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永平  黄伟明 《测绘通报》2012,(Z1):134-135
提出一种超高层建筑日周期摆动测量方法。该新方法采用GNSS接收机、倾斜仪、测量机器人有机结合方式,建立了内外部结合的超高层建筑测量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模型构建,提高可建筑施工控制网的测设精度,指导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和安全运行维护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管理基坑安全性监测过程中采集的海量观测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变形情况,基于时态GIS在数据管理、空间可视化以及时间维动态表现上的强大优势,利用ArcGIS Engine技术建立了基坑时态GIS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储存与查询、变形情况图形展示、数据分析与预报、成果报表输出等功能。系统的建立给基坑工程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3.
提出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动态变形监测当中。首先,采用差分型无人机测量系统获取影像及精准摄站信息;然后,在空中三角测量过程,提出一种综合地理参考法,建立GNSS辅助光束法平差模型,达到减少参考控制点数量的目的;最后,建立三维点云,经区域增长分割方法拾取标识点信息,并基于MATLAB获取标识中心点坐标,实现建筑结构自动量测。实验针对某电站工程的部分建筑结构进行变形监测,验证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建筑变形监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符合三、四等测量精度要求,对控制点的需求量相比传统方法明显降低,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建筑物动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结合龙岗区网格化管理的实际,通过对龙岗区网格数据管理需求的分析,探索龙岗区信息采集终端指挥与管理平台的架构。该移动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龙岗区基层网格信息员和网格志愿者、社会公众等提供信息服务,建设龙岗区工作动态实时监控、高效管理的信息指挥平台,以及完成该系统与市区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技术、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等方面对龙岗区信息采集终端管理与指挥平台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通常用于环境监测,如气候变化、水质和监控灾害管理等。目前,灾害管理是一项十分关键和紧迫的工作,在海啸预警和预测系统方面尤为突出。本文在研制区域水文态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RHSGISS)的基础上,为减缓灾害,研究出了海啸早期预警系统的一种本体式表达。该系统由地震监测台站、海底压力记录仪(BPR)和验潮仪等组成,其主要功用是解释复杂的多维数据。该数据由各种传感器、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以及处理异构数据等生成。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将获取自海啸早期预警系统多个组件的异构数据进行融合以及提供基于Web网络的数据服务。面向特定陆表监测与应急响应任务,本文通过使用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确定的传感器网络赋能实现(SWE)框架,构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GPNT服务体系,能为所有接入空天地一体化对地感测网环境下的用户共享互操作性和可伸缩性提供便利。本体因其功能上可以提供明确含义的信息,而成为了解决信息异质性问题的手段。本文在传感器网络数据与数据语义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型,目的是要提供使用本体和Jena规范来表示更有意义的早期海啸预警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6.
毕节地区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环境动态监控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毕节地区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技术研究,把对重点污染源的定点监测和对生态环境的区域监测进行有机结合,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定量化的指标依据。在此基础上把污染源动态监测系统、空间分析、评价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研究建立毕节地区环境综合监控平台,系统已经过严格的测试和业务试运行,证明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监测编报、信息采集、网络传输、数据管理、信息分发和综合评价服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时态GIS及其在艾滋病时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态GIS是GIS向多维化发展的产物。介绍了时态GIS的概念、特征、关键技术及主要时空数据模型。针对艾滋病传播的时空变化特性,提出了基于时态GIS的艾滋病时空分布动态监测的初步解决方案,较详细探讨了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艾滋病时空分布动态监测历史库与现时库动态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童矿  宋洋  孔祥芬 《测绘通报》2022,(3):127-131
目前,在建筑物识别与监测方面,基于单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阴影测高法和基于多视角影像的立体像对法将建筑物轮廓或名称识别与高度监测相独立,因此导致其自动化水平较低、数据冗余度与成本较高。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兴趣点(POI)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机场净空区建筑物识别与监测集成的方法,并以某国际机场为试验区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在建筑物识别与监测方面的准确率只取决于DSM的精度,而对DSM的数据来源没有限制;②以潜在危险建筑物高程变化速率为依据进行不定期的动态监测,在确保监测间隔期间机场净空区安全的同时可以降低数据成本和重复识别与监测所有建筑物造成的数据冗余度。  相似文献   

9.
《测绘》2019,(5)
针对引水隧洞管理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开发隧洞工程三维监测系统的解决思路。本文基于WebGIS技术,采用vue框架,开发了隧洞工程三维监测系统,实现了隧洞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传感器定位、传感器数据分析等基本功能,为隧洞的安全管理与运行调度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直观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将GNSS天线阵列技术与无线传感器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变形监测,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和自动化监测,还解决了系统传输距离受限、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探讨了GNSS天线阵列接收机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中的集成方法,建立两者集成的物理模型,开发了一种变形分析与预报系统,并利用实测数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物流运输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物流动态追溯系统设计方法。结合嵌入式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实时查询的物流动态追溯系统,使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多种信息可以被实时监控。该系统具有精确获得位置信息、运输车轨迹显示和路径规划等多种功能,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流畅,精度高且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籍数据的时态特性及变更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态修正的地籍时空数据模型的改进方法,通过引入动态变粒度方法减少了数据存储量,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基于该模型在建库过程中引入了基态库和差文件库,并利用动态属性数据对现势库和历史库中的宗地属性数据进行地籍管理;通过建立变更库确定父子宗地,加强现势库与历史库的时态关联,提高了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城市建设审批工作中,建筑报建材料与原有设计规划信息不一致、建筑设计与规划管理脱节的问题,该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设计实现了三维建筑报建核查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数据与三维GIS数据的无缝融合,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语义特征与报建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了面向不同需求层次的建筑报建审批模式与作业流程,较好地实现了基于三维GIS平台的三维建筑报建信息自动核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支持下的报批审批流程能够充分利用实际业务的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数据,支撑建筑设计报建的相关业务工作,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传统GIS数据模型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结合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出了一个新的时空数据模型-基于变化特征状态的时空数据模型(SCFSTDM),该模型保持了地理现象的完整性,地理信息的完备性以及时空专题信息的有机集成,模型有利于面向目标定向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时空分析与推理的实现,有利于地理数据的共享,设计和开发了基于SCFSTDM的时态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了基于特征实例的时空复合查询,时空推理以及动态播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地下管网空间复杂性及其部分管道水质监控信息化程度的不足,基于三维GIS软件SuperMap强大的图形数据处理能力,开发了城市地下管网水质可视化预警系统。将三维可视化场景、管道模型和监测成果与SuperMap软件系统有机地融合,建立直观、有效的城市地下管网三维可视化场景,能够动态展示和实时交互式地查询可视化模型信息;同时通过对水质监控指标的阈值进行设置,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异常监控指标值,并将异常信息推送给监控人员,从而达到监控预警的目的。该系统为城市地下管网水质监控提供了一个直观交互式的信息可视化管理平台及监控预警平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矢量地图导航缺乏真实环境信息,而视觉地理定位依赖海量图像标注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虚实融合的单体建筑物实时识别与定位方法。该方法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利用轻量级深度网络SSD(single shot detector)实时检测手机视频流中的建筑物对象类别,通过调用手机内置传感器获取当前定位信息与拍摄视角,并以矢量地图信息为辅助,在仅需识别出建筑物类别的情况中,准确获得单个建筑物的属性与定位信息,并与矢量地图进行叠加可视化,最终达到真实地理环境与矢量地图融合的增强导航。随机采集了550张建筑物图像,经过处理标注后作为训练标签,在计算机上训练SSD的建筑检测功能并且进行验证;将训练好的SSD网络模型迁移到移动端,结合地理围栏方法与手机传感器开发可识别建筑单体信息的增强导航系统,将系统部署在手机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充分利用矢量地图与实景图片的互补信息,在仅需少量建筑物标注样本的情况下,实现单体建筑物信息增强的手机端地图导航,有效缓解了矢量地图定位不够直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廖明  廖明伟 《测绘科学》2016,41(12):120-123,156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监测中多源多尺度数据获取、定量遥感模型半自动化条件制约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以及静态的时空快照服务难以表达动态变化过程等问题,该文从基于传感网的数据多元化实时感知获取、基于数据仓库的生态信息主题化动态汇聚、基于多尺度WFS的智能化服务、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仿真动态模拟知识化应用方面考虑,设计湖泊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服务系统。以鄱阳湖为例进行验证,为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监测以及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面向公众服务的建筑物数据模型,需对可视化与应用分析提供支持;能对建筑内部进行表达,并包含相应的语义信息。以天正CAD建筑施工图为数据来源,基于其所提供的组码信息与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建筑构件的识别与信息抽取。基于该方法所提取的建筑构件包含语义、定位、几何、属性、关系等信息,能为三维城市建设中内外一体化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完备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港口航道陆域形变监测与管理,讨论了动态形变监测特点.分析了综合运用创新的并行动态二级GNSS布网空间框架结构体系,构建了连云港一级并行动态GPS控制网系统和专业服务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二级工作基点网的模型,可确保港口航道安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事件的疫情应急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嵩  黄瑞金 《测绘科学》2012,37(6):79-82
针对疫情应急系统在时空数据逻辑性方面的高要求及已有时空数据模型在该方面的不足,本文以事件产生为触发、事件发展为驱动,进行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建模研究:建立了城市疫情应急相关时空数据的概念模型、静态结构模型和时态行为模型;并设计Geodatabase实例和组件模型,实现对时空数据模型的面向对象的组织、管理和操作。通过在眉山市疫情监测应急系统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基于事件对多关联复杂空间对象群进行的联动操作,实现了时空数据的逻辑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