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微型机及TrueBASIC语言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辉 《测绘科技通讯》1995,18(2):43-48,42
本文在分析了袖珍机和微型机的发展过程后指出:SHARP的PC-E500是测量野外电子记录手薄珠较好机型,而高档PC系列兼容机已经有条件成为测量单位的主力机型,并建议在高档PC系列兼容微机中配置新上市的北大方正SuperⅥ型汉卡作为微机的中文操作系统及文字处理系统,使用TrueBASIC2.03版作为测量平差计算编程语言,并介绍了笔者用该语言编制的9个工程测量常用平差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dIdD矢量磁力仪的基本原理和野外地磁测量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使用dIdD磁力仪进行日变改正的方法,通过野外观测数据的实际验证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认为该磁力仪作为日变监测型仪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对比结果是通过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及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而得来的。通过研究可以对比角度测量中仪器的精度和测定在边角同测时由观测者本身而带来的误差大小。研究结果对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开辟了一条新路。显然,这项研究从增加野外生产力方面来讲,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仅仅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最有效的使用任何仪器就是在一些工作中最好地使用他们。这就要求使用这些仪器的野外测量员要在怎样完成野外测量和如何使用他们两个方面进行培训。以及在设计和在非常简单的水平控制测量中立标桩,都必须应有导线网的基本测量知识。  相似文献   

4.
测量绘图电子手簿的原理及应用第二讲测量绘图电子手簿的野外采集(上)冯仲科,王玉庄,李如仁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参照南方测量绘图电子手簿给大家介绍野外采集,本讲主要介绍一般仪器采集,下讲主要介绍全站仪采集部分。一、使用手簿前注意事项1.手簿调入主机将手簿固...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Windows CE掌上电脑的房产面积测量软件的系统功能和数据结构设计。通过一个示例证明,该软件在外业时使用灵活、方便,不需要其他图形平台的支持。另外,在内业中,该软件采用Access数据库保存外业数据,并可以在AutoCAD下自动成图。实现了野外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和室内成图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BJ2032VJ汽车底盘性能良好、价格便宜,为我军基本装备用车,经改装后广泛应用于多种轻型机动系统中。本文基于野外测绘的特殊设计要求,介绍了该底盘在用于野外测绘任务时的改装设计中应改进的几个方面,消除了现有载荷结构和测绘作业特殊要求之间的矛盾,并给出了相应理论分析过程和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土地建设的新模式,测绘技术是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总结了传统野外地形测量、工程单体细部测量、低空无人机航摄、倾斜摄影等技术;介绍了传统测绘技术和新型测绘技术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作用、优缺点和使用现状。结果表明,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相辅相成,因地制宜地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8.
李长会  闫国锋 《北京测绘》2018,32(6):711-714
为了减弱旁折光对天文测量的影响,需快速且准确地计算和预报测站所在地点的太阳位置,进而准确推算出日出、日落和中天的时刻。根据野外天文测量的具体需求,本文采用并设计了一种野外天文测量中太阳位置的快速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解算一年不同自然日中地球上任意地点的太阳实时位置,误差不超过10秒,其精度足够保障高精度野外天文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掌上电脑的地籍测量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当前地籍测量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基于掌上电脑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是解决地籍测量野外数据采集瓶颈的有效途径。文中给出了基于掌上电脑的地籍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黑龙江农场总局庆丰农场的地籍测量实践,对该系统实施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测绘科学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应用发展的需求,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在测绘野外数据采集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并开发了野外数据采集成果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通信、数据记录与检查、测量数据概算、原始成果记录表格自动生成、数据格式转换五个模块组成。将该系统与全站仪结合可实现野外测量数据的高效自动化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概算,为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老旧防空洞是一种隐埋于地下几米到几十米的人防设施,一般的仪器无法从地表对其准确定位。本文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微重力测量和瞬变电磁测量两种方法,分别对已知参数防空洞进行探测,通过和已知防空洞的参数进行对比,总结出了微重力探测老旧防空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轶  龚丽芳 《四川测绘》2003,26(3):107-110
本文针对地籍测量的特点及其野外数据采集的发展现状,结合如今正被广泛利用的PDA,提出了一种基于PDA的测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思想,并给出其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分光学遥感影像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国铁路勘察设计领域高分光学遥感影像的应用,结合当前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特点,系统总结了高分光学影像的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地质勘察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面向铁路勘察设计的高分影像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建立适应于铁路勘察设计特点的遥感影像高精度的处理和智能信息提取与解译、业务应用等方面,以期形成高效的光学遥感卫星铁路勘察设计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PDA的森林资源样地调查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肖洲  杜清运 《测绘科学》2006,31(1):121-12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DA并将GPS、MobileGIS等技术进行综合集成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调查(一类调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对其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软件设计等进行了论述。该系统将野外调绘和数据采集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野外调查方式,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外业和内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重力地形改正是区域重力测量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目前重力地形改正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快速地重建测站附近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景立体视觉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近区重力地形改正方法,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快速测图系统。为了使该系统硬件尽量小型化并满足精度需求,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精度分析和设计优化。所开发的研究系统可以从获取的全景立体图像自动生成DEM并计算重力地形改正值。该系统已经过野外多站多种地形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效率和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野外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源遥感数据在道路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明 《测绘通报》2018,(3):117-121
传统工程测量在复杂地形勘测中容易受现场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作业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造成成果质量和效率均很难满足工程要求。本文以兴延路工程勘测为例,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机载激光雷达与卫星影像的技术方法,充分发挥多源遥感数据在地物判读和地形采集中的优势,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成果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在提供传统DLG成果基础上,还可以提供DEM、DOM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应用的基础,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提供本底数据库。本文从甘肃省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和"天地图·甘肃"等现有成果,从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接口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国情展示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建设工程测绘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IS基础空间数据生产实际,介绍了将工程测绘系统与掌上电脑测绘系统相结合完全实现建设工程测绘内外业自动化的全过程。以及按照GIS数据质量标准,实现GIS数据动态更新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遥感载荷验证场精密测量研究,为我国首个航空遥感定标场的建立、世界上首个无人机遥感定标场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测绘数据保障.本文详细介绍了无人机遥感载荷验证场(南方场)精密测量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本项目的主要成果.为今后无人机遥感验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A forest site survey is fundamental work for afforestation and forest management.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forest site survey requires a large amount of field work and is time consuming.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forest site types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ith this method, site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through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site conditions are classified by ordination analysis and appraised using a quantitative aerial photo site index table, which is compiled using a quantitative theory. Finally, site productivities are predicted and a site type map is mapped. The accuracie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Mt Da‐Gui forest farm, Guang Xi province, China, indicates that the remote sensing methods meet the operational standard for forest site surve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