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测绘通报》2001,(4):39
[本刊讯]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分析,《测绘通报》1999年影响因子为0.276,在测绘类期刊中位列第三,在地学类170种期刊中排名第57位,在2 804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549位。总被引频次141次,在地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9位,在测绘类期刊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测绘学报》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1年1月编辑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是以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为基础,选择收录了2 804种中国科技期刊作为源期刊(其中包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收的1 372种统计源期刊),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统计分析编制而成,是目前国内收录期刊种类最多最全,专门用于科技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 (张燕燕)  相似文献   

2.
邓国臣  程锦  贾娇 《测绘科学》2016,41(7):121-130
针对当前中文测绘地理信息类科技期刊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但刊龄不长、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行量较小、国际稿源少等现状,该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所发布的测绘类科技期刊相关数据,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要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了15种测绘类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收录情况,并对其中7种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提高,进步明显,但期刊之间差距较大,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整体自引率偏高;只有3本测绘类科技期刊被EI检索,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日前共同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7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7版)》,同时还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界和社科界470种学术期刊从6210种期刊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这两个名单。《测绘学报》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4.
《测绘通报》2012,(2):96
《测绘通报》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测绘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本刊还是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某一区域或行业科技竞争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的目标。在测绘行业建立起相应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指标,对于综合把握科技进步在促进行业发展方面的所作的贡献或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前后,国内开始有学者关注和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以及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推动测绘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测绘通报》2012,(10):27
正《测绘通报》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测绘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本刊还是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  相似文献   

7.
《测绘学报》2012,41(3):416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现名《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它基本囊括了我国出版的学术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和理论研究性社会科学期刊,全方位、完整地提供了我国期刊的评估数据。2011年版收录中国期刊6193种,测绘类期刊24种。以下是部分测绘类期刊的统计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8.
由黑龙江测绘局主管,黑龙江省测绘学会主办的《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在2010年11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创刊于1978年,期刊的影响力和办刊质量逐年提高,期刊的读者群体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测绘通报》2013,(4):100
《测绘通报》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本刊还是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空间信息》历经13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湖北省精品期刊和湖北省"科技创新源泉工程"优秀科技期刊;是广大测绘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技术交流平台。因本刊发表周期均在18个月以上,不利于科技信息的传播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了维护作者的首发权和首报权,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高年刊文量和稿件质量,便于国际重要的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将刊期缩短,改为月刊。  相似文献   

11.
张燕燕 《测绘科学》2006,31(4):20-22
20世纪以来,地图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图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该研究领域的期刊出版情况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期刊发展,包括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史和相关测绘期刊,由此呈现出的学科发展信息,以及互联网和基于网络电子出版对现代地图学刊物的影响,特别介绍了开放式出版期刊模式的发展,并对测绘期刊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陈其宏 《现代测绘》2011,34(5):62-64
当然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继续加快,需求的多样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合作的紧迫性,网络3G技术的普及,以及传统期刊管理的意识理念的不足,这些都给我国期刊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测绘类的期刊也同样面临以上来自市场、技术、理念层面的诸多挑战。期刊永远是时代的记录者和践行者,改革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期刊业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测绘期刊业市场还有很多尚未开拓的领域,亟待去识别、去利用,调整策略,实现测绘期刊品牌化,国际化,服务个性化,盈利多样化,制度透明化,这些都是当前测绘期刊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7,32(6):202-203,170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图》和地形模型图,元代朱思本的画方地图《舆地图》和札马鲁丁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等。可以说自秦至元我国的地图测绘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对宋代测绘科技的驱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汝辰  朱杰 《测绘科学》2008,33(1):241-244
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闻名于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每当人们研究中国文献中考察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宋代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包括测绘科技在内的辉煌科技成就,其中中国四大发明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出现宋代。笔者认为,推动宋代测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代理学(新儒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基础测绘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基础测绘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基础测绘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开展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海清  刘悦  李涛  胡博  乌玮 《测绘通报》2022,(10):143-147
自“十二五”以来,多项重大测绘项目实施,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年度更新,成果产出量激增,成果形式全面数字化,传统的测绘档案管理技术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档案业务中的瓶颈问题,研究了大数据量的数字测绘档案接收归档、存储管理、查询利用等关键技术,并应用于我国重大测绘项目归档及国家级测绘档案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三大平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测绘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具体分析多平台构建对测绘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挖掘多平台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多平台融合对测绘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用,探索适合测绘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以期对国内其他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测绘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积累大量的数据成果。如何对这些成果进行有效的组织,在城市测绘管理工作中可以快速地检索、定位历史数据成果,是城市测绘业务管理与应用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如何有效组织历史数据资源、开发简单易用的软件系统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如何建设测绘成果检索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应急测绘前线勘测的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应急测绘前线勘测的任务需求,提出了国家级应急测绘前线勘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应急测绘前线勘测系统的总体功能、工作流程、组成和接口的技术设计思路,形成了集成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成果传输—现场制图输出—现场地理信息服务—远程视频会商—现场生活保障的一站式、一体化的应急测绘前线勘测技术装备,通过合理布局设计实现了应急测绘前线勘测工作的全国覆盖。这对于提升我国应急测绘前线勘测技术能力、构建国家级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的现状、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国海洋测绘工作呈参与部门多、管理以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为主、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地方海洋测绘工作加速发展的现状,存在海洋测绘成果严重不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统筹规划缺乏、管理职能界定不清等问题,本文从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军地协调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