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铜川矿区位于渭北煤田西端,5#煤层发育于石炭系太原组上部,是本区主采煤层之一。其中的高岭石泥岩夹矸,岩性特殊,分布稳定,不仅是良好的煤岩层对比标志,也是有经济价值的陶瓷原料与耐火材料。本文在研究高岭石泥岩夹矸性质的基础上,探讨其成因及其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南部上二叠统划分与含煤性”课题研究中,笔者对川南晚二叠世煤层中的高岭石泥岩夹矸作了一些工作,根据 C_8煤层中高岭石泥岩夹矸及其侧向变化的研究,除可靠地解决了煤层对比外,还在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环境、古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庇山矿区二1煤层中高岭石矸岩矿及化学特征的分析,提出庇山石区二1煤层高岭石夹矸系沉积成因,并解决了庇山矿区二1煤层分叉与合并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无烟煤层中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成分高岭石发生转化的主要方向及影响因素。通过样品的显微镜下鉴定、差热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一系列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无烟煤层泥岩夹矸中高岭石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转化,即: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伊利石-蒙脱石(I/M)混层矿物及蒙脱石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区域变质作用及周围介质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无烟煤层中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探讨其主要成分高岭石发生转化的主要方向及影响因素。对晋城矿区实地观测,并采集一定量的标本,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差热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研究,发现无烟煤层泥岩夹矸中高岭石主要向伊利石转化,并有伊利石-蒙脱石(I/M)混层矿物及蒙脱石出现。煤的变质程度升高、夹矸矿物转化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变质作用及周围介质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光普  范连云 《云南地质》1992,11(3):215-225
滇东地区晚二叠世煤田是云南省主要焦煤产地。含煤岩系可分为恩洪型、老厂型和镇雄型。煤层对比经多年实践探索,以高岭石泥岩夹矸作为标志层最为有效,结合特殊岩性层、动物化石、煤层煤质等综合运用,至今,全区各煤田主要煤层的对比已获得众所公认的结果,主要煤层编号得到了统一。M_7煤层顶面可作为长兴阶(P_2 c)与龙潭阶(P_2 l)的界面,M_9煤层是滇东、黔西、川南区域上的主煤层,其分布之广、煤质之好、储量之大为各煤层之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伊利石对煤化作用和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以华北地区京西煤田侏罗纪煤层夹矸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和X射线荧光方法(XRF)分别测定煤层夹矸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研究夹矸中伊利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京西煤田侏罗纪煤层夹矸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和石英组成,其中,伊利石质量分数平均为62.92%。将XRD数据和XRF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得到伊利石平均化学式为(K0.37(NH40.03)Al2(Si3.60Al0.40O10)(OH)2。京西煤田煤层夹矸中伊利石主要由高岭石转化而来,伊利石的NH4+占层间阳离子的比例具有随沉积古盐度升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n(Si)/n(Al)Ⅳ具有随煤化程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表明京西煤田侏罗纪煤层夹矸中的伊利石矿物学特征对沉积环境和煤化作用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万全煤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层岩性、煤类与煤质、煤层(组)厚度与夹矸的具体分布特点,对万全煤田煤层地下气化开发条件及其前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单一,煤层顶底板主要为泥岩、碳质泥岩和粉砂岩,而煤层为褐煤,均为煤层进行地下气化的良好条件;唯有煤层夹矸层多是不利于地下气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巨厚煤层夹矸中高岭石的显微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多种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内蒙古大青山煤田晚古生代巨厚煤层平矸-隐晶质高岭石泥岩。透射电镜下,晶体程序不一、形态复杂多变的玻屑状高岭石和盘旋状埃洛石;扫描电镜下,泥粒状高岭石和蠕虫状高岭石及及二者所构成的斑状结构等许多具成因意义的微有(0.1~10-μm)显微特征,充分证明该夹矸层为火山灰蚀变成因(tonstein)。  相似文献   

10.
煤系高岭石粘土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煤系中的高岭石粘土岩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共生矿产,在煤田勘探中应予充分注意,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价.它有沉积和火山灰蚀变两种成因,不同成因的矿层具有不同的特征.指出渭北太原组5煤的高岭石夹矸属火山灰成因,11煤高岭石夹矸是沉积产物.软质高岭土全属沉积成因,多产于中、新生代煤系中.  相似文献   

11.
煤层中高岭石粘土岩夹矸的成因及其在煤层对比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队在滇东地区对晚二迭世含煤沉积的矿区进行勘探已有15年的历史。在进入该区的头几年,由于煤层多、煤层间距小,煤系地层纵向上岩性、岩相标志性不明显,运用一般煤层对比方法很难准确对比煤层。1965年,由于对广泛发育于不同煤层中高岭石粘土岩夹矸的宏观特征进行仔细的比较,取得了较多的资料,初步建立了以高岭石粘士岩宏观标志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无烟煤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孔明 《矿物学报》2003,23(3):235-240
对山西晋城矿区3号无烟煤层进行了实地观测,采集了一定数量的标本,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差热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无烟煤层中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主要成分高岭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无烟煤层中泥岩夹矸的主要成分高岭石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向不同方向发生转化,主要表现在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并有伊利石-蒙脱石(I/S)混层矿物及蒙脱石出现。造成这种煤的变质程度升高而其夹矸成分转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区域变质作用及周围介质条件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3.
陕西铜川石炭纪煤系地层中高岑石粘土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陕西铜川地区石炭纪5号煤,是主要可采煤层,在此煤层上部,含夹矸一层。一九七六年,铜川矿务局苟永煜和西安矿业学院梁绍逻等同志,曾对此夹矸作过镜下鉴定,认为它为高岭石;而且结晶颗粒较大。此层夹矸在煤层中层位稳定,厚0.2—0.4米,分布广泛,东西延长数十里。某些陶瓷厂收购此层夹矸,作为陶瓷原料。  相似文献   

14.
渭北煤田面积约10万km2。分布于太原组顶部5#煤层中的粘土岩夹矸,上部层位分为两上分层,上分层夹矸厚度薄,下分层夹矸厚约02m,俗称“200矸”;下部层位夹矸厚度变化较大。该文详细论述了粘土岩夹矸的岩矿特征。根据“200矸”中含有副象β-石英、高透长石、锆石、磁铁矿等高温矿物组合,特有的粒序层理和岩性在全煤田十分稳定等特点,表明其原始物质来源于降落火山灰。根据TiO2/Al2O3比值的明显变化,探讨了陆源组分的加入对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化学成分的影响。以“200矸”为等时标志层,解决了5#煤层在区域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王水利 《西北地质》1998,19(3):32-36
产于河北井陉矿区2号煤层中的中层矸以层位稳定,单层分布广泛为特征.分析表明,夹矸主要由高岭石和I/S混层矿物组成.高岭石主要分布于夹矸上、下部,而中部以I/S为主.I/S主要为IS有序,混层比为26%~38%S.由TiO2/Al2O3值所反映的是一种酸性火山灰物源.  相似文献   

16.
阿刀亥矿区CP2煤段粘土岩夹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绍暹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25(1):20-24,T001
内蒙大青山煤田CP2煤段含粘土岩夹矸多达40余层。与上覆CP3砾岩段冲刷接触的煤段顶板和顶部粘土岩夹矸,为伊利石或伊利石-高岭石粘土岩。其下煤段中夹矸及底板为高岭石粘土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铵云母化和一水硬铝石化。鳞片状、纤维状、条片状及晶粒假象铵云母沿粘土岩夹矸的节理裂隙呈脉状产出;微、细晶一水硬铝石沿碳质碎屑条带及富有机质的高岭石基质条带分布。这些特征表明,在有K^+离子带入的开放条件下,粘土  相似文献   

17.
石咀山矿区石炭二叠纪煤层中广泛分布着高岭岩夹矸,其层位稳定,矿物岩石学特征独特,是煤层对比的理想标志层。文章阐述了各夹矸的层位和覃度变化、岩石类型和特征、化学成分和矿物学特点,分析了夹矸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化学成分特征这一角度,对山东新汶、肥城煤田太原组高岭石粘土岩夹矸进行了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区高岭石粘土岩夹矸确由火山灰降落于泥炭沼泽或泥炭坪环境后经蚀变而成,而且通过对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的研究,提出该层夹矸的形成可能受到不同期次及不同性质的火山物质影响的新见解,为含煤岩系中火山事件沉积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毕舒  谢先德 《矿物学报》2003,23(3):228-234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岭石泥岩夹矸焙烧相变特征规律进行研究,阐述了深加工工艺方法,并重点研究了4A分子筛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在塑料中的应用性能。高岭石泥岩夹矸的脱羟温度大于600℃,说明其有序度高。高岭石在加热分解为偏高岭石的过程中衍射峰是逐步消失的。对高岭石泥岩深加工工艺包括超钦细和改性(包覆、接枝、乳液聚合)、化学处理等方法,焙烧工艺非常关键,先超细再焙烧,可大大降低了能耗。由高岭石泥岩合成4A分子筛,因其具多孔结构和特殊的晶体形态,可显著提高重质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具有固体分散剂的特征,故可用于塑料中以提高期料产品件能。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资源、安全、环保”多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韩城矿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先导区之一,区内煤层气井中煤粉等固相微粒产出现象较为突出。为了查明韩城矿区煤层结构特征及其对微粒生成的影响作用,分析了煤层气开发主力煤层的煤层结构复杂程度,讨论了3、5和11号煤层中夹矸发育规律,表征了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下煤中夹矸与微粒生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按主力煤层由早至晚发育顺序,其煤层结构由复杂趋于简单、夹矸发育层数减小、夹矸总厚降低。3号煤层中夹矸主要发育在桑树坪、下峪口及王峰井田。5号煤层中夹矸发育在矿区南部,夹矸总厚高值区集中在象山、薛峰和龙亭一带。11号煤层中夹矸分布遍及全区,具东部边缘发育程度高、西部发育程度低的特征。在物理破坏、水岩反应和层间压差作用下,煤中夹矸会成为微粒生成层位。泥质夹矸对微粒的生成数量、运移距离及相应的储层渗透性伤害影响尤甚。加强煤层结构特征分析有助于查明煤中夹矸岩性变化及分布特征,进而为有效防治微粒生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