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为了减少渗漏,防止地层产生机械潜蚀,降低坝底扬压力,保证坝基、坝肩的稳定,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采用帷幕灌浆的方法解决大坝渗漏问题,其中最常采用的是水泥帷幕灌浆。随着工程实践的增加,部分大坝坝基的帷幕灌浆防渗能力随时间开始逐渐出现衰减的现象,不少帷幕防渗能力由于衰减而失去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明 《地下水》2014,(4):182-184
黑河大坝渗漏主要通过单薄分水岭向大坝下游和渭河谷地渗漏。针对古河道的渗漏问题,通过对古河道单薄分水岭地质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探寻单薄分水岭基础渗漏的地质原因及渗漏特征;采取灌浆试验确定实用的灌浆孔距(2.0 m)和灌浆压力数据(3.0 MPa)及“孔口封闭法”,作为防渗帷幕灌浆施工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古河道单薄分水岭基础防渗帷幕灌浆施工处理,解决了大坝渗漏难题,确保大坝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如何提高灌浆帷幕的防渗能力,对保证大坝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影响水泥灌浆帷幕防渗能力的因素,分析水泥灌浆帷幕防渗能力衰减的原因,结合国内帷幕灌浆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水泥灌浆帷幕防渗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锦屏一级水电站发育的f5断层和煌斑岩脉对坝基的变形稳定、基础应力传递等极为不利,严重影响大坝稳定性及安全运营。针对f5断层、煌斑岩脉水泥灌浆存在的问题,结合f5断层和煌斑岩脉工程地质特征,开展f5断层、煌斑岩脉的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加固技术研究。首先,对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从灌浆材料、灌浆方法、现场灌浆试验、灌浆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灌浆材料可灌性较好,施工工艺、灌浆参数基本合理; 灌浆后岩体透水性得到了改善,对f5断层、煌斑岩脉声波波速、变形模量等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仍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基于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灌浆材料、灌浆参数和灌浆质量检查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水泥灌浆一直是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规灌浆方法,一般多采用全孔一次或分段灌浆,根据灌段深度及地质条件确定灌浆压力并采用由稀到浓逐级变化。仔细推敲传统的灌浆方法,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浆液方面的问题。针对常规灌浆方法中浆液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新型稳定浆液,并采用新方法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水电工程,实践证明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3)
目前,大坝基础防渗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灌浆作业。文章以新疆努尔加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工程为例,对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参数进行设计,包括孔间距、深度、浆液材料等,通过对固结灌浆、帷幕灌浆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顺序等施工要点进行阐述分析,经试验评定结果合格,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塘口水电站大坝基础座落在断层和裂隙较发育的龟裂纹灰岩上,岩体完整性差、透水性强,多年运行后,大坝灌浆廊道和排水廊道出现多处集中性漏水,为确保大坝安全和电站正常发电,根据渗漏性质和成因,采用对灌浆廊道补充帷幕灌浆,对排水廊道进行固结+帷幕+回填灌浆。通过灌浆处理后,效果良好,表明灌浆工程有效的将导致坝基渗漏的上下游的裂隙通道封闭,并顺利的经受了随后的汛期洪水考验,大坝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8.
唐群刚  刘义 《探矿工程》2009,(Z1):305-309
硗碛水电站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大坝防渗帷幕工程需要,进行了大坝帷幕灌浆试验,获得了充分的灌浆工艺技术参数,为大坝帷幕灌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对类似灌浆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毓坤 《云南地质》2004,23(1):120-123
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帷幕灌浆方法及其不同灌浆栓塞的使用,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本文介绍全强风化岩体中灌浆时应用的新型灌浆栓塞.  相似文献   

10.
毛毓坤 《云南地质》2004,23(1):120-123
摘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帷幕灌浆方法及其不同灌浆栓塞的使用,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本文介绍全强风化岩体中灌浆时应用的新型灌浆栓塞。  相似文献   

11.
某水电站蓄水前,大坝基础廊道多处出现变形渗水现象。通过对廊道裂缝发育特征及渗水点分布状况、渗水点基本特征和渗水水化学的分析,并结合变形及渗压监测综合分析,查明了廊道变形和渗水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措施,通过补充固结灌浆和结构缝止水修复治理后,至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水泥基速凝浆液广泛应用于富水裂隙围岩注浆工程。为研究水泥基速凝浆液在裂隙注浆中的扩散机制与压力特性,选取水泥-水玻璃浆液及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采用不同水灰比及混合体积,开展了静水条件下单一平板裂隙的注浆扩散模型试验,通过监测浆液的注浆扩散形态和注浆过程中不同测点的压力变化,研究了水泥基速凝浆液的静水扩散规律和注浆扩散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水玻璃浆液和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具有相似的扩散形态和压力分布变化,两者的显著差别在于高聚物改性水泥浆液扩散所需的注浆压力明显小于水泥-水玻璃浆液,且凝结固化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延长注浆扩散距离。研究结果应用于张马屯铁矿注浆堵水工程,解决了裂隙岩体渗漏水问题,实现了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乌金塘水库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集防洪、城乡供水和养殖渔业为一体,该水库运行多年,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水库主副坝的主坝坝基、坝体渗流现状和大坝渗流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可知:乌金塘水库主副坝防渗体及反滤排水设施比较完善,大坝渗流压力与渗流量变化的规律较为正常,水库主副坝运行多年来,并没有异常渗流现象发生。溢洪道底板与基础部位连接状况良好,在水库运行这么多年来从未发生渗漏现象;堰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堰基扬压力的作用下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挠曲核部破碎带补强灌浆浆液采用高抗硫酸盐水泥浆液。灌浆孔深多超过150 m,钻灌施工过程中,其浆液稳定性、可灌性、固壁性、泌水性、初凝时间、结石体强度等,较常规工艺有更高的要求。为此,结合向家坝水电站坝基补强灌浆处理,现场开展了“掺加缓凝型减水剂的高抗硫酸盐水泥浆液”与“改性高抗硫酸盐水泥稳定浆液”对比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六偏磷酸钠替代缓凝型高效减水剂作为缓凝剂与分散剂的改性高抗硫酸盐水泥稳定浆液稳定性、可灌性、固壁性、泌水性、初凝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能均较掺加缓凝型减水剂的高抗硫酸盐水泥浆液更优,其性能与工艺的匹配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黄全海  赵尊亭  王利芳 《探矿工程》2015,42(11):66-69,79
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洛阳一个赤泥库大坝在试运行中发生大面积渗漏及管涌。在对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在坝内坡增设土工膜、坝轴线上游增设帷幕灌浆防渗墙、坝体下游坡面增设排渗沟和排水棱体等抢险加固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坝体渗漏问题。在灌浆处理过程中,针对筑坝材料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通过施工前的灌浆试验,取得了适合本场地条件的钻孔施工工艺参数及灌浆方式、灌浆压力、灌浆段确定、水灰比比级等施工技术参数,确保了灌浆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兴华  白朝伟  乔白 《地下水》2022,(1):291-292
莲花台水电站坝址河床中部断层F31顺河展布,透水中等,坝基两侧岩溶较发育.坝基下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分布无规律.本文介绍了大坝基础帷幕灌浆与岩溶处理设计、质量控制及灌浆后的效果评价,说明了帷幕灌浆措施可大大减小岩溶渗漏几率,节省施工成本,是针对弱岩溶地层防渗处理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1号输水系统充水后在高达667m的水头压力下进行底部施工支洞等 部位的漏水处理,这在国内还是首次。经过分析漏水原因,通过采用水泥灌浆结合化学灌浆的方法施工,并采用高达7~9MPa的灌浆压力对漏水部位进行灌浆,使漏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天桥水电站坝基承压水处理及实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桥水电站蓄水后,由于承压水排泄受阻,坝基承压水位抬高,增大坝基扬压力,从而影响大坝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坝基承压水的处理设计和实测资料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陈兴长  陈慧  游勇  柳金峰 《岩土力学》2018,39(9):3229-3236
泥石流拦砂坝底的扬压力会抵消坝体的部分有效荷重,影响其抗倾覆稳定性。为了研究拦砂坝底扬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拦砂坝模型和扬压力采集系统,开展了不同沟床坡度和不同坝前堆积条件下的扬压力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扬压力自坝踵至坝趾不断减小,且与渗流距离呈线性关系,当坝前有堆积物时相关系数绝对值达到0.98以上;沟床坡度明显影响坝底扬压力的分布。随着沟床坡度的增加,扬压力不断减小,且对坝踵处扬压力的影响较坝趾处更大;坝底和坝前堆积物的渗透性对扬压力的影响也很显著,它们的渗透性越差,扬压力就越小;坝前堆积物的渗透性还显著影响扬压力的分布规律,渗透性越差,其分布规律性就越强。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泥石流拦砂坝底扬压力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重庆小南海水库地震堆积坝体帷幕灌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南海地震堆积坝体孤块石多,孔隙率大,局部架空现象明显,防渗整治难度较大。灌浆试验采用硬质合金或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钻孔方法,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式的灌浆方法,使用水泥粘土浆液,适当提高中排孔的灌浆压力,可以较好地解决堆积坝体的渗漏问题。从灌浆试验成果、检查孔压水试验及岩芯采取情况分析,灌浆效果明显,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