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输电线路倾斜铁塔原位加固纠偏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毓氚  刘祖德 《岩土力学》2008,29(1):173-176
输电线路铁塔属高耸结构,不同于一般建筑物,输电线路电塔加固纠偏有其特殊性。结合厦门电业局所辖110 kV输电线路倾斜铁塔加固纠偏工程实例,深入探讨了输电线路倾斜铁塔加固纠偏关键技术。分析了铁塔倾斜原因,应用FEM技术研究基础倾斜对塔身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倾斜铁塔的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有效的加固纠偏设计方案;对加固纠偏设计计算方法、加载控制指标分析及信息化施工控制等关键技术展开了讨论,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测深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德传 《物探与化探》1995,19(4):307-311
电测深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罗德传(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066004)巍山石灰石矿拟修建一条35kV的高压输电线路。该线路由矿山设计院负责设计,我们承担了该线路铁塔座基的土壤或岩石的视电阻率测量工作。拟修建的线路全长5km,原设计修建29座铁塔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的220kV及以下等级输电线路铁塔大部分采用阶梯式砼基础。这种基础的挖土量大,砼灌注量大,施工速度慢,同时破坏了周围原状土的强度。经与输电线路设计人员研究、比较后认为,220kV及以下等级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应采用钻孔桩基础(这在超高压输电线路及跨江塔中已应用)。经计算,钻孔桩基础的砼灌注量只有阶梯式基础的1/3。为此我们决定进行实际施工试验。  相似文献   

4.
根据输电线路承灾体的属性特征、空间属性和成灾恢复力三个方面因素,选取了输电线路铁塔的塔型、耗钢量、定位高等八个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贡献权重法(CRW),对路茂线输电铁塔的易损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运用GIS系统中的自然断点法对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的易损性结果进行分级和制图。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上保持一致,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垂直档距、地形坡度和塔型等三个因素对铁塔易损性的贡献最大,铁塔N12~N18、N29~N31、N33~N35之间的线路处于高易损性区,后期维护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护措施,防止线路遭受地质灾害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架设大容量、超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采用灌注桩的形式日益增多。我公司于1975年开始先后完成了35kV、110kV、220-kV、500kV交直流输电线路灌注桩415根。总进尺34000m,桩径φ600~1200mm,桩长10~35m。根据线路工程点多分散、作业条件差、运输困难、地层复杂、  相似文献   

6.
在淤泥地基上建造高耸输电铁塔,必须考虑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本文介绍了在含水量ω=76~82%的淤泥地基上,采用大板为基础建造铁塔,通过原型试验结果证明,选用此方案是可行的,不仅使地基达到了稳定,沉降均匀,确保了上部建筑的安全;而且施工简便,经济可靠,为在软土地基上建造这类高耸建筑物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志松 《探矿工程》1986,(4):61-63
一、前言反循环钻机作为无噪音、无振动就地灌注桩施工机械,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各种基础工程。最近,为适应建设工程多样化的社会形势,要求以较低成本实施大口径、深孔、硬岩钻进。随之相继研制出了扩底钻机、深孔地下连续墙钻机、硬岩钻机等。此外,石油等储备基地的栈桥工程、横断海湾沿岸道路工程、输电线铁塔基础工程等,采用斜桩的机会不断增加。这次,日立建机公司接受石油储备基地栈桥工程用施工倾角20°斜桩的硬岩反循环钻机订货,趁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1975,(5):68-69
拆建钻塔需要高空作业,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事故。为了操作安全最大限度的缩小不安全因素,我们分别组成了“三结合”小组,试验成功并推广了一种新型建(拆)塔方法一整体立塔法。即在倾倒状态将四角铁塔组装好,然后用钻机的升降机通过地滑车组及挑杆将钻塔竖起。拆卸钻塔时,先把钻塔放倒,然后拆成单件(见图1)。  相似文献   

9.
110kV单腿铁塔基础纠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于深厚软土上的某铁塔因基础周边不均匀填土后产生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经采用顶压法和掏土法对构筑物进行综合促沉纠偏,同时采用钢管桩法加固处理,实践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5,(5):35-39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农业需用水量大大增加。浅层地下水已不能满足要求,因之水井不断加深。目前成井深度已超过500米,井管重量达30吨以上。当前使用的四脚铁塔(高17.5米),安全负荷仅为9吨,钻机提升能力则为3吨左右(单绳),所承担的负荷量已大大超过设备的能力。即采用单一的浮力法或二级下管法也不能解决钻塔的安全负荷问题。为此、我们几个队协作,在广大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创造了提吊、浮塞、二级综合下管方法,使铸铁管下管深度达到576米(8吋井管),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扩挖盾构隧道建成两连拱地铁车站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围  何川  张海波 《岩土力学》2008,29(12):3261-3265
采用模型试验进行了扩挖盾构隧道建成两连拱隧道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研究,重点研究扩挖施工的可行性和地层位移规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扩挖施工全过程二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导洞法扩挖建成两连拱隧道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但需进行拱脚和拱顶加固。施工完成后地层竖向位移场呈U型分布,随着加固地层力学参数的提高,地层位移减小,拱脚加固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层位移。地表沉降曲线为近似正态分布,其宽度为3倍的车站结构总宽度。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3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基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施工是岩土工程发展的方向,发展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为设计和施工服务。介绍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中运用监测技术的重要性,列出了监测项目和方法,并结合某大型建筑的基坑工程实例简述信息化施工在深基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阐述监测工作在信息化施工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现行的监测技术。信息化施工中监测技术与施工质量和安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建设和冻土技术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青藏铁路建设三大技术难题的核心是冻土问题. 我国40 a的多年冻土研究为青藏铁路建设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但是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实践给我们提出了大量深层次的冻土技术问题. 以青藏铁路建设为背景, 结合冻土区科研、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实践, 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冻土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提出一些创新性见解, 这些都已经在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卓有成效, 推动了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建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吴波  刘维宁  索晓明  史玉新 《岩土力学》2007,28(9):1904-1908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1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基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并为该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岔隧道变形监测与施工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岔隧道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隧道。以八字岭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介绍了分岔隧道现场变形监测方法;接着分析了在当前支护和施工方案条件下隧道纵向变形特点、大拱段伴随开挖和支护进行表现出来的施工动态响应特点及隧道开挖面表现出来的空间效应特点。最后,在分析隧道变形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研究结果为分岔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铁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王暖堂  陈瑞阳  谢菁 《岩土力学》2002,23(2):208-212
通过北京地铁“复八”线王府井-东单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实践,对松散含水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施工方案的5条优选原则,给出了超前开挖支护、洞群系统开挖支护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参数,可供类似地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铁,特别是区间隧道暗挖施工,由于从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下面穿过,施工中的土体变形、水位下降和施工崩塌将会对其上的市政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不利甚至严重的影响。施工中进行防灾监控量测可及时发现这些不利影响,确保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因此施工防灾监测工怍是城市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广州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至公园前站区间隧道,埋深16~25m,其上建筑物密集,部分十分陈旧,隧道采用矿山法暗挖通过。文章从监测的规划、项目设置、观测手段、方式方法、资料处理及成果分析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叙述,观测项目齐全,数据连续、完整、详实、很有规律性,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层分析。系统而全面的防灾监测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地铁施工的顺利完成。防灾监测工作非常成功。监测工作经验值得类似工程监测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施工导流系统综合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工期导流动态风险不仅与水文不确定性、水力不确定性有关,而且与坝体施工进度及其完工工期的不确定性有关。以风险分析为核心,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耦合起来研究施工导流系统的综合风险,提出施工进度计划风险分析模型和假定坝体施工进度确定条件下的施工导流风险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Monte-Carlo方法全面考虑水文水力不确定性以及施工进度不确定性的施工导流系统综合风险分析模型。实例分析说明,该施工导流系统综合风险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是可靠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20.
暗渠下穿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古运河暗渠下穿石太高速公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上的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该暗渠为三孔联拱涵结构,其施工条件极其复杂,暗渠段土质多为细砂和中细砂,开挖分部多,且高速公路上通行车辆荷载较大,是全国此类施工难度最大和开挖宽度(25.6 m)最大的项目。为配合施工,采用FLAC3D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软件,按实际的开挖顺序和施工工艺,对下穿高速公路段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得出下穿段暗渠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应力和塑性区分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下穿段暗渠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计算结果为地层加固范围提供了依据,对下穿段暗渠施工有指导作用。施工实践也证明了依据数值计算结果所采取的施工辅助措施对确保地表线路安全和隧道施工安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