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站出现了一次特殊故障。通过对这次故障的检查过程、处理方法和讨论,说明在检修自动观测设备故障时不应忽略检查机壳接地这一环节,同时也说明PE保护接地(机壳接地)的不可或缺,提示台站在建筑设计、机房改造施工时,对市电电路布线、PE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安装,避免因这些因素引发的人身安全及设备故障。  相似文献   

2.
气象观测的规范化要求是较高的,一整套严格的规定保证了气象要素的“三性”,但仍有很多规定,要凭观测员的职业道德来保证,这些也就是观测中要求的内在质量。本人在长期观测工作中,发现地面温度的准确性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原因。《规范》要求:“地温场地表疏松……,表身和感应部分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部分便与土壤密贴,不可留空隙。”这一规定看着容易,做好却不易,且做好与否对内在质量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照、风、温度、云、能、天等观测项目的历史数据变化特点分析得出:由于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连南地面观测环境受到破坏致使本站日照偏少、风向趋于单一、风速偏小,温度偏高,对云、能、天的观测也有严重影响,使得所获得的观测资料不能充分体现当地气候特点,失去了"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才能使获得的气象要素数据准确有效,为气象科研提供基础数据保证.  相似文献   

4.
全省气象工作会议指出:测报工作是我省气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要求各级领导:一要抓好《规范》、《制度》的再学习、再贯彻;二要整顿质量差的重点站,严肃处理涂改伪造事件,把质量低劣的人从观测岗位上“撤”下来,集中学习,培养提高。众所周知《规范》是气象观测的技术标准和操作章程,《制度》是岗位职责、质量考核的具体内容,它们构成了测报工作的“根本大法”,每个观测员都必须严格加以遵守,不得违背。值班制度中规定,观测时必须“观测一项,纪录一项,不得追记;严禁伪造、涂  相似文献   

5.
王虹 《气象》1987,13(8):19-19
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需要有准确性、代表性强的长期连续资料。为此,要求资料的来源地——气象台站的观测场地保持长期稳定。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法规形式颁发了《浙江省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规定》,要求各地从今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6.
一次湿度记录不正常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事实说明了保护观测场的环境对于提高记录质量的重要性; 同时还说明了对于观测记录中的问题,只要采取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必要的调查和试验,是可以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的。我们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气象资料的质量,把观测这个基础搞好。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测报质量,消灭错情,严禁重大差错发生,地面观测工作是关键。即观测工作是提高测报质量的基础,实现测报高质量目标,是搞好观测工作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从事地面测报工作20多年来,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消灭错情,提高测报内在质量,关键要坚持做到:严格,认真,虚心。1 严格  气象是一门技术性强的科学,气象观测数据都要准确无误。为获取具有较强的“三性”气象资料。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技术规定,认真进行每次观测与操作,是搞好地面观测,提高测报质量的可靠保证。2 认真气象观测工作,项目多,时…  相似文献   

8.
谢建兴 《气象》2001,27(9):57-57
1 问题的提出如果台站的地温场水土逐渐流失 ,造成低于整个观测场地面的低洼地 ,就不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 :地温场的地表应疏松、平整、无草 ,并与观测场整个地面相平。但是 ,这个问题有些台站却未重视 ,使长期积累的地温资料的代表性、比较性、资料序列的均一性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这无疑将降低这些资料的使用价值。为了证明地温场低于观测场的整个地面 ,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在 2 0 0 1年 5月5~ 1 5日前后的 2 0时对 0 cm(地温场低于观测场约 5cm)做了对比观测 ,见表 1。表 1 地温场和观测场观…  相似文献   

9.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每个环节的测报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现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地面观测记录和测报质量的影响。按照规范的要求,地温场地面积为2m×4m,要求地面最高、地面最低、地面0cm3支温度表应水平安放,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露出地面部分的感应部分及表身要保持干净。但在日常安装使用中,人们往往对此重视不够。常见的有感应部分全部裸露在空间,或埋得过深、过浅,或感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对气象台(站)环境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观测场的环境改造势在必行。我局率先在观测场种植绿化草皮一地毯草,并获得成功。该草一般在每年的y-9月份种植,并具有“矮、密、快”的特点:即高度矮,在ZOom以下,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腰求;根系密,扎根深,生长速度快,适合于台(站)观测场种植。而且它还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便于推广。亚种植前观测场地整治首先,在种植草皮前1个月左右,重施除草剂,等原草皮全部枯萎,直至草根腐烂后将观测场的枯黄草皮全部连根铲除,把地翻松,同时清除部…  相似文献   

11.
刘应明 《广东气象》2000,(Z2):46-47
建筑物防雷设施的质量好坏、性能的优劣,是防雷安全性、可靠性的基本保证。应仔细调查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地质、土壤、气象和环境等条件,以及雷电活动规律和被保护物特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防雷检测是确保质量的重要措施。新工程防雷设施必须进行分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并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防雷设施年度检测时必须核实是否与原报建设计时的使用性能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防雷设施真正发挥作用。 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如何使防雷设施达…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气象台站能见度观测主要采用目测法。尽管在观测方法和原理上是正确的,但要完全按照规范的要求去做困难很大。除了观测人员的视力差异外,仅就白天和夜间目标物的选择和不同距离目标物的确定上遇到的困难就很多,也不易解决。下面就实际观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处理办法。1 在视角范围内,远处目标物不足的观测按照规范要求,常用“内插法”或“外推法”解决。但在实际运用时,又绝不能用简单的猜想来推测可能的数据,而应按不同光照条件、不同距离,根据其目标物中细微部分的清晰程度来确定能见距离应为该目标物的多少倍。对“细…  相似文献   

13.
于东红 《气象》1999,25(1):57-57
地面观测仪器应严格按《地面观测规范》安装、操作,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我们在台站地面温度表的安装使用检查中发现,有的地面温度表(包括地面、最高、最低)没有严格按《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来安置,使温度表的球部不是埋入土中一半,或者埋的土壤被风吹走,使温度...  相似文献   

14.
测报质量问题,主要说来是一个业务技术问题,广博的业务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爱岗敬业的职业修养,都是提高测报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不论个人还是集体,要想改变落后的测报面貌,必须首先从业务技术着手,同时辅之以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测报质量也不全是错情率所能表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站内普遍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受制于测报业务负责人的水平,如大到观测场的选择、环境的保护,小到仪器的安装、目测标准的统一以及站内传统规定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都无法在个…  相似文献   

15.
李志刚 《气象》1981,7(4):23-24
本文分析了观测场环境改变对气象要素的影响。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说明这些影响造成了资料序列的非均一性; 为此而采取的一些补救措施的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一个方面证明: 为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可靠和有长期的连续性、代表性,必须以积极态度维护气象台站的观测场地及其周围环境,使之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并应长期保持稳定。轻易用迁站的方法改善环境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酸雨观测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连静 《贵州气象》2006,30(5):48-48
酸雨观测是一项要求严格,操作仔细,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酸雨观测记录资料准确、可靠,必须要熟悉酸雨业务规测和技术规定,在“细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而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绝大部分是在观测场内进行的,因此选择和维护好观测场地,保护好观测场地四周自然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观测场地的地理泣置、土壤性质和结构应能反映本地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的特点,尽  相似文献   

18.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的每个环节的内在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就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记录的影响。按规范的精神,地温场为2m×4m,要求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  相似文献   

19.
日照观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日照观测虽不属技术复杂的项目 ,然而 ,在实际观测中 ,人为原因造成的日照记录缺测现象却时有发生。实践证明 ,要避免日照记录人为的缺测现象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日照纸涂药的面积不宜过小 ,夏半年日照时间长 ,迹线偏下 ,冬半年则相反 ,因此涂药时必须有足够的感光面积。二是配制的药液 ,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药液配制不佳 ,会影响日照纸的感光或显影 ,造成日照迹线不明。三是在暗室中涂好的日照纸应完全晾干才能收藏 ,否则涂了药的日照纸会发黑失效。四是换上的日照纸 ,应严格检查、复查日照纸圆孔上的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