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1989年10月17日的洛马普列塔地震事先没有任何清晰的地震、应变或大地测量前兆。但是,震前一天,距7.1级地震震中东南60公里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上的斯通坎宁土壤氦气浓度监测站的氦浓度却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增大。在加利福尼亚中部斯通坎宁现场,由2米深探头采集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冲绳海槽活动热水成矿系统的氦同位素组成:幔源氦证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冲绳海槽长英质火山岩的3He 4He比值 (R)为 5 3~ 8 7RA(RA 为大气的3He 4He比值 1 4× 10 - 6 ) ,显著不同于壳源花岗岩和壳源长英质火山岩 ,而接近于MORB和弧安山岩 ,揭示长英质岩浆系玄武质岩浆派生产物 ,后者来自受俯冲带组分混染的楔形地幔 .海底下部热水成矿系统具有极高的3He 4He比值 ,最下部浸染 脉状硫化物R RA 变化于 12 3~ 2 9 3之间 ,块状硫化物该比值介于 10 7~ 17 9之间 .3He极大富集可能与地幔热柱作用有关 ,反映了深部地幔氦的贡献 .上部热水成矿系统及其产物的R RA 变化于 2 6~ 8 0之间 ,黑烟囱流体该比值为 6 5 ,CO2 流体该比值为 5 8~ 6 6,重晶石为该比值 4 3~ 6 0 .硫化物烟囱显示R RA 分带 ,自内而外R RA 值降低 ( 8 0→ 6 0→ 2 6) ,证明上部热水成矿系统仍有地幔氦注入 ,但因热水流体与海水的大量混合而被稀释 .  相似文献   

3.
西藏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的氦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组合岩石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白朗的玄武岩具有比较均一的He同位素组成 ,3He/ 4He平均值为 5 35 9Ra;变橄岩的He同位素比值范围为 1 10 4~ 3 384Ra,平均为 2 383Ra;从东部的仁布和大竹到西部的下鲁和白朗 ,辉绿岩的3He/ 4He由低变高。采于吉定的新鲜辉绿岩平均高达 31 5 7Ra,该值接近于在夏威夷发现的高比值。分步加热法结果显示高R值的He是在低温步释放的 ,根据这种高R值的He可以推测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成因环境有地幔柱的作用 ,该构造带很可能出现过裂谷洋盆或未能发育成熟的深大裂谷带  相似文献   

4.
氮氦比对地震的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同磊  张昭栋 《地震》1993,(3):7-10,31
聊古_1井位于聊考断裂带的北段。自1981年以来对该井水中的氮气和氦气每日进行定量观测。通过对聊古_1井的氮氦比在1981年11月9日宁晋M_s5.8级地震(Δ=150km)和1983年11月7日菏泽M_s5.9级地震(Δ=140km)震前变化的分析,发现N_2/He在这两次地震前2个月左右的时间均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且均在异常转折、恢复的过程中发震。由此N_2/He在震前的变化可能作为一项短期前兆异常预报指标。 然而,从该井的氮气和氦气的单独观测曲线及一般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曲线看不出明显的异常。采用氮气和氦气两者的比值后,则可以看出异常,这是由于两者的比值可以消除某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气压及取样化验等。  相似文献   

5.
孔令昌 《地震地质》1997,19(3):11-202
新型轻便测氦仪简介孔令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由于氦的快速渗透性、对应力作用反映灵敏的特点,有可能灵敏地捕捉到地壳深处应力变化的信息。因此,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十分重视氦与地震关系的探索,但由于现有的氦检测技术尚不适用,至今没能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延庆地震台2010年底气氦测项集气装置改进的整个过程,从改造以后的数据来看,集气装置的改进使气氦观测数据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日变形态清晰、规则。对延庆台此次改进的集气装置参数、制作方面的技术环节以及安装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8.
聊古一井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 ~1984 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两次较近的地震(1981 年宁晋MS5 .8 和1983 年菏泽MS5 .9) 前,氦都有明显的形态相似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
氦、氢是反映地下构造运动较灵敏的组分之一,已引起地震工作者的注意。但是,作为监测项目,多井孔地进行系统观测、对比,国内开展甚少,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中氦、氢含量低,特别是氢一般只有几个至十几个ppm。分析用气相色谱仪,热导监测器(通用型)灵敏度较低,而且色谱柱填充固定相对氦、氢分离度差,给定量测定带来较大困难。 为了解决氦、氢分离,在固定相的选择上采用新型碳分子筛——TDX-01B。它有较  相似文献   

10.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对金顶超大型铅 锌矿床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流体的40 Ar/ 3 6Ar≈ 30 1 .7~ 385 .7,3 He/ 4 He≈ 0 .0 3~ 0 .0 6Ra,成矿流体属于饱和空气的表生水 .在此基础上 ,对氦、氩、硫、铅同位素耦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出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过程为 :饱和空气的大气成因地下水下渗增温→通过水 岩作用从盆地地层中获取硫和氯以及放射成因的氦和氩→浸取盆地底部幔源火成岩中的铅和锌→含矿流体回返上升成矿 .由于这一过程的结果 ,而使成矿流体留下了地壳放射成因氦、(叠加有部分放射成因40 Ar的 )大气氩、地壳成因硫和幔源铅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相似文献   

11.
氦的年动态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年至1998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较近的3次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氦的年动态有明显的异常变化,作者分析后认为,可以把该井氦的年动态异常作为附近5级以上地震预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GWK-201型测氦仪的一种标定方法,该方法是采用SP-2304A型气相色谱仪的测值与其对比的办法来判定仪器的稳定性.然后介绍了一组标定实例,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综合分析认为;该方法可信度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磁法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中光泵磁力仪是国内外应用于航空和地面磁法测量最多的磁力仪器.为满足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对高精度磁测设备的需求,本文开展了低噪声、宽量程的高性能数字氦光泵磁力仪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磁传感器探头优化设计和新型数字化环路设计两方面.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影响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对磁传感器关键部件氦灯、氦室进行小型化技术研究,解决高性能氦泵源和原子气室等关键件的制作工艺,提高氦灯效率和氦吸收室的磁共振信号输出强度,制作出高性能、低噪声的小型化氦光泵探头.然后,针对常规模拟跟踪环路的局限性,通过数字化技术研究,采用FPGA、DSP、DDS、环路跟踪算法和信号处理软件等技术构成新型数字环路,弥补现有基于模拟跟踪环路技术的模拟式氦光泵磁力仪的不足,该数字环路降低了氦光泵磁力仪的电路噪声,增强了抗电磁干扰能力,并扩展了磁力仪的量程.本文通过小型探头和数字环路的技术设计,研制出高精度大量程的地面数字氦光泵磁力仪,并用于第三方测试.通过第三方测试证明:实测仪器的静态噪声小于4 pT,磁场测量范围为20000~100000 nT,梯度容限大于10000 nT/m.  相似文献   

14.
GWK-201型测氦仪及其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汝庆 《地震地质》2000,22(4):445-448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测氦仪———GWK - 2 0 1型测氦仪 ,分析了聊古一井 1998年 9月 1日至 1999年 11月 30日的逸出气氦观测资料。结果表明 :该资料的正常动态为近直线型 ,并且在附近 4 0级地震前有显著的异常显示 ,对今后的地震预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榴辉岩的氦、氩同位素组成及其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石榴石和绿辉石的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讨论了大别山榴辉岩的成因。测得3 He/4He 值为(1-19 ~4-63) ×10 - 7 ,40Ar/36Ar 值为1209 ~4416 ,4 He/40Ar 值分布在0-07 ~1-39 范围内,3 He/36 Ar 值的变化范围为(0-59 ~2-85) ×10 - 4 。大别山榴辉岩中保留了原始的稀有气体同位素, 但是退变质作用使氦同位素优先丢失。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榴辉岩可能形成于亏损的地幔或者是一种亏损型“地幔岩”中  相似文献   

16.
观测井中氦含量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黑龙江省林甸观测井、山东省聊城聊古一井和云南省开远观测井观测到的氦含量变化与周围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由于氦的物理化学的特性,它在地震前能灵敏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变化,氦的异常幅度与震级成正相关,与震中距成负相关,异常一般都是在地震前15~30 d左右.根据观测井所处的构造条件和氦来源深度的不同,观测到氦含量的异常变化不一致性,有正异常,也有负异常变化,这与孕震应力场作用导致气体来源途径的不同有关.地热异常区的高温井逸出气和逸出气中以天然气为主的观测井氦气测值高,低温井逸出气的氦气测值低.人可明显感觉到有气体流出的观测井,其交换速度快,氦气异常呈现出突变型特征;而低温静水位观测井,其气体流量小的观测井,交换速度慢,其氦气异常呈现出缓变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新WGK-1型测氦仪在怀4井观测的可行性,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将新旧测氦仪串联并行观测,经动态稳定性、内在质量及观测曲线对比发现,新测氦仪能够捕捉到更多更完整的地下流体信息,观测数据日变化规则,动态特征明显,且2台测氦仪产出数据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为进一步验证新旧测氦仪的相关性,与同台气温测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台测氦仪氦气测值与气温同时存在短期负相关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新旧测氦仪产出观测数据真实可靠,均能反映怀4井地下流体中氦气的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氦磷去除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5种湿地植物(芦苇、东方香蒲、菖蒲、茭白、鸢尾)和1种喜湿灌木(蒿柳),研究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效果.研究发现,所选用的6种植物在实验池中均生长良好.稳定生长105d以后,各种植物的总生物量在424-1772g/m2之间,除了香蒲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A/U)达到3.23外.其它的比值在0.63-1.49之间.6种植物地上部N和P浓度分别在13.12-28.83mg/g及1.55-3.77mg/g之间,地下部N和P浓度在7.76-15.60mg/g及1.70-2.71mg/s之间,大部分植物地上部N和P的浓度大于地下部.6种植物平均氮、磷积累量分别为20.60g/m2和3.08g/m2,其中地上部平均氮、磷积累量分别占66.60%和58.22%.不同植物筛选池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有差异,鸢尾池对TN的净化效果最好,芦苇池对TP的净化效果最好.植物的氮、磷积累量与浓度及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讨论了世界首例幔源氦在沉积壳层的工业储集.通常氦资源均由沉积壳层中铀、钍的α衰变形成的~4He经储聚而形成工业氦气藏,因而具有很低的~3He/~4He值,一般在10~(-8)量级.中国东部油气区的一些气井,氦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0.05%~0.1%,如松辽盆地的万金塔气田、苏北盆地的黄桥气田和三水盆地的一批气井,从而构成了工业氦气井(藏).研究表明,其~3He/~4He值达(3.7~7.2)×10~(-6)的量级,即在这些气井氦的总浓度中幔源氦的贡献达33.5%~65.4%.这样,就形成了壳-幔二元复合或以幔源为主的氦气藏,成为氦资源的一种新的类型,其成藏主要与超壳深断裂分布区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