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地学书签     
《地球》2012,(6):89-89
板果龙板果龙是一种巨大的海生蜥蜴,它凭借长身体和纤细的尾巴能像蛇一样在水中游泳,长有宽大有蹼的脚掌。它的尖利的牙齿可以用来捉鱼和鱿鱼吃。长而有力的垂直扁平的尾巴推动板果龙在水中象蛇一样游动,鳍状肢控制游泳方向。一些化石标本有较厚的耳膜,它可能允许这种海中怪物进入深水追逐鱼儿。板果龙是一种中型沧龙,有着长而窄的下巴和尖锐锋利的牙齿。这种水生蜥蜴能长到7米长,在白垩纪晚期它们漫游在浅海里寻找小鱼和鱿鱼。在食物方面,板果龙比它们更大更凶残的亲戚海王龙更挑剔,后者是一  相似文献   

2.
李秋香 《地球》2012,(3):106-110
西姆最近有些苦恼,因为它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只猴子,长长的脖子,长长的尾巴,相比猴子来说太过于庞大的身躯。小时候也和其他猴子一样大小,但后来越长越高,越长越大,虽然其他猴子并没有因此疏远西姆,相反还经常爬到它的背上玩耍,吊在它的尾巴上荡秋千。但西姆知道,自己绝对不是一只猴子!  相似文献   

3.
王弋辉 《地球》2013,(12):110-111
在北京动物园海洋馆的一个不大起眼的鱼缸里,有几只神秘的海底生物,它们有着像海螺一样的壳,壳上有红褐色的波状条纹,在壳口还长着很多像鱿鱼一样的足,它们有几只安静的浮在水中,几只沉在缸底。  相似文献   

4.
《地球》2021,(1):70-73
我,是一只被后人称作“抚仙湖虫”的小虫子,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游弋在湛蓝的海底,和其他生活在一起的小动物们相比,我们的块头算比较大的,而且我们家族成员众多,也算是海底的一大势力。我们的眼睛在眼柄上,伸在头的“外面”,看着那些眼睛长在头“里面”的三叶虫觉得好奇怪。我们的腿软软的,走路不怎么快,但30多节的身体收放自如,让我们能够在海底游泳和转弯,这些坚硬的体节也很好地保护了我们,再加上尾巴上的一根硬刺,让那些觊觎这丁点肉的捕食者们对我们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5.
陨石的起源     
陈宏毅 《地球》2020,(2):53-57
>宁静而清朗的夜晚微风徐拂,当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星空时,会在偶然间看到一颗长着长长的尾巴,周身散发着明亮光华的星星,快速的划过夜空飞向远方。它是谁?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陨石是来自地球之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行星和小行星碎片,在穿过地球大气层后,烧蚀残余部分降落于地球表面。陨石保存了太阳星云凝聚、行星堆积和熔融分异等全部过程的信息,相对于登陆行星和在小行星表面采样。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从海洋研究引进到大陆以后,对板内地震震级增大等原因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由于陆壳与过渡壳、洋壳之间差别较大(表一),演变过程不一样,地震形成的机制不同,板内地震震级增大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测距法,它是查找有故障的积分板的简易方法。用测距法能很快又准确地查出故障,其原理是利用积分板占有图像的宽度和板子数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税玉海 《地球》2009,(4):54-55
西吉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城以北15公里处火石寨乡境内.面积97.95平方公里,海拔高达2650米它雄浑壮观、神奇峻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它高耸突兀于黄土高原之上,具有大、多、长、密、厚和雄、奇.险、幽等特征.其造型景观主要在整个区域的西北部,火石寨石峰林立.有丹崖、丹峰、怪石等,并“奇山、秀岩、茂树、洞窟“四绝”称奇,兼具中国北方山势之雄浑与南国水乡之秀媚于一处。  相似文献   

9.
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板溪群对了解新元古代晚期南华裂谷的发生和演化有重要意义,但板溪群与邻区地层的对比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报道了在古文地区板溪群五强溪组距该组底部约92m的凝灰岩层内获得的(809.3±8.4)Ma的SHRIMP锆石U-Pb年龄.结合芷江地区已发表的板溪群顶部(725±10)Ma的年龄,可将五强溪组下部对比到湘西北老山崖组,五强溪组中上部则与渫水河组-莲沱组相当.根据现有的年代学证据和对湖南芷江、古文、大庸地区地层剖面的对比研究推测,在-725Ma之后、长安冰碛岩沉积时或其沉积之前,古文地区的五强溪组上部遭受了-2000m厚的剥蚀,这一剥蚀事件可能与南华裂谷伸展断层的强烈活动有关.裂谷盆地伸展断层的活动大大地影响或控制了Sturtian期冰碛岩在华南的分布厚度和类型.  相似文献   

10.
天气和气候的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天气和气候资料出发,提出气候的q阶(0≤q≤1)微商是天气,而天气可以近似为白噪声.在此基础上,利用描述自相似非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时间分数维扩散方程的分析成果,并结合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指出气候信号的记忆性好于天气信号,且其概率密度分布的尾巴比较长.  相似文献   

11.
琉球海沟的构造和运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琉球海沟是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边界,海沟西坡是大陆性质的琉球岛弧,东坡是大洋性质的菲律宾海地壳.海底地震反射探测和地震震源定位表明,菲律宾海板块沿海沟向琉球岛弧下俯冲,俯冲角度与深度沿海沟走向变化.有证据显示,由于俯冲板前缘的横向移动,海沟和岛弧正朝大洋方向后退,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发生拉张变形.最近一次的海沟后退与冲绳海槽扩张可能是从上新世末(2Ma前)开始的,岛弧的后退移动和弧后拉张在南部与海沟走向垂直,在中部和北部与海沟走向斜交,总体上向南的运动分量占优势、与海沟后退相关的弧后拉张集中在冲绳海槽,没有证据表明对其西侧的中国东海陆架盆地产生影响、海沟后退的原因可能与俯冲板的动力不平衡以及它与周围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地震波速度结构层析成像和地震各向异性分析,是推测现今地幔流动的主要观测依据.从已有研究结果看,全球尺度的地幔流动的两个主要边界驱动力是顶部的冷却和底部的加热,地幔的密度和粘度控制流动速率.沿海沟由消减板带动的地幔下沉,和沿热点下面幔柱及洋中脊的地幔上升,是地幔垂直向流动的表现.GPS等测量显示的全球板块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反映地幔顶部的水平流动.地幔柱可能有不同的根源深度,沿幔柱上升的地幔流在200—350km深度转变为水平流动.消减带附近有复杂的地幔流动格局,表明局部构造条件对地幔流动的影响.大陆下一般出现两个地幔各向异性层,较深的可能反映地幔流动,并与大陆根的状态有关.在不同构造环境下,地幔流动与板块构造之间有不同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可能驱动板块运动,也可能对板块运动产生阻力。  相似文献   

13.
盐碱水体斜生栅藻培养及其生物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引种至山东禹城辛店洼碳到盐型水中后,在补加必需营养盐、充气的条件下培养,可以高速增长;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轮栅藻培养、收获,可使盐碱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经过36h的培养,水中主要八大离子的清除率分别达48.5%,5.9%,77.5%,28.2%,46.7%,100%和53.1%。  相似文献   

14.
根据Maxwell和Begovich&Watson模型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全井眼两相流含水率电导传感器。用ANSYS软件通过相应边界条件下的Laplace方程进行了其电场仿真计算。用不同直径的长绝缘圆棒代替油插入水中模拟水的体积分数,进行了其静态特性的实验测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趋势相符。实验表明,传感器对水中的绝缘棒敏感,绝缘棒距离电极越近,其灵敏度越高。未发现水矿化度对传感器响应有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高产井油水两相流流动参数连续测量仪的进一步研制。  相似文献   

15.
在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长昌组中发现了樟科植物一新种长昌油丹Alseodaphne changchangensis sp.nov.的完整叶片化石标本,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纬度最低的油丹属化石,为进一步研究该属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海南岛始新世古气候提供了新的化石资料.根据叶的形态和表皮特征,当前标本与现生油丹A.hainanensis Merrill最为相似.现生油丹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在广东珠海万山群岛和越南北部也有少量分布.这些分布地的年均温为20~22.6℃,气温年较差12~12.6℃,年降雨量1784~2500mm.根据最近亲缘种原理,推测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古气候可能接近于现生油丹分布地的气候.  相似文献   

16.
蝴蝶鱼     
《地球》2014,(5):73-73
蝴蝶鱼属蝶鱼科,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东非至日本等海域。它的外形就与陆地上的蝴蝶一样,有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的珊瑚礁。蝴蝶鱼用尖尖的嘴啄食附在珊瑚或岩石上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17.
浅水湖泊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的分层现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5年5月东湖与严西湖各采样点间歇水、上覆水和表层水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Vmax和Km值)明显不同(P〈0.05),与表层水相比,东湖Ⅰ站上覆水中酶的Vmax明显较高,严西湖各站上覆水中酶的Vmax明显较低,而在东湖Ⅱ站,上覆水中酶的Vmax和Km值明显较低,故仍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这一现象似与酶活性的组成有关。总之,富营养的东湖各站诸层次磷的酶促转换效率自上而下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严西湖则  相似文献   

18.
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大陆大震原地复发资料为基础,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确定了板内大震在其活跃期内原地准确周期复发的概率密度函数,所得结果表明,板内大震在重复行为上具有板间特征地震相类似的分布特征,两者的差异在于,板内大震复发间隔的变分系数COV为0.26,而板间特征地震的该值为0.215,即板内大震的重复间隔相对稍显离散。  相似文献   

19.
千岛群岛1995年12月3日择捉岛近海Mw7.9地震有明显的前震活动。用修改的联合震源定位法,我们同时重新定位了前震、主震和余震,从大地震成核过程的观点详细地研究了前震活动。重新定位的地震分布和它们的震源机制说明,1995年择捉岛近海地震是北美和太平洋板块间的板间地震。它的震源区与1958年择捉岛近海地震(Mw8.3)和1963年乌鲁普岛近海地震(Mw8.5)的震源区重叠。主震发生前9天,第1个震  相似文献   

20.
1.短距离内举头望去,某人无意中正在模仿你的动作。跟你一样身体左倾,像你一样深坐在椅子里,一样幅度地跷着二郎腿,托着腮……内心有亲密感的人,通常互相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