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验收组,于1988年12月6日至9日在大同对山西省地震局大同遥测地震台网进行了验收.大同位于晋冀内蒙三省交界地区,自1977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全国重点监视区之一.同时,大同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城市,厂矿众多,人口稠密,被国家建委列为重点抗震加固城市.为了加强该地区中小地震活动的监视,提高监控能力,山西省地震局于1985年开始进行大同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于1988年8月15日正式投入考核运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重点监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作为768工程的一部分,国家地震局于1981年下达了建设临汾无线遥测台网的任务,并由山西省地震局负责承担组建。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帮助和临汾中心地震台全体同志的努力下,仅两年时间就建成并投入运转。1983年9月,国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震局(86)震发科字第317号公告,临汾无线遥测地震台网被评为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徐效中同志在国家地震局临汾无线遥测台网验收会议上关于临汾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组建情况汇报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所,内蒙地震局、山西地震局、河北地震局、河南地震局、山东地震局和天津地震局共同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华北遥测地震台网联网系统”于1992年9月18日—20日接受了国家地震局主持的系统验收。验收会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由该项目技术组组长  相似文献   

6.
1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速报 2004年,根据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速报责任分工,山西省地震局及时出台了<山西省地震局地震速报及地震参数发布实施细则>,规定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大同台网)在本地区及其附近发生速报地震时所承担的地震初报、正式速报、有感地震及余震的速报任务.  相似文献   

7.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广东省地震局于1993年8月30日至9月4日在广东河源召开了和平地电台鉴定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兰州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组成的鉴定验收组的专家、广东省地震局有关领导、管理人员和课题项目组成员等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6年12月10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763长周期地震仪台网的验收鉴定会。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长沙台、长春台、北京台、武昌台、新疆地震局等有关单位共17人参加了会议。我国研究人员盼望已久的我国自己的长周期地震台网,在1980年长周期地震仪研制完成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对策研究,并迎接将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6年10月7日—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全国大震对策课题协调会,其中包括城市地震对策、工程地震对策、特大地震对策和地震社会学等项课题。参加会议的有天津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沈阳市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天津市地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3年9月11日至16日在山西临汾市召开了有关地震无线传输技术方面的会议。国家地震局,北京、成都、昆明、兰州、沈阳、上海六大传输台网及安徽、临汾两个区域性小台网,四川省地震局仪器厂等18个单位近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山西中南部的地震监测工作,捕捉未来可能发生大震前的重力场变化,配合其它手段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协商,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建立了山西省中南部重力观测网。 1991年8月,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组成踏勘组,进行了现场线路和观测台址的踏勘和选址工作。1991年9月,建成重力观测网。1991年12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使用两台LcR—G型重力仪进行了首次观测。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山西省地震局和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地震研究所1991年9月9日在比什凯克市签定的科技合作意向书,以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院长、院士伊·塔·阿依托玛托夫为首的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科技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2年9月15~28日访问了山西省地震局,顺访了国家地震局和新疆地震局。 访问期间,代表团考察了山西裂谷带中的运城、临汾、太原盆地,并与山西省地震局的同行就裂谷盆地的形成、发展、盆地内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共同的研究和探讨。代表团对中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全国地声课题协调组,于1987年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声极微震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系统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地质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及所属朝阳地震台、山东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声学研究所及所属北海站、生物物理研究所、大连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地震局监测司副司长孙其政同志为组长的国家地震局、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工作组一行4人于1989年6月21~25日赴晋检查地震防灾工作.工作组与省政府李振华秘书长、省地震局、省建设厅、省民政局的同志就山西省的地震防灾措施进行了研究,对救灾预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下图为联合工作组在并工作期间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由地震科学基金会主持召开的《我国地磁台站K指数测量方法的研究》课题,于1992年9月15日在江西省九江顺利通过鉴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了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科学顾问丁国瑜为组长的12位国内外地震地质学专家验收组。他们于1988年8月5—19日行程7000Rm余,对阿尔金断裂带进行野外考察、现场验收。8月20—22日又听取了参加阿尔金断裂带研究课题的5个单位,即新疆地震局和青海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地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0日至27日,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了全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培训暨技术交流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遥测台网的共九十多名专家及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局监测预报司吴书贵副司长、宋彦云处长以及全国遥测台网技术管理组组长陈会忠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安徽省地震局黄田庚局长、中国局吴书贵副司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他们充分肯定了区域遥测台网在我国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台网速报、地震数据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序言     
为了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震情监测和地震预报研究,本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东省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及有关市、县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一套分辨率为24位、记录动态范围约在110 dB左右、观测频带主要为短周期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经自行集成安装,建成了由12个台站、一个装有国产数字复接分和微波传输设备的无线中继站,和一个数据记录、处理分析中心组成的广州珠江三角州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该台网于1996年通过了中国地震局的验收.这是我国第一个用国外设备建成的高分辨率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相似文献   

19.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机动微震网”通过在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实施和试运行后,于1994年10月18日在四川省成都地震局通过了国家地震局专家组的验收。本文主要介绍“机动微震网”在北京遥测台网实施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山西省地震局所承担的“九五”重点项目-山西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过程,台网布局、观测范围、监控能力、资料产出、技术系统及台网建设蝇对某些专题的研究情况,得出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提高了山西地震监控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