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覃章 《广西气象》2005,26(1):57-5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中有10种天气现象不需记起止时间。这10种天气现象中轻雾、烟雾、霾、积雪、闪电、尘卷风生成和消失有很具体的标准划分,但对于冰针、露、霜、结冰四种只有生成的划分标准,没有消失的划分标准。其中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转记比较难把握。为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政 《气象》1991,17(12):1-1
气象观测是一记实性的工作。《规范》第五章天气现象篇的总概要中提到:“台站应观测记录视区内出现的§5.1所列的现象”。并在§5.2的第2条中强调“随时观测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这一系列规定十分明确,只要能观测  相似文献   

3.
探讨目前天气现象时间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规范”中规定时间划分方法的重要性,以使天气现象的时间记录更合理、更统一。  相似文献   

4.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手册中规定,当影响能见度变坏的天气现象有数种时,则有效能见度的演变记录在主要影响能见度和一种天气现象的后边.在实际工作中,洛阳机场同时出现的天气现象多为雾现象和降水现象,而大多数同志纪要栏记录时都将能见度的演变记在雾现象的后边,这不准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过程中,有些天气现象经常出现,也有些天气现象则不常出现。对于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观测人员记得非常牢固。但对不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时会忘记现象名称或是忘记该现象是否记录其起止时间。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得翻阅《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查对。如果将记录起止时间和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分别编成顺口溜背熟,即节省时间又记得牢固,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记录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三雨二雪阵雨雪①米雪冰粒雨夹雪雾松雨凇沙尘暴极光雷暴加②冰雹霰雾不怨③龙卷风吹雪雪暴刮④大风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针⑤冰⑥积雪雾…  相似文献   

6.
2004年新规范开始实行,在第六章天气现象中增加了“高纬度地区出现的冰晶雾也记为雾,并加记冰针”。是否加记冰针不仅影响天气现象的记录,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天气现象的发报。额尔古纳市位于50°15′N,属于高纬度地区,但并不是冬季出现雾就应该加记冰针的。结合观测实际和气象学原理,应该按照温度的高低判断是否加记冰针。由于雾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按照雾质点的聚集态不同,可把雾分为水雾、混合雾、冰雾三类。观测结果显示,当温度高于-18°~-20℃,雾多半是由水滴组成;当温度低于-20℃时,大部分雾中含有冰晶,成为混合雾;在更低的温度下,…  相似文献   

7.
天气现象共有34种,除了极光、龙卷风等很少出现外,其它现象对于观测员来说,并不陌生.但这些现象在是否需要记开始与终止时间方面,有时会让观测员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觉,导致许多观测员在考试时失了分,在工作中出了错.为了清楚、准确地记住它们在时间上的记录规定,大家不妨记一下这个顺口溜: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21种,降水11种,极光和大风,3暴1吹雪,龙卷雾雨凇;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12种,轻雾霜闪尘卷风,烟幕浮尘霾结冰,积雪扬沙和冰针;只记录开始时间的1种,飑.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中有10种天气现象不需记起止时间。这10种天气现象中轻雾、烟雾、霾、积雪、闪电、尘卷风生成和消失有很具体的标准划分,但对于冰针、露、霜、结冰四种只有生成的划分标准,没有消失的划分标准。其中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转记比较难把握。为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根据定义:露是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记露);霜则是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上述两种天气现象,从定义分析,其生成条件分别是凝结、凝华,生成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次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的分析,探讨了这两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天气条件,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这两种天气现象规定的内在含义,指出<规范>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值班观测员在记载记录时,应以事实为依据正确判断记载.这对提高地面观测的内在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规范》规定,气压、最小相对湿度日极值、三次观测站夜间2点压、温、湿记录,配有自记仪器的,用自记记录经订正后作正式记录。我省是属于上述情况的。如何进行自记订正,规范ζ6.4作了规定,尤其是34页图6—6气压自记记录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