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八一地震台井水位2017年出现的流体异常事件进行跟踪核实和分析,探讨了水位异常变化的原因。结合该井水文地质、井孔条件,分析了观测数据,开展了水温梯度、水流量测量等工作,得到以下认识:八一井套管封闭完好,出水量稳定,井水矿化度高,水位异常变化是观测系统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10年历史震例的分析表明,江苏苏05井、苏06井水温观测资料异常与江苏及邻省中等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2010年后两口井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苏05井、苏06井水温测项在震前的典型异常特征:①异常表现为打破上升趋势的下降变化;②震前异常持续时间为2-3个月左右,映震范围在300km左右;③两口井的震前异常幅度在0.003℃左右。根据总结的异常特征并结合水温与井孔结构关系、水温与水位的关系、不同层位水温观测原理以及水化分析结果等,对异常可能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和整理兴济1井1998年以来的静水位观测数据,以兴济1井为中心,半径260km,ML4.0级以上地震为基础,对该井水位脉冲型异常变化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水位脉冲型异常形成的条件和机理,对该井水位资料映震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以来昌黎井水位趋势上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0月昌黎井井口装置进行改造,改造之后排水口变小,引起了水位趋势上升变化.进入2003年4月以来,该井水位继续上升,无转折迹象.与往年同期比较,2002年10月以来的上升呈现上升幅度大、上升速率快的特点.由此对"改造出水装置引起水位上升"提出疑问,该井水位目前上升幅度大和上升速率快,到底是否地震异常?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做了以下分析工作地下水储量变化对井水位升降的影响;同一观测井多个测项的对比分析;解释了井孔出水管变细引起水位上升幅度大、上升速率快的机理,认为是地震短临异常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阜新井水温于2015年8月出现破年变变化,至2016年3月水温出现加速下降现象,最大降幅达7.2‰℃,距水温井约16m处的体应变井辅助水位亦出现同步下降变化。通过对水温井观测系统、区域地质特征和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发现,水温井东北约1km处的新打深水井大量抽水可能是造成水温及水位下降变化的原因。将新井抽水时间与阜新井水温及其他前兆测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水温、体应变和钻孔水位等数据的变化与新打井在成因、空间、时间和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故阜新井水温及辅助水位同步变化为附近新井抽水干扰所致,排除为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黄骅埕古1井自2007年进行模拟静水位观测以来,曾出现多次水位异常变化,本项目通过对埕古1井水位资料与该井所处的地质构造和环渤海地区地震活动综合分析,认为该井的水位异常变化与环渤海地区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埕古1井所处的部位是该地区的一个应力敏感点。  相似文献   

7.
异常调研是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条例的基础环节,准确识别地震地球物理异常是地震预报科学难题之一。迪庆流体观测井是云南省地震地球物理观测台网滇西观测台之一,自2011年以来同步开展水位和水温观测。2021年9月,该井水位、水温测项同步出现快速上升变化,与2012年6月24日宁蒗MS 5.7地震发生前异常特征相似。为确证异常的地震前兆意义,基于客观性、基础性系统开展现场调研。通过观测系统工作状态和观测站环境变化调查,排除人为干扰,确证了异常的客观性。通过井水与井区周边地表水的化学成分对比检测,论证了异常的基础性,应为当前观测井附近区域深部活动的体现。结合以往震例,明确了异常具有的地震前兆意义,证明了本次异常调研的有效性。本次开展的震前异常调研和震后异常总结工作,可为该区域未来震情分析研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河北省地下流体观测井网黄骅井2005年以来的水位资料,结合周边的河间井和衡水井的水位资料,以河北昌黎4.2级地震为例,对黄骅井水位阶变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黄骅井水位阶变异常与其周边的河间井和衡水井的水位异常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水位阶变是构造活动引起的,与昌黎4.2级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是一次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
宁波ZK03井动水位观测中的干扰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永平 《内陆地震》2011,25(1):36-42
通过对宁波地震台ZK03井动水位9年多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该井动水位观测中主要存在3个方面非人为因素干扰引起的异常现象.①强降雨干扰引起的异常,特征为测值阶跃式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易识别;②气压突变引起的干扰,为测值脉冲式向上突跳,但不多见;③公用数采接触不良干扰,引起的是整点测值大幅度上下振荡,结果造成观测数据无效...  相似文献   

10.
层状介质井中电测数值计算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auss Laguerre求积公式对层状介质井中电测地-井方式的ΔV1(电位梯度)、ρa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大量的正演数据揭示在层状介质情况下,井中电测地-井方式观测可以获得台阶异常,与相应的地电层相对应;低阻覆盖层和中间低阻层对井中电测影响很大,厚层覆盖区对地-井方式观测不利;水槽模拟和应用实例表明,分析实测资料时,要考虑层状介质ΔV1、ρa的正常场特征,对实测数据进行正常场改正,分析正常场改正后的ΔV″1异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3次降雨对于易县台站的体积应变观测的干扰。以降雨量为因变量计算出的干扰系数并不恒定,但是井水水位对于体积应变的干扰量却是一个定值。这对于降雨干扰的排除,有效识别应变观测资料中的短临前兆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及邻区数字电扰动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河北省及邻区数字电扰动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环境调查,发现主要干扰因素为供电或漏电干扰。如:昌黎地震台地电阻率整点测量受到供电干扰,三河地震台受到恒远自动化仪表厂工作时段供电干扰,高碑店地震台受到商场大型设备供电干扰,广平地震台受到UPS交流电源漏电干扰,昌平地震台受到地铁运行漏电干扰等。电扰动干扰形态相似,均为超过本底值几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高值脉冲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数字形变观测过程中辽宁丹东地震台、营口地震台、抚顺地震台、朝阳地震台DSQ水管仪、SS-Y伸缩仪存在的自然干扰现象进行研究,对其机理和数据形态作了对比分析,为快速、准确地判别自然干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姑咱台和乡城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姑咱台和乡城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的安装观测环境、仪器运行情况、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观测精度、在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观测资料评比中名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成观测资料连续率下降、标定精度、观测内精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台站日常的观测工作和仪器维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钻孔体应变仪器安装和标定维护、数据曲线形态及观测精度,对比分析山东省东平、邹城和陵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结果发现:东平地震台观测质量较好,质量最佳月份精度达到0.006 5;陵阳地震台无明显干扰源,精度可达0.01。因钻孔条件不同导致观测精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陵阳地震台为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安山岩,相对东平、邹城地震台较完整的花岗岩基精度稍低。  相似文献   

16.
YRY-4型钻孔应变观测抽水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泰安基准地震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仪器受不同位置抽水的影响,就地下岩石含水变化所产生的地形变干扰,简要分析地下水与地下岩石间的相互作用。这对地震前兆的研究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柯坪地电阻率台整点观测数据进行FFT变换,计算出其年变周期约为305.5 d;分析了观测区地下水位、气温的变化以及下伏地层的影响系数与年变间的关系,最终明确柯坪地电阻率台观测数据的反常年变形态是由测区特殊的电性结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嘉山地震台测震模拟与数字观测系统并行运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测震台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在区域地震台网速报和观测资料应用研究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对嘉山地震台的台基地动噪声水平进行了基本评估,提出了改善嘉山地震台地震检测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模拟水氡仪与数字化水氡仪对比观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选用平凉地震台北山2号泉水样作为实验目标,用 FD-125型模拟水氡仪与 SD-3B 型数字水氡仪进行对比观测实验;搜集全国用相同方法观测的5个地震台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D-125型模拟水氡仪性能明显优于 SD-3B 型数字水氡仪。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年来水位普遍降低以及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河北怀4井水位严重下降,几近断流。为了延长该井的观测年限,2007年怀4井进行了降低取水口的改造。由于改造后出水口低于地面,必须将泄流出的水抽走,由此必须抽水进行控制。由于怀4井水温达到85℃以上,并且富含矿物质,对金属具有强腐蚀性,因此对排水控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在怀4井的实践,给出了一种在高温和腐蚀性等条件下长期正常运行的抽水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