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四川天马山组介形类和地质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民 《地质论评》1979,25(2):7-14
天马山组在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和成都附近,是一套砖红色泥岩、细砂岩夹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其下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呈假整合接触,其上与下白垩统夹关组亦呈假整合接触,厚30—500米。层位大致相当于川北的剑门关组加汉阳铺组。在川西与川北的过渡地区——川中盐亭、三台、梓潼一带,曾有人将白垩系划分为三段,相当于天马山组的地层为C_r~1加C_r~2段,主要是一套灰白色砂岩夹砖红色泥岩,未见砾岩,与上覆C_r~3段呈假整合接触。为了不过多地建立组名,我们仍称天马山组。  相似文献   

2.
贵州境内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境内的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出露于西部地区,露头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分布区呈东凸的舌形,西厚东薄,最厚1249米(威宁舍居乐),黔西—安顺一线以东厚仅数十米,且多不连续,在瓮安—福泉一带尖灭(图1),分布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 峨眉山玄武岩呈岩被假整合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之上,二者之间时有厚数十厘米的古风化壳铁铝质粘土岩,抑或直接与灰岩接触。接触部位普遍未见由热效应而产生的蚀变现象。上覆地层为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并在含煤岩系中尚夹少量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分布区西部,含煤岩系与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东部则为整合接触,并与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渐变过渡。  相似文献   

3.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与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分布广泛。主要根据化石、岩性特征、对比等将研究区内奥陶系划分为三统四组: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与下伏上寒武统丘里塔格下亚群呈假整合接触,鹰山组归为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划为中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划归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可细分为3个岩性段,鹰山组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之间存在区域地层缺失和不整合,桑塔木组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与下伏良里塔格组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呈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4.
新疆库鲁克塔格奥陶系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仁关  周铁明 《地质论评》1990,36(5):404-413
新疆库鲁克塔格奥陶系特别发育,分布较广,化石丰富。本文根据岩性和化石,分为下统雅尔当组、巷古勒塔格组、雅尔当布拉克组;上统却尔却克组、穆赫来布拉克组、乌里格孜塔格组和元宝山组,上与石炭系呈假整合接触,下与上寒武统为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5.
陈兴忠 《云南地质》2009,28(2):172-175
堰塘硫铁矿产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与下伏下二叠统茅口组呈明显假整合接触。矿层层位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庆秀山志留系小溪组的发现与迴星哨组的厘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对重庆秀山地区微体化石(主要指植物碎片和疑源类)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研究,对迴星哨组进行了厘定,将它一分为二,上部为志留纪晚期的小溪组,下部为厘定后的迴星哨组.厘定后的迴星哨组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与下伏秀山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小溪组呈假整合接触,地质时代为Llandovery世Telychian晚期.基于对贵州印...  相似文献   

7.
长广煤田位于苏浙皖交界地区,行政上属于浙江省长兴县和安徽省广德县。含煤地层为上二迭统龙潭组,其下与孤峰组、上与长兴组均呈假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8.
福建漳平的栖霞组出露较好,厚约274.5m,上与文笔山组呈假整合接触,下与梁山组为整合关系,可建立3个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Miselinaclaudiae带,Parafusulina富集带和Cancelina带。  相似文献   

9.
周传纲 《地质论评》1965,23(5):411-411
根据已有地层资料,都认为西南上二迭统峨嵋山玄武岩组直接覆盖于茅口灰岩组之上,呈整合、假整合、不整合接触。但笔者1964年在黔西南盘县南部某区发现上、下二迭统接触间有一套沉积岩系,厚度38.5米。现将某区这套地层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浙江横山组的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横山组被认为与寿昌组上段呈整合接触而归入建德群,由于生物化石稀少,又无年龄资料,因而地层时代和层位认识分歧较大。对寿昌盆地横山组与寿昌组之间的接触关系作了重新研究,证实是假整合而不是整合。在兰溪墩头盆地、淳安甘坞盆地以及常山朱村盆地,横山组均假整合或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上,在墩头盆地横山组下部发现大量永康馆头组中常见的...  相似文献   

11.
滇西施甸地区泥盆系—石炭系接触关系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保山地块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较广,研究程度较高,但对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属性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以往的研究成果都认为属假整合接触。通过开展施甸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原中上泥盆统何元寨组上部采获大量法门期—杜内期的牙形石化石,并确认何元寨组与下石炭统香山组的沉积相序为渐变过渡,提出施甸地区的泥盆系与石炭系为整合接触,为保山地块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福建漳平的栖霞出露较好,厚约274.5m,上与文笔山组呈假整合接触,下与梁山组为整合关系,可建立3个Tin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Misellina claudiae带,Parfusulina富集带和Cancellina带。  相似文献   

13.
<正> 燕山地区的昌平组以豹斑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假整合覆于震旦系青白口统景儿峪组之上,与上覆地层馒头组呈整合接触。昌平组在北京昌平县龙山一带发育最好。项礼文等(1964)在该地昌平组灰岩中发现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 Chu和Redlichia sp.  相似文献   

14.
在1985年12月,我们完成了比例尺为百万分之一的“浙江省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编图。现把编图成果叙述如下: 一、地层浙江省寒武系分布在浙西,即绍兴-江山断裂带以西地区,呈北东向的线形褶皱,岩层厚度450—1700m。寒武系与上覆层奥陶系呈整合接触,而与下伏震旦系的接触关系则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肖山-常山以西至浙皖边界一带为整合接触,以东至绍兴、江山一带为假整合接触。寒武系的岩性,中上部以碳酸盐岩为主,下部为硅质岩夹石煤层和磷矿层。古生物  相似文献   

15.
富源县老厂萤石矿矿体呈似层状,一是沿断层破碎带分布,二是沿二叠系龙潭组与阳新组两者之间的假整合接触界面展布,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该萤石矿属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1982年7月,我队在老君庙清真寺沟一带进行煤田远景调查工作中,见到四层天青石,经岩矿鉴定和激光分析证实无疑。 含天青石矿的地层属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与上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呈整合接触,与下伏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呈不整合接触。三工河组主要岩性:灰绿色细砂岩夹少量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薄层。岩层基本水平,稍有凹凸,倾向190℃—195℃,倾角2℃—4℃。其中夹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南雅尔当山震旦系的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南雅尔当山震旦系出露层序完整,它与下伏前震旦系呈不整合接触,与上复寒武系为假整合,总厚2017m。根据岩性自上而下划分为汉格尔乔克组、水泉组,育肯沟组、特瑞爱肯组、黄羊沟组、阿勒通沟组和贝义西组,其中贝义西组为火山岩,获同位素年龄为814±97Ma,阿勒通沟组和汉格尔乔克组为冰碛层。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区域对比基础上,对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穷果群进行了研究,认为穷果群仅分布于萨嘎以西的仲巴微地体,萨嘎以东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过去识别的穷果群实为构造混杂岩(三叠系—古近系)修康岩群的大型外来岩块;与下伏二叠系曲嘎群呈(侵蚀)假整合接触,上未见顶,与修康岩群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的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时代为三叠纪Induan期—Carnian期。依据岩相、层位差异,穷果群由下向上可划分为屯具场组、屯具日组和尼多曲组3个地层单元。屯具场组以石英砂岩为特征,向上夹含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板岩或互层,厚30~550m,顶与屯具日组整合接触,时代暂置于早三叠世早期的Induan期,大多分布于霍尔巴—仲巴地区,其下部沉积环境为(可含障壁)滨岸,向上演变为为浅表海;屯具日组以晶粒灰岩为特征夹板岩/页岩、粉砂岩,或与之互层,产较为丰富的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200~800m,上未见顶或与尼多曲组整合接触,广泛分布于仲巴微地体,依据Claraia和Eumorphotis双壳动物群、Flemingites和Meekoceras菊石动物群、Neospathodus牙形石动物群,其时代可归属于早三叠世晚期的Olenekian期—中三叠世,沉积于较深陆表海环境;尼多曲组以黑色、深灰色碳质板岩为特征,厚300~5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或假整合或断层接触,上未见顶,分布于仲巴地区,牙形石Metapolygnathus cf.polygnathiformis指示其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的Carnian期,沉积于深表海。  相似文献   

19.
黄陵穹隆东、西两翼上三叠统的精细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自于鄂西巴东县上三叠统沙镇溪组新层型剖面3种楔羽叶植物化石,即Sphenozamites marioni Counillon,Sph.fenshuilingensis Meng和Sph.cf.changi Sze。在分析秭归盆地上/中三叠系接触界面特征和化石组合带的基础上,指出盆地西缘上三叠统与下伏中三叠统为连续沉积,而东缘则呈假整合接触。依据黄陵穹隆东、西翼上三叠统的岩性特征、动植物化石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提出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王龙滩组和九里岗组可分别与秭归盆地沙镇溪组上部和中下部进行精细对比。  相似文献   

20.
一、地层岩石与矿床关系本矿区的区域地层很简单,除第四纪冲积层外,仅有下部古生代岩层,下寒武系与中、上寒武系局部为假整合接触,寒武系与奥陶系为整合接触,下奥陶系与中奥陶系为假整合接触,奥陶系与志留系为整合接触。大区内无火成岩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