成的几和样高速公路的实践,总结了行之有效且又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法。文中对路堤的表层、清层、深层处理和桥路结合部的各  相似文献   

9.
电渗—强夯综合法加固软弱地基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珠海市红旗11万V变电站场地软土加固处理工程为例,阐述了电渗-强夯综合法对软土的加固机理,即电渗快速静态降水,静力固结与强夯振协冲击动态疏干,动力固结密实有机结合,提高软土的抗剪力和承载力,剖析了凿井质量对固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1月3~5日,中国天津会议介绍第二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11月3日-11月5日在天津市召开。全国各地软土工程专家学者将围绕着"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软土工程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针对重大软土工程问题、软土工程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学科发展进行研讨。本次会议为学者面对面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研讨提供机会,届时将邀请土力学与软土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软土工程学科的发展作综述报告,共同探讨土力学与软土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展现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软土作为地基,在工程实际中往往会遇到不少问题。本文以上海联诚综合大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为例,重点分析了软土基础类型,砂土液化及持力层的选择等问题,这对相同类型的建筑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昌南新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实际资料为例,论述了本区软土地层的成因,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引用了软土百分率(n),加权侧阻力(f)和加权变形模量(Es)等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数(M)法进行地基质量分区和评价,并总结了本区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处理软土地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沿海软土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建设带动了软土工程学科的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和成功经验,引起了世界同行的关注。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ISSMGE)主席日本东京大学K.Ishihara教授与ISSMGE软土工程委员会(TC28)主席英国剑桥大学RobertMair教授共同倡仪于2001年在上海召开一次软土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经ISSMGE批准,“国际软土工程学术会议”(Shanghai2001)将于2001年4月16日至1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TC28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市地铁总公司、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上海时空软土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软土分布特征及软土地基变形实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基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软土地基变形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上海地区软土地层特征的分析,结合隧道、高架以及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变形实例,分析不同工程所引起的软土地基变形量,及其危害,为以后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内陆地区的淡水湖区域,地质低洼,软土广泛分布,主要有河床相、湖沼相、三角洲相和沼泽相等第四系以来新近沉积的软土。这些软土埋藏厚度变化大、压缩性大、非均质性强、含水率高、强度低,极易发生变形沉降甚至工程事故。本文以中国面积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四种典型软土为例,综合利用衍射仪、SEM扫描、GDS高级试验系统等仪器,对区内132个软土试样的矿物组成和工程地质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基于沉积环境、软土组构及其工程特性对软土类型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 以软土沉积的地质环境、宏观结构和微观组成及工程特性进行柔性分类,有利于建立湖相软土的可搜索的数据库,有利于长江经济带软土工程地质问题的科学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分析南通启东至海门段高速公路软土性质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Su与Ps或qc之间的回归方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适合该区的软土承载力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九寨-黄龙机场地基软弱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在长期工程现场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初期勘察,详细勘察及高填方地基处理检测资料,对九寨—黄龙机场土方工程中提出的软弱土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认为软弱土的涵义与其他工程实践中所使用的沿海软土和内陆软土均有所不同。它是针对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工程提出来的,是高填方地基中相对较为软弱的土层。为保证高填方地基稳定和控制地基沉降量,必须对其采取特殊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河口滨海区浅层海积软土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定新河河口地区覆盖了厚约18 m的海积软土.通过对上百组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永定新河河口地区海积软土的工程参数特性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区海积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弱渗透性和高盐度等特性.天然含水量是软土的基本参数,其与其它工程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天然含水量可粗略评估其它工程参数特性.软土的工程参数随深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变化规律不仅受软土类型制约,而且与埋设深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压缩性软土地区,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计算方法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确定软土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昆明市河湖相软土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以昆明市某地铁站深基坑的工程实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监测数据,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全过程整体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相比,两者结果差值较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运用具有可行性;地连墙顶竖向位移和墙顶附近土体沉降受基坑坑底软土隆起的因素影响较大;各监测点变形均小于控制值;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和地连墙体变形符合基坑开挖变形规律,验证了基坑设计支护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昆明河湖相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