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开展微创骨科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2016级中医骨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2名为教学对象,其中2015级37名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传统教学组),2016级45名采用微创骨科教学(微创教学组),(包括传统理论教学、CBL教学、PBL教学、微创骨科手术视频教学和微创骨科手术操作培训),运用国际通行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对2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微创教学组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更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SCE各考核站点评分及考核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满意率微创教学组为75.56%(34/45),传统教学组为24.32%(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微创骨科手术教学,可使学生树立微创骨科手术理念,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外科的基本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合CBL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实习的2012级中医学本科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比较2组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学生、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学生为95%(19/20),教师为100%(20/20)。结论: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医院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湖南省中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实践技能操作、病例分析评分及考试成绩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理论知识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案例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的学生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学生的满意度高,是一种较好的临床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目前针灸学课程内容难点,采用“图示法”教学模式促进深度学习,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05名学生分为观察组(52名)与对照组(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用“图示法”(经脉循行图、局部腧穴定位示意图、操作流程图及思维导图)教学,观察2组学生学习效果及岗位胜任力。结果:观察组腧穴定位、刺灸操作、腧穴主治及针灸治疗循经取穴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基本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中“有很大提高”的人数,和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信息管理与学术研究能力中“有较大提高”的人数均较对照组多,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图示法”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针灸学中的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及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210人),2013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196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及大四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微视频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结合临床带教实习。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观察组学生评价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学生表示支持微视频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赞同微视频可以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内化(94.29%)、提高临床技能(98.10%)、激发学习兴趣(97.14%)、学习主动性(92.86%)和提高学习效率(95.24%)。结论: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是辅助《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的良好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针灸推拿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对于培养高素质针灸推拿技能型人才的意义。方法:选取283名针灸推拿班的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43名)和对照组(140名),观察组实践教学中应用针灸推拿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在学生下实习点跟岗实习前对2组学生运用技能抽测成绩对学习效果展开比较性评价,并对观察组学生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技能抽测成绩为(90.56±5.64)分,高于对照组的(82.36±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医教协同理念下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针灸推拿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程度,说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搭建了学校教学过程向临床岗位实际过程的桥梁,达到了提高岗位胜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托超星学习通建立《针灸学》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医学专业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分析针灸学目前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针灸学》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并观察其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中医学专业202位同学参与研究,观察组采用超星学习通开展混合式教学,并采用“两对接,两结合,多元参与”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予以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形式及对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平时(点名考勤+作业)-操作(画经定穴+刺灸操作)-理论考试”加以评估。学期结束后对2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开展观察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中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绝大部分同学针对多元化考核对执业医考的认知帮助及能力提升持肯定态度,大部分同学表示作为考核评价的主体,愿意接受多元化考核并积极参与。结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针灸学》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契合教学模式的变革,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有助于形成对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初步认知,一定程度上实现课证融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妇产科学”网络直播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为“妇产科学”多元化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参加“妇产科学”课程学习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148名为网络直播教学组,采用网络直播模式教学。选取2018年参加“妇产科学”课程学习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166名为LBL教学组,采用LBL教学模式教学。采用问卷星调查软件对2组学生“妇产科学”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组在教学效果、学习形式、课堂氛围、课程难度、课程讨论形式的满意度及到课次数、考核成绩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课程时长安排与后续课程安排方面,网络直播教学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LBL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网络直播与现场教学效果相当。日常教学或者特殊时期,网络直播可作为“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改良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疗程均为5d。观察2组综合疗效;对2组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测定颅内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的血流速度(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DV)、阻力指数(RI),评估局部血流改变情况。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43/50),对照组为72.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改善SV、DV、RI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融入中医针灸点穴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预试验基础上,设计并完善“自评互评表”和“点穴考核表”2类人文教育评价表。以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学》课程为平台,以点穴实验为切入点,教学改革分“三阶段五步骤”实施。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对学生各类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描述,171位学生《中医学》总评成绩在及格以上,通过率99.42%;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点穴专业成绩成正相关(r=0.22,P<0.01),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中医学》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20,P<0.01),《中医学》总评成绩与《中医文化与健康》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30,P<0.01);《中医学》的评教结果为99.63分,《中医文化与健康》的评教结果为99.10分,均为优秀。结论:人文教育及评价融入点穴实践课程可行且有效,有利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护理“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采取中医临床护理“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情景教学方案。比较2组教学满意度及业务能力、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满意度观察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业务能力合格情况及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临床护理“障碍性”路径教学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55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55人)和对照组(112人),分别采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见习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总成绩、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到课率实验组为95.56%,对照组为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并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上肢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评分)以及大脑皮质兴奋性[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2组上肢Fugl-Meyer评分、MEP皮质潜伏期、CMC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促进脑功能重塑,二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开展嵌套式教学模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象分为“嵌套式”教学班(观察组)和传统教学班(对照组),通过对比研究法,比较2组教学效果满意度及成绩考核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终结考核成绩及过程考核成绩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过程考核成绩中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依托新型教学模式,可实现优化教学改革任务,提升教学价值层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MFM、BBS、M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较好疗效,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极佳,有利于患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 例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1.00%(41/100),对照组为21.00%(21/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mMRC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可改善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重力锚锚固是一种常见的锚固形式。为了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平承载力,传统型式的重力锚普遍比较笨重,在上拔回收时会产生较大的竖向吸附力,不利于重复利用。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铰接式重力锚,并阐述了其铺设与回收方案。其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整体强度进行了校核,结果均符合规范。最后基于模型试验,对铰接式重力锚在黏土中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研究,进而确定了其在黏土中的水平承载力和回收时的上拔力。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重力锚,新型铰接式重力锚在确保水平承载性能的基础上,能够大幅减小上拔力,从而有效地降低铺设和回收作业的难度,且可适应多种海底土质,但该锚型仅适用于悬链线式系泊系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铰接式重力锚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有利于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方案。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级、2014级、2016级中医内科学专业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机选择40人,按照年级分为3个培养方案组。2012级为方案1组,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案;2014级为方案2组,采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培养方案;2016级为方案3组,采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结合“传承创新”的培养方案;比较3组研究生毕业时的综合评估成绩、学位论文盲审评分、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公开发表论文数量及就业率。结果:方案1、2、3组毕业综合评估成绩优良率、学位论文盲审评分优良率、就业率分别为52.5%(21/40)、35.0%(14/40)、72.5%(29/40),75.0%(30/40)、42.5%(17/40)、77.5%(31/40),85.0%(34/40)、62.5%(25/40)、95.0%(38/4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率分别为92.5%(37/40)、95.0%(38/40)、100%(40/40),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为138篇、162篇、207篇。结论:方案3组的培养方案优于方案1、2组的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素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qPCR方法,研究了我国重要海水鱼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雌、雄成体组织以及性腺分化期的脑、性腺中gnrh1gnrh2gnrh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nrh1分布于所有检测的组织:在脑、垂体、肾脏和肝脏中高表达,在性腺中表达相对较低;gnrh2则在雌、雄性的肝脏以及雄性的肠、肾脏、眼睛和头肾中;而gnrh3只在雄性的肾脏、眼睛和肌肉中检测到微弱表达。人工诱导的牙鲆雌核发育鱼苗分别用17β-雌二醇(E2)和17α-甲基睾酮(MT)处理,使其分化为雌性或雄性个体表型。在性腺分化期的脑中,gnrh1的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在全长(total length,TL)4 cm鱼苗中,E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MT组(P<0.05);gnrh2在2 cm TL时E2组显著高于MT组(P<0.05),随后在E2和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gnrh3在2 cm TL时E2和对照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MT组(P<0.05),自6 cm TL时MT和E2组的表达开始下降。在性腺中,三种gnrh在性腺分化前2 cm TL表达量都相对较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综上,推测牙鲆gnrh1可能参与了性腺分化的启动、分化过程及性腺发育,gnrh2主要参与了性腺分化的启动,gnrh3主要参与了性腺分化的启动和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药物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筛选出有效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病的复方中药与中西药联用配方。在不同复方中药实验组投喂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连、黄芪与黄柏,设定三联复方中药实验组Ⅰ、Ⅱ、Ⅲ(黄连、黄芪、黄柏质量比分别为0.9∶〖KG-*2〗1.3∶〖KG-*2〗0.9、1.2∶〖KG-*2〗0.9∶〖KG-*2〗1.0、1.0∶〖KG-*2〗1.0∶〖KG-*2〗1.0);复方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组中, 将不同质量比的中药黄连、黄芪、黄柏与抗生素恩诺沙星添加入饲料,分别设定为中西药联用实验组Ⅳ、V、VI。各三联中药与中西药联用实验组均添加占饲料2.2%质量分数的药物。研究结果为:三联复方中药浓度为60 mg/mL,黄连、黄芪、黄柏质量比为1.2∶〖KG-*2〗0.9∶〖KG-*2〗1.0时,抑制变形假单胞菌的效果最好,为复方中药组中最佳配方。养殖实验进行至40 d时,鱼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Ⅱ>对照组Ⅳ>对照组Ⅲ>实验组Ⅰ>实验组Ⅲ>实验组Ⅱ>实验组V>实验组VI >实验组Ⅳ>对照组Ⅰ。实验组Ⅱ(饲料中添加质量比为1.2∶〖KG-*2〗0.9∶〖KG-*2〗1.0的黄连∶〖KG-*2〗黄芪∶〖KG-*2〗黄柏)为药效最好的复方中药配方,实验组Ⅳ(黄连∶〖KG-*2〗黄芪∶〖KG-*2〗黄柏∶〖KG-*2〗恩诺沙星比为 0.9∶〖KG-*2〗1.3∶〖KG-*2〗0.9∶〖KG-*2〗1.3)为治疗鱼病效果最好的中西药联用配方。中西药联用相比复方中药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病效果好,对于患变形假单胞菌病的斜带石斑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