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地震局于1985年11月19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首次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国家地震局有关直属所、队、出版部门和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院地震历史资料总编室的特邀代表共6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42篇,在大会上,有26名代表宣读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内容涉及历史地震参数的标度及应用、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学分析以及历史地震工作回顾与展望等,现就几个主要方面作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984年4月16~1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议概况,国家地震局部分直属单位的有关人员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当前工程地震工作的任务、地位和作用,研究了目前重大工程建设对地震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如何把地震科学的新成果应用于重点工程建设等问题,常务委员还对近期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并研究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地质》1986,8(1):50
由国家地震局主持,于1985年11月19—24日在杭州举行了“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来自全国36个单位的6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42篇,内容涉及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学分析,历史地震参数的标度及其应用、历史地震工作回顾与展望以及国内外动态等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与研究汇报会1984年9月19日至23日在石家庄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监测司、地质所、地球物理所、物探队、地震地质大队、测量队,以及山东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应邀的兰州地震研究所代表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宗晋同志主持,监测司辛书庆同志也到会指导工作。会议交流的“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成果,是介于地震烈度区划与前兆观测预报之间的难度较大的科研成果。它将对今后华北地区地震工作布署和地震危险区监视以及防震和抗震  相似文献   

5.
1982年2月25日江西龙南发生5级地震后的第4天,参加现场工作的江西省地震办、广东省地震局、华南地震协作区办公室的同志,根据现场考察和观测的初步结果,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历史地震,这次地震活动特征,地震烈度,前兆资料及宏观现象等提出了近期内不  相似文献   

6.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由云南省地震局(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积极筹备,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及地震系统的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子群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就我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地震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会暨学术年会于1984年4月11日至16日在太原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70余人。 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王汉甫同志致开幕词。 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齐书勤同志代表首届理事会对山西省地震学会从78年5月23日创建以来六年的历史做了回顾,向大会报告了几年来学会完成的主要工作;总结了搞学会工作的体会。 大会于4月13日选举出山西省地震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新理事会成员共27名。理事会下设学术工作、编辑工作、烈度鉴定,普及教育工作等四个委员会。 大会通过了《山西省地震学会章程》,新章程分总则、会员、组织机构、经费、附则等五章。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成立暨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1988年6月24日—28日在山西繁峙砂河召开.61个单位的120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是1986年11月由山西、河南、辽宁、四川、上海等省市地震局发起倡议并进行筹备的.由于地震、历史、文物、考古、历史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十月廿四日至廿九日省地震局在太原召开了全省地震局长、地震台长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负责同志有关地震科学工作的指示和讲话,回顾了今年以来全省地震工作的进展,并就如何贯彻执行我国地震工作方针和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依据鸭绿江断裂历史地震和近期地震的活动状况,分析了鸭绿江断裂西南段的地震活动特征,并对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震第四届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 0 0 1年 9月 3~ 1 0日在云南丽江召开 ,来自全国 2 0多个省、市地震局和研究所的 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 ,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乔森 ,云南省丽江行署刘副专员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学申主持。有 1 7位代表在会上发了言 ,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 )依据活断层分析和古地震调查的历史地震参数的确定 ;2 )历史地震在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3 )历史地震余震序列的研究 ;4)疑难地震的研究 ;5)新发现的历史地震 ;6)历史地震…  相似文献   

12.
1987年1月6日至10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系统的28个单位计4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讨论会暨云南省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于1985年5月16日至20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在西南地震科学研究工作中作出贡献的老、中、青科技工作者和有关人员,以及云南省地震学会的会员代表共152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介绍了以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八人于1984年8月23日至9月8日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情况。根据代表团的参观考察,较详细地介绍了朝鲜的地震研究工作和研究机构情况,以及朝鲜的地震历史情况。代表团还与朝方代表就中朝两国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问题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会谈纪要和1985—1986年度执行计划书。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地市地震局长会议于1988年1月23日至27日在太原山西省科技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9个地市地震局长、2个地区科委地震科的负责同志以及各地市评选的先进集体的代表及先进个人共60人.会议对1983年改革以来我省地方地震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交流了地方台、企业台宏观网建设、管理及地震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验,讨论了今后的方向任务和工作重点.会上还对1987年度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间,省局有关领导与地市局长们,还就当前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对话.省政府副秘书长郝思恭同志出席了闭幕式并在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分析了当前地震社会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地震社会学工作要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围绕国家各个经济时期的发展政策和地区布局,进行工作任务的区划,并根据区划地域内地质构造、历史和现今地震背景、社会结构、人文地理环境等条件,确定相应工作内容的构思。文章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构思方案和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堑系强震的活动规律和危险区段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锡伟  邓起东 《地震地质》1992,14(4):305-316
山西地堑系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强震活动带之一。作者系统地分析了山西地堑系历史强震的重复和迁移现象、M≥7级地震前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蠕变曲线的线性分段性,并根据近期地震活动的特点,判断了现今地震活动暂态和未来地震活动性;最后,在现有的形变测量资料、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山西地堑系内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震局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贵州贵阳市联合举办了“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报论坛——2013贵阳学术交流会议”。来自中国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市地震局等3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应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由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0年5月26日—6月10日赴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和学术考察。代表团此次赴美的主要任务是在双方正式同意将中美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继续延长第三个五年的基础上,与美国对口部门就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进行工作会晤,并访问考察美方的有关学术机构、大学和地震预报实验场。双方代表工作会晤于1990年6月1日在美国地质调查局总部举行。参加会晤的美方人员有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佩克博士(副部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和许多同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评定近期(十年内)地震危险区的条件,并清理和总结了十五世纪以来华北强震区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特征。利用图象识别的CORA-3算法与费歇尔判别函数,对华北历史上已发生的38次地震和22个待预测区进行了分类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