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于欣 《现代测绘》2014,(6):36-38
启用2000大地坐标系的必要性;内蒙古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建立。  相似文献   

2.
韩棚举  崔胜涛 《北京测绘》2021,35(2):275-279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自主建立、适应现代空间技术发展趋势的地心坐标系。辽宁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的建立,可以实现与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无缝对接,对测绘事业的发展和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辽宁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建设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坐标框架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对辽宁省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和测绘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0国家大地坐标由2000国家GPS大地网在历元2000.0的点位坐标和速度具体实现,其实质是使CGCS 2000框架与ITRF97在2000.0参考历元相一致.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届时将停止提供非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因此,获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尤为必要.本文利用IGS站数据与测区数据联合解算并进行框架转换和历元转换获得CGCS 2000坐标,该方法不依赖外部的CGCS 2000控制点,实现CGCS 2000坐标的获取,满足了1:1000数字化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球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参考框架;阐述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指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按精度划分为国家级连续运行基准站、GPSA、B级网、天文大地网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在随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全国不断推广与应用,将ITRF2000框架下的坐标转换到CGCS2000框架时,需先转换到ITRF1997框架下。本文采用布尔沙-沃尔夫模型对基于不同基准的两框架之间进行坐标转换,设计了七参数求解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测量过程中,经常碰到不同坐标系间坐标转换的问题,为消除不必要的麻烦,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目前,我国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空间点位坐标通过利用参数模型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目前各种测绘资料存在着两个坐标系的差异问题,为方便日常工作开展,必须进行坐标系的转换。本文通过两种方法探讨研究将数据坐标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000国家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及定向参数,通过实验证实了在ArcGIS中采用WGS-84坐标系的大地坐标代替2000国家坐标系的大地坐标的可行性.本文在自编写的程序中,使用不同大地坐标转换的布尔莎公式计算出了1980西安坐标系与2000国家坐标系的7个转换参数,并将该参数输入到AreGIS的坐标转换参数文件中,从而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通过对转换结果进行精度分析,认为可选用控制测区范围的3~5个转换公共点,使用本文所述方法与流程可以满足1∶1 000或更大比例尺图件的坐标系统转换.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推广与使用,现有城市坐标系必须与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相联系。在分析无锡城市测绘基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然后从建立城市坐标系的常用方法入手,结合《城市测量规范》对城市坐标系的要求及现阶段国家推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政策的要求,提出对无锡城市坐标系进行改造的几点建议,包括改造后坐标系的投影高程面、中央子午线及起算基准的选择,同时给出了原有坐标转换为改造后坐标系坐标的转换模型及转换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说明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的城市坐标系改造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常用地心坐标系CGCS2000、北斗坐标系(BDCS)和WGS-84坐标系的现状,对三种坐标系之前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辨析,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并参考国外经验,对我国的CGCS2000坐标系和BDCS坐标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CTRF2000建立至今已超过20年,不具备现势性,更适用于要求统一性和...  相似文献   

12.
程鹏飞  成英燕 《测绘学报》2017,46(10):1327-1335
主要从技术实现和维持方面讨论了我国CGCS2000框架与当前ITRF框架的不同。随着空间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第三代卫星将实现信号的全球覆盖,发展以北斗卫星为主的毫米级全球基准将是我国基准发展的未来目标。毫米级站点坐标涉及两个因素:一是地球质心变化反演;二是站点的非线性运动建模。本文就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反演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比较。非线性运动建模部分重点介绍了奇异谱非线性建模技术,此方法相比地球物理效应分析建模方法有很明显的优势,可为我国CGCS2000框架点非线性运动维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ITRF参考框架向CGCS 2000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速度场对转换精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定位模式下CGCS 2000坐标计算结果,证明了采用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进行CGCS 2000坐标定位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通过坐标转换可以达到与相对定位同等精度的CGCS 2000坐标;在转换过程中,测站速度的精度直接影响了CGCS 2000坐标的精度,在我国范围内可使用陆态网络提供的速度场模型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4.
顾及有色噪声影响的CGCS2000下我国CORS站速度估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基于计算获取的CGCS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统2000)下我国国家CO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1999年至2009年坐标时间序列,首先采用主成分空间滤波方法(PCA)提取CGCS2000框架下国家CORS网坐标时间序列中公共误差(common mode errors,CME)的时空特性;其次,采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空间滤波后的国家CORS站坐标残差时间序列的噪声性质,采用最大似然法定量估计坐标残差时间序列中的有色噪声分量;最后,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评定顾及不同噪声影响的CGCS2000框架下的国家CORS网年速度估值和实际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间滤波可提高CGCS2000框架下国家CORS网成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空间滤波后北、东和高方向的平均坐标重复性相对于滤波前分别减小了26%、22%和46%,滤波后国家CORS站高度方向平均振幅减少近64%.在CGCS2000框架下我国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中白噪声不是噪声的主要成分,白噪声、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的噪声性质是国家CORS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基本特征;我国CORS站有色噪声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顾及有色噪声的速度误差估值比只考虑白噪声的速度误差估值一般大2~6倍,速度估值偏差一般在2%~10%.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前精密星历所对应解算的ITRF框架坐标为ITRF2008参考框架,而在1∶10 000基础测绘生产项目要求提供CGCS2000坐标系成果,论述了ITRF2008到CGCS2000间的框架转换的方法及转换后精度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转换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按两种思路实现ITRF框架与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一是同时考虑历元和框架差异求解参数进行转换;二是转换过程分两步进行,先将ITIF框架基于当前历元的定位结果转换至2000.0历元,然后在历元相同的情况下,实现ITRF框架和CGCS2000的转换。基于VB.NET语言实现转换结果表明:方法二先根据若干基准点的位置与速度信息采用加权平均法内插转换点的速度实现历元间的转换,统一历元后再采用七参数法实现框架间的转换,能满足转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大地基准——中国大地坐标系2000(CGCS 2000)及其框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陈俊勇 《测绘学报》2008,37(3):269-271
简要介绍2008年7月1日启用的中国地心坐标系统2000 (CGCS 2000)的定义及其采用的大地测量基本常数,并对CGCS 2000的坐标框架进行了评述:它应该是高精度,涵盖全部陆海国土,动态,具有方便用户的密度和分布,它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网和国家高精度大地控制网这两部分组成.目前的框架由2000国家GPS大地网和它与全国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的成果构成,可以满足近期的需求.采用CGCS 2000后将引起中国境内地面奌的大地经纬度值、高斯平面坐标值、地图上点间的方向和长度值等的变动,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变动值和应对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全球坐标参考框架是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具重要性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研究了构建全球CGCS2000(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坐标参考框架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采用内约束理论构建全球CGCS2000框架理论和算法,最后证明了构建全球CGCS2000框架的二步法和一步法数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等价。内部约束算法根据框架转换参数及其速率变化量最小标准重新定义框架约束条件,经过坐标相似变化得到最佳网形,并保证最佳网形和初始网形的拟合度达到最高,最后得到最优网形中测站坐标估值,并能保持不同观测技术参考框架的内在纯粹性,发挥不同观测技术优势。本文研究结果可完善中国坐标框架构建基础理论体系,对CGCS2000框架的全球化实现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CGCS2000板块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1—2010年跨度长达10年的观测数据,采用基准优选、变异点数据分段处理等策略,计算获得ITRF2005框架下高精度速度场。同时针对国际上现有的NNR NUVEL1A、APKIM2005、PB2002等板块模型在中国区域适应性差,基于中国地质构造特性及实际速度场解算结果,构建了中国20个二级板块模型CPM-CGCS2000。采用本文提出的用板块模型参数将站点归算至CGCS2000的方法对板块模型进行外部检核,并用此方法验证所建的二级块体模型,精度可达2~3 cm。与国际上现有比较成熟的速度场模型———ITRF2005、APKIM2005、PB2002、NUVEL1A及国内文献[1—2]的板块模型进行的比较表明,CPM-CGCS2000板块模型实际精度优于目前现有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南宁市NNCORS站点为例,介绍了基于GAMIT的基线平差法和框架转换法求解NNCORS站点的CGCS2000坐标,分析了两种方法的求解精度,并对两种解算结果进行比较,为城市CORS站点CGCS2000坐标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