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为保证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抗震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发挥积极效用,需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的抗震施工方法,该方法介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的组成及其抗震施工布置要求、施工依据和施工工序,并阐述BIM技术在钢结构支吊架结构抗震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施工流程和施工原则。通过模拟工程实例分析证明,采用BIM技术进行抗震施工后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支吊架试件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均有明显提升,在地震发生初期承担了建筑结构的大部分地震内力,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赵孝怀  王家海 《地球》2013,(11):98-99
中心支撑滑模施工技术在大型煤仓施工中的应用,介绍了施工特点及工作原理,滑模系统的计算、结构组成、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合理组织运行机制,为滑模施工工艺在煤仓施工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中心支撑滑模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可节省开支及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超高层建筑幕墙施工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幕墙结构设计,往往忽略施工过程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这种近似的分析方法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结果不可信。尤其对于超高层建筑,其施工过程中力学变化复杂,对幕墙整体安全性的影响具有一定未知性,需要深入分析。针对此问题,结合刚度迁移法对上海中心大厦幕墙施工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典型分区幕墙支撑结构应力及吊杆变形在施工中的变化;利用显式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伸臂桁架的合拢次序,保证了幕墙施工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幕墙支撑结构应力在各施工阶段存在差异,幕墙玻璃施工结束后,应力达到最大值,后续施工中,应力逐渐减小;吊杆最大竖向变形量出现在本区幕墙玻璃施工中;为保证幕墙施工的安全性,应合理安排伸臂桁架的合拢次序及时间。  相似文献   

4.
依托江苏某省道软基处理工程对桩周土压力和超孔隙水压力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粉喷桩施工过程中桩周土体同步产生较大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离桩距离增大而减小;施工完成后1小时内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完毕;粉喷桩施工速度越快,土体中产生的超孔压越大;超孔压朝着施工方向累积,背着施工方向表现出遮蔽现象;跳打施工比顺序施工所产生的超孔压要小。通过改进施工速度、顺序、方向以及桩间距能有效地减小粉喷桩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  相似文献   

5.
王启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2):532-538
考虑地震活动对建筑破坏的影响以及当前房屋基础土方施工中计算得到的土方量与实际土方量之间的误差较大,后期造成沉降、施工耗时等问题。提出房屋基础土方施工方法并应用到震后重建区域,分析房屋基础土方施工场地积水、橡皮土和密度不达标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的土方量获得房屋基础土方施工现场的总土方量,根据土方量计算结果结合施工场地条件、工期要求和设计方案,采用navisworks软件和Revit软件构建三维模型,根据模拟结果调整并优化施工方案,完成震后重建区域中房屋的基础土方施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土方量计算结果准确率高、可一定程度抑制由于地震造成的沉降,施工耗时少,整体的施工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21日青海省工程地震研究院对兰青铁路增建二线青海乐都施工段施工引起的振动效应进行了现场测试。主要任务是对乐都段4个施工现场场地不同施工方式(不同震源)下因施工引起的振动效应进行现场测试,获得振动效应数据并进行分析,为选择适宜的施工方式,提高工效,减轻施工振动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和需保护工程设施及周围居民点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沉管隧道管节的浮运、沉放及对接等是整个沉管隧道施工中的重中之重,这几个工序主要集中在水下进行,当前施工技术难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及其对接精度等,研究沉管隧道施工的可视化监测系统,对辅助现场精确测量、潜水作业以及指导安全管理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沉管隧道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基于VTK的可视化和数据模型驱动等关键技术,采用并集成GPS测点坐标系统的构建与精确转换、PSM配置,设计和开发了一种沉管隧道施工三维实时可视化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和查询施工过程中管节浮运、沉放的具体情况,实现沉管隧道实时可视化,并将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天津市海河沉管隧道工程的施工中。  相似文献   

8.
以假定地铁站为工程背景,采用目前施工地铁站较为普遍的逆作法与洞桩法分别进行施工。为对比分析两种工法施工地铁站引起的位移,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逆作法和洞桩法在分跨开挖方式下修建地铁站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经计算有限元模型,得出两种工法在分跨开挖方式下施工地铁站引起的地表沉降、侧桩水平位移、底板隆起的对比图。通过分析位移对比图,得出洞桩法施工地铁站在位移控制方面优于逆作法的结论,从而深化对逆作法与洞桩法施工地铁站作用机理的认识,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沉管隧道管节的浮运、沉放及对接等是整个沉管隧道施工中的重中之重,这几个工序主要集中在水下进行,当前施工技术难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及其对接精度等,研究沉管隧道施工的可视化监测系统,对辅助现场精确测量、潜水作业以及指导安全管理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沉管隧道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基于VTK的可视化和数据模型驱动等关键技术,采用并集成GPS测点坐标系统的构建与精确转换、PSM配置,设计和开发了一种沉管隧道施工三维实时可视化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和查询施工过程中管节浮运、沉放的具体情况,实现沉管隧道实时可视化,并将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天津市海河沉管隧道工程的施工中。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铁盾构施工地层变形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水砂层条件下,盾构施工问题多、风险大、施工变形难控制。以南昌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三维盾构施工力学模型,对富水砂层条件下的盾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呈"V"形,最大地表沉降发生在隧道中心正上方,最终形成的沉降槽宽度约为6倍隧道外径;盾构施工引起的纵向地表沉降呈"S"形,盾构开挖面前方表现为隆起,开挖面后表现为沉降,在开挖面后一定距离逐渐趋于稳定;开挖面支护力对稳定开挖面土体及减小地表沉降有较大影响;盾构进洞与出洞施工中存在较大风险,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以保证盾构施工安全进行。所得结论可供南昌地铁区间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保震后高层建筑坍塌墙体修复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一种高层建筑震后坍塌墙体修复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信息熵法对震后高层建筑坍塌墙体修复施工管理的控制特征量进行提取,确定模型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加权学习法对坍塌墙体修复的施工进行量化控制;通过灰阶量化评估进行约束参量分析,构建安全管理控制模型;采用管理因素模糊调度算法实现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并完成优化决策。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坍塌墙体修复施工管理控制的管理效益与累积评价百分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震后高层建筑坍塌墙体修复施工管理控制的管理效益最高可达83.32%,累积管理效果回报率较高,累积评价百分率平均约为75%,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效能,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鑫  韩煊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1):592-598
以北京地铁8号线盾构施工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线路区间内的典型工况,通过在盾构施工作业面进行的现场振动测试工作,得到盾构施工振动振源的幅频特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影响振源振动的因素进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其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振源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主要的成果包括:(1)首次提出了盾构施工振源的主控因素—地层条件及其量化特征参数—掌子面地层加权动弹性模量,以及影响振动的主要施工参数—刀盘扭矩、总推力;(2)建立了盾构施工振动振源的回归模型,相关性显著。这些工作为进一步实施盾构施工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分析、预测、施工控制提供了基础,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王鑫  韩煊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3):592-598
以北京地铁8号线盾构施工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线路区间内的典型工况,通过在盾构施工作业面进行的现场振动测试工作,得到盾构施工振动振源的幅频特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影响振源振动的因素进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其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振源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主要的成果包括:(1)首次提出了盾构施工振源的主控因素—地层条件及其量化特征参数—掌子面地层加权动弹性模量,以及影响振动的主要施工参数—刀盘扭矩、总推力;(2)建立了盾构施工振动振源的回归模型,相关性显著。这些工作为进一步实施盾构施工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分析、预测、施工控制提供了基础,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何照全 《华南地震》2007,27(2):86-89
根据海口市房屋现状及施工调查情况,分析了地震时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破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如何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及抗震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某会展中心钢桁架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监控。针对制定的钢桁架施工方案,采用MIDAS/GEN软件进行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施工过程钢桁架的变形和关键受力部位的应力进行监测,以保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本工程数值模拟准确,施工方案可行,卸载后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6.
深埋长隧道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施工中的难点,隧道地质超前地质预报可分为施工前地质预报和施工阶段地质预报,目前施工前地质预报应用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施工阶段应用的地质雷达、TSP、红外辐射测温技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这样复杂的岩层,必须对现有的预报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施工缝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提出的施工缝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建模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比整浇框架与带缝框架的顶点最大位移、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出现和分布规律等明确施工缝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施工缝使框架结构的变形和层间位移角显著增大,并且使8、9度区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分布发生改变;施工缝使柱端更易出现塑性铰,更易发生"强梁弱柱"的破坏模式;在高烈度区,施工缝的影响比较显著,如果忽略其影响,将会高估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空间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抗震研究对结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而结构施工过程的受力状态与结构一次成形的设计状态往往有很大不同,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就需要进行施工过程力学模拟分析。对大跨度空间结构抗震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做了简单总结,然后对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的现状、内容、目的、实现方法做了系统详细的叙述,最后总结了施工模拟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高压富水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突水、突泥和坍塌等无法预料的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对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预报,是当前隧道设计与施工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详细介绍了TSP-203超前预测预报原理及方法,针对渝宜高速公路某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并对预报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处理和分析,同时根据隧道施工现场高压区富水层等地质情况,对隧道外水荷载计算方法和衬砌设计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报成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20.
以假定洞桩法施工的地铁站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分跨开挖和全断面开挖模式进行施工。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地铁站在分跨开挖和全断面开挖模式下的洞桩法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经计算得出在两种开挖模式下施工地铁站引起的地表沉降、侧桩水平位移、底板隆起的对比图。通过分析位移对比图,得出全断面开挖在位移控制方面较优的结论,从而深化了施工开挖模式对地铁站洞桩法影响效应的认识,且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