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铁矿床(点)。本文以玢岩型铁矿和沉积-热液叠改型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等工作,对含矿建造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玢岩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粗安岩-凝灰岩建造、与膏辉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闪长玢岩建造;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灰岩建造或钙质粉砂岩建造及粗安斑岩建造,与矽卡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正长岩建造关系密切;铁矿化与基底断裂、基底隆起带和岩侵型穹窿息息相关。初步认为庐枞火山岩盆地铁矿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沉积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成矿期。  相似文献   

2.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广泛产出玢岩型铁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对象,利用40Ar-39Ar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盆地内典型玢岩型铁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确定了盆地内主要玢岩型铁矿床陶村、白象山和...  相似文献   

3.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是玢岩型铁矿成矿模式建模的基地.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的约束对区域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凹山铁矿床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选择矿区发育的两种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LA-MC-ICP-MS U-Pb年代学研...  相似文献   

4.
玢岩铁矿是我国铁矿的一个重要成矿类型,宁芜和庐枞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铁矿的主要矿集区.对宁芜和庐枞盆地的构造分析结果表明,NNE向断裂和NW向断裂控制了区内的岩浆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往往是玢岩铁矿产出的有利空间.综合对比了宁芜和庐枞地区玢岩铁矿成矿岩体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共同的物质来源.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两盆地玢岩铁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或下地壳;Pb同位素特征则进一步说明其与EM-Ⅱ型富集地幔具有密切关系.宁芜和庐枞盆地在燕山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成矿作用受岩浆活动所控制.两盆地玢岩铁矿成矿作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其受地壳物质混染程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5.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7个矿集区之一,以中生代火山岩和玢岩铁矿的广泛发育为特征。凹山铁矿床位于盆地中部,是宁芜盆地玢岩型铁矿床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首次利用成矿元素Fe的金属矿物对宁芜盆地凹山铁矿床的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凹山铁矿床的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27.7±2.6Ma(n=5,MSWD=0.66),直接代表凹山铁矿床的成矿年龄。~(187)Os/~(188)Os初始比值为1.73±0.56,γ_(Os(t))值为527.18~535.93,介于地幔与地壳之间,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凹山铁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少量来自地壳。  相似文献   

6.
宁芜盆地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40,自引:24,他引:16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张乐骏  钱兵  马良 《岩石学报》2010,26(9):2715-2728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玢岩型铁矿床的主要产地,盆地内广泛产出闪长玢岩,这类岩体与铁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但其精确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盆地内与铁矿床有关的7个闪长玢岩体的年代学研究,通过对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同位素定年方法,确定了盆地内主要闪长玢岩体,凹山岩体、陶村岩体、和尚桥岩体、东山岩体、白象山岩体、和睦山岩体和姑山岩体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30.2±2.0Ma、130.7±1.8Ma、131.1±1.5Ma、131.1±3.1Ma、130.0±1.4Ma、131.1±1.9Ma和129.2±1.7Ma。定年结果表明盆地内闪长玢岩成岩年龄均为130Ma左右,其成岩年龄可以近似代表铁矿床的成矿年龄。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145~136Ma、135~127Ma、126~123Ma三期成岩(成矿)作用,宁芜盆地内闪长玢岩是第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形成时代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断隆区内与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有关的高钾钙碱性岩体。宁芜盆地内闪长玢岩及玢岩型铁矿床形成于区域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罗河铁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铁矿床。经深部找矿勘探工作,2013年在罗河铁矿床主矿体800~1000 m之下又发现了小包庄铁矿床,这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工作中的重大进展之一,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和形成时代的精确厘定,是正确分析矿床成因机制,完善玢岩型铁矿床成矿理论的关键。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钻孔岩芯观察、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及电子探针分析测试工作,查明了罗河铁矿和小包庄铁矿的矿化蚀变特征,厘定了矿化阶段,初步探讨了成矿作用过程;对小包庄铁矿床进行了高精度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坪年龄为(130.32±0.7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5±1.5)Ma,反等时线年龄为(130.4±1.3)Ma。结合庐枞盆地及区域成岩成矿时代,认为盆地内玢岩型铁矿床集中形成于130 Ma左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阶段(135~126 Ma)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轴向原生晕地球化学分析及建模,可弥补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的多解性及探测精度的局限性,对定位和评价深部盲矿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钻孔原生晕的研究工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查明了主要成矿指示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富集和亏损,确定了磁铁矿、硫铁矿和硬石膏矿体的矿中、近矿及远矿指示元素组合,结合矿床成因模型,建立了泥河玢岩型铁矿床地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通过罗河和小包庄玢岩型铁矿床的佐证,认为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型铁矿床的勘探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安徽庐枞盆地泥河铁矿床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庐枞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北缘,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区。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广泛,包括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4组火山岩以及34个出露地表的侵入岩体。泥河铁矿床是盆地西北部新勘探发现的大型铁矿床,其精确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研究仍十分薄弱。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泥河铁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通过对岩浆岩锆石LA ICP-MS和金云母40Ar-39Ar定年方法,确定矿区中的辉石闪长玢岩、正长斑岩和粗安斑岩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32.4±1.5Ma、129.4±2.0Ma和134.3±1.2Ma,成矿时代为130.9±2.6Ma。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辉石闪长玢岩是成矿母岩,粗安斑岩形成于成矿作用之前,正长斑岩为成矿期后形成的脉岩,穿切火山岩地层和矿体。上述定年结果与地质事实吻合,表明泥河铁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几乎同时发生。通过与庐枞盆地和区域成岩成矿时代对比,认为盆地内玢岩型铁矿床集中形成于130Ma左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第二期成矿作用活动的产物,庐枞盆地内130Ma左右的辉石闪长玢岩侵入体是寻找泥河式玢岩型铁矿床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0.
一、鞍山地区鞍山式铁矿的建造特征鞍山式铁矿是条纹状的含铁石英岩,相当于国外的含铁石英岩、碧玉岩、铁燧岩等前寒武纪含铁建造,是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一类铁矿床.它分布面积之广和特有的不可逆成矿性,又具有全球性的地质演化意义.鞍山地区的含铁建造均属太古代,其中分为角闪质型和粘土质型两种含铁建造.前者相当于常伴生有海下火山喷发沉积的含铁建造;后者相当于常与千枚岩、片岩等陆屑沉积在一起的含铁建造.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相似文献   

11.
太平山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火山岩盆地南段的钟姑矿田北东部。与区域玢岩型铁矿赋矿岩石不同的是,太平山铁矿床赋存在二长岩中。对赋矿二长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成岩成矿地质意义。研究显示,太平山铁矿床中二长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在129.0±2.0 Ma~132.8±1.8 Ma之间,属于早白垩世,与钟姑矿田内其他铁矿床的赋矿岩石年龄一致,与整个宁芜火山岩盆地内赋矿的闪长质岩浆活动时限也相吻合;二长岩总体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Hf轻微亏损,P、Ti明显亏损的特征;微量元素对Nb/La比值1,Nb/U值介于3.05~5.46之间,低于全球MORB和OIB的平均值,也低于地壳的平均值,表明其起源于富集的交代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岩浆起源及演化与钟姑矿田、宁芜火山岩盆地内的赋矿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特征。太平山铁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应形成于中国东部整体岩石圈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新的铁成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中国鞍山式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该铁矿床赋存于反S型褶皱中,局部矿体出现褶曲现象.矿体产于主要由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蚀变岩”组成的含铁岩系中.文章通过研究该地区铁矿石的构造、结构和矿物组合,结合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形成铁矿床的物质来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在其形成过程中,很少或者没有含铝碎屑物质的加入,是由海洋化学沉积形成的,形成于还原环境.通过研究与铁矿床空间关系密切的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蚀变岩”的构造和结构等,并利用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的测试结果,对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蚀变岩”进行了原岩恢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应为洋中脊拉斑玄武岩,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应为大陆岛弧的杂砂岩,而“蚀变岩”的形成则与磁铁石英岩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该地区铁矿床沉积的古地理环境为洋壳边缘、大陆岛弧附近,其形成环境应相当于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以东地区)夕卡岩铁矿成矿带,为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矿床多、分布广、成群成带出现,结状相对富集特点.夕卡岩型铁矿系指那些成矿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或受接触带影响的一定范围内,在气—热液作用下,主要以交代方式形成的铁矿床,这类矿床与夕卡岩在空间上、时间上、形成机理上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来探讨成矿富集问题.(一)夕卡岩铁矿的区域分布严格受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地槽、地台)控制,矿化表现以华北地台为中心的南北对称分带规律.成矿带自北向南为东北地槽成矿带、燕辽过渡区成矿带、华北地台成矿带、长江中下游过渡区成矿带、东南地槽成矿带.五个构造成矿带内的岩浆建造、沉积建造与金属矿化组合有显著的差异和对称性分布如表1.成矿岩浆岩由中心(地台)区向南、北进入地槽依次从中基性(闪长岩组合)→过渡区中酸性(花岗闪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辽宁鞍山、本溪地区典型条带状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铁矿产于太古宙晚期花岗岩-绿岩带内,主要为条带状含铁建造型铁矿床,鞍山群茨沟岩组、樱桃园岩组是找矿主要层位.矿石具有条带状、块状构造,半自形等粒粒状变晶结构、残留结构等.含铁建造的演化趋势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鞍本凹陷区以及高大磁异常、复杂磁异常、低缓磁异常、深大磁异常和剩余磁异常区是寻找大型、超大型铁矿的最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地质概况 长江中下游发育一些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断陷盆地。其中庐枞、宁芜和繁昌等盆地内均发现有铁矿。在铁矿体及蚀变围岩内多种微量元素,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这种分带规律既说明了成矿条件的特点,又显示了找矿标志的意义。 庐枞盆地的罗河铁矿作为一个大型隐伏铁矿床,它的蚀变和金属原生分带,在玢岩铁矿床中更有典型意义。该盆地内的钾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可划分三个旋回,由早至晚,称为砖桥组、双庙组和浮山组。其中第一旋回是含矿旋回。罗河铁矿与成矿有关的是粗安岩和粗安质凝灰岩。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蒙库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的构造特征.通过对该盆地火山沉积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其结果认为,该盆地是一个明显的非对称的陆内裂谷,其火山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二个阶段:早期石英角斑质火山沉积阶段和晚期细碧-角斑质火山沉积阶段.由于蒙库铁矿床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二个火山沉积构造演化阶段,因此铁矿床集中产于向斜构造的核部地层,并与细碧-角斑岩建造关系密切.后期的变质变形-岩浆侵入作用又对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起到了明显的改造-叠加富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庐枞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北缘,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区和玢岩型铁矿的集中产地。庐枞盆地西北部勘探发现了大型泥河铁矿床,其硫铁矿和硬石膏矿床也达到了中大型规模,矿床中硬石膏在不同蚀变-矿化阶段均广泛发育,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深部勘探揭示庐枞盆地深部存在含石膏沉积地层(膏盐层),但目前膏盐层与成矿作用关系尚未引起研究重视。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泥河铁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着重分析了膏盐层与铁矿床形成的关系,并在阐明成矿流体系统演化过程和成矿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泥河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系膏盐层有着重要的成因关系,膏盐层是泥河铁矿床形成的重要地质条件之一。铁矿床及蚀变围岩中的大量硬石膏主要来自膏盐层;膏盐层为铁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大部分硫和矿化剂元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河铁矿床的两期成矿模式,即中晚三叠世含膏盐地层的沉积作用期(预备成矿期)和早白垩世的岩浆热液成矿期。  相似文献   

18.
安徽当涂杨庄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明 《江苏地质》2014,38(2):206-218
杨庄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西南段的钟姑山矿田内,属于宁芜地区玢岩型铁矿中次火山岩体与前火山岩系沉积岩接触带中的铁矿床。该矿床的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闪长玢岩岩体与徐家山组接触带部位以及闪长(玢)岩岩体内部。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角闪石、长石、绿泥石、石膏、绢云母等。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研究,认为杨庄铁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属于玢岩型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9.
对拉布拉多铁矿的产出地质环境、铁矿类型及特征、矿床分布和勘查等情况进行研究,认为拉布拉多铁矿勘查和开采主要集中在"拉布拉多地槽"的拉布拉多城—Wabush和Schefferville两个区域。矿床赋存于下元古界Kaniapiskau群Sokoman组内,铁矿类型有高品位表生矿型、变质的粗粒的含铁建造型和弱变质的含铁建造或铁燧岩型,Julienne湖铁矿床为区域上Superior型含铁建造的典型代表,据其成矿条件和成矿特征建立区域上的同种类型铁矿床的勘查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0.
泥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庐枞盆地的西北部,属玢岩型铁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已有一定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表明泥河铁矿床的形成与辉石闪长玢岩顶面形态关系密切。本文选择泥河铁矿床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以钻孔资料为依据,采用离散光滑插值法建立成矿岩体的精细三维模型,重现了闪长玢岩体的形态特征,将三维模型离散化后提取岩体顶面并通过三维形态分析方法进行数值分析,提取了岩体表面的隆起、凹陷形态,并与已知矿体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矿床成矿岩体隆起形态与矿体位置的对应关系。本文通过多次实验确定最佳表达的滑动窗口尺寸和与成矿岩体形态有关的找矿指标,结果证明利用10×10个单元的滑动窗口可以识别80%以上矿体。本文对三维成矿预测中三维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探索,证明成矿岩体三维形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这一方法可直接应用于与泥河铁矿床类似的玢岩型铁矿床三维成矿预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