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万春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380-385
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当今世界工程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地基基础要应用可靠度理论进行设计是一大难点,而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是最重要的方面。利用原制订基本承载力时的荷载试验资料,再补充收集了一部分新资料,重新提出极限承载力,找出极限承载力与基本承载力的关系值 K(安全系数),将 K值乘以基本承载力表,并以公式计算值及林业部标准进行比较,综合得出极限承载力范围值表,在此基础上进行概率分析,得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求得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2.
区域承工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区域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由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演化而来的。在总结国内外区域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状态空间法作为量度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环过海地区区域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岩土工程中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的一般方法,讨论了影响桩基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模糊方法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并给出算例。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比一般的统计方法要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4.
济南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资源消耗,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对济南市资源环境进行承载潜力评价尤为重要。笔者从地学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承载本底和承载状态,建立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承载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和Arcgis10空间分析功能对济南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济南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绝大部分在中等以上,地质环境承载力整体较好,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不高,地下水资源紧缺;各区县矿产资源承载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陕西省安康市2011—2020年统计资料,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呈“W”型,总体变化不大,水资源仍有较大开发利用空间;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制约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是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氨氮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态环境用水率、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主要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土的物理性质出发,结合地基土的破坏机理,运用现有的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分析探求地下水位对地基承载力产生影响的最大深度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桩承载力时效对桩土相互作用及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刚  任彦华 《岩土力学》2003,24(1):65-69
对软土中两根47 m长灌注桩分别在成桩28 d和1 750 d后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达到30%左右。分析了单桩承载力随时间提高(称为时效)的机理,提出了单桩承载力时效对桩筏基础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CLSC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CLSC复合地基、单桩、桩间土的载荷试验结果,首次得到了CLSC事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承载力发挥系数K、,K2,讨论了CLSC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山区冲洪积地层分布极不均匀,承载力相差很大,通过对地基合理换填,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减少了基础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浅基础极限承载力公式中的承载力系数Nc、Nq、Nγ,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讨论了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和Nγ,实验值与理论值差异原因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层不确定性显著影响浅基础承载力,其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地层变异和参数空间变异性。以往研究已分别研究了地层变异和参数空间变异性对浅基础承载力的影响。旨在建立浅基础承载力的随机概率计算框架,以揭示地层不确定性对浅基础承载能力的影响。其中,使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模拟地层变异。在此基础上,考虑土体参数竖向相关距离的变化,使用对数正态随机场模拟不同地层中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基于深圳妈湾的钻孔和土体参数数据,根据所提出的计算框架进行浅基础承载力分析。使用子集模拟方法加速计算各方案的可靠度,提出了缩小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不同程度的缩减以达到简化考虑空间变异性的效果。定义了贡献率指标以定量计算地层变异和参数空间变异性对浅基础承载力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地层不确定性,传统确定性的承载力计算会高估浅基础的承载力。当钻孔数量较少时,地层变异对承载力计算起主要影响;当钻孔数量充足时,则由参数空间变异主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对承载力不足的两种桩基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承载力不足40%的桩基采用了移位法,对承载力不足90%的桩基采用复合桩基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试桩的抗压载荷试验,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量测,高应变动测桩的竖向承载力等方法,讨论和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桩端沉地桩承载力的影响,以期改进施工方法,减少桩端沉渣,提高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肖军华  韩爱民 《江苏地质》2003,27(4):233-236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预制桩承载力的时效性机理,介绍了几种研究承载力时效性的经验回归公式,结合工程说明应充分认识承载力时效性的科学性和利用这种规律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辛杰 《探矿工程》1992,(2):40-40,3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要求基础支承的载荷不断增大,但有时我们对工程桩进行承载力检测,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因素很多,故就灌注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预制桩承载力的时效性机理,介绍几种研究承载力时效性的经验回归公式,结合工程说明应充分认识承载力时效性的科学性和利用这种规律潜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强 《福建地质》2002,21(4):226-229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受力机理及施工中成孔,清孔和砼灌注等工序对单桩垂直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单桩垂直承载力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周健  屠洪权 《岩土力学》1994,15(2):62-69
由于温室效应的连锁反应,致使地下水位不断上升。面对这种势态,本文以极限承载力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地下水位上升对浅基础的粘性土地基承载力影响的内涵规律。  相似文献   

19.
张云峰 《探矿工程》2004,31(4):24-26
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新规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旧规范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标准值、设计值的概念及确定方法的对比,进一步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对于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加筋带布置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仙枝  白晓红 《岩土力学》2004,25(9):1475-1479
现场原位载荷试验表明:素碎石薄垫层(Z/B=0.2)地基经土工带加筋后,能提高地基承载力。通过承载力比BCR分析加筋层数Ⅳ、加筋首层间距U、加筋带间距H、加筋线密度LDR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对极限稳定时筋带的设计拉力进行了讨论,提出用筋带的设计强度预估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