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难浸金矿提金技术又有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利用河南盐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硫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半工业性试验技术,对小秦岭地区潭头的难浸金精矿进行试验,经细菌预氧化6天,再氰化浸出,金浸化率达91.31%。 (2)利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砷硫化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技术,完成了广西贵港福六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6吨和青海五龙沟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12吨以及两种混合金精矿日处理10.5吨的工业性试生产,处理量分别为400吨和200吨,金的浸出率90%~94%,生物预氧化时间150小时,处理成本为每吨600元。 (3)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针对四川高硫高碳型金矿进…  相似文献   

2.
生物制剂浸金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金制剂对氧化型金矿金的浸出率大于95%,对经过细菌预氧化的难浸金精矿金的浸出度与氰化法相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分析了广西难处理金精矿难浸的原因及其提金工艺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广西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永奎  宋航 《矿物岩石》2003,23(4):80-84
四川某金矿是一种难浸金矿,因为矿石中的金被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而且含有机炭质物。细菌Hst能有效氧化金矿中的硫化矿物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如果细菌氧化矿石中铁的浸出率大于90%,金几乎完全解离,金的氰化浸出率大于90%。研究表明,该金矿的难浸特性是因为金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有机炭质物和粘土矿物对金浸出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5.
广西难处理金矿固化焙烧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六梅金矿、明山金矿、金牙金矿含高砷高硫难浸金矿石进行固化焙烧-氰化提金的试验研究,获得了砷、硫固定率分别为99.03%、97.04%、97.04%,金浸出率92.35%的较好指标,为这类难浸金矿的开发,展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0引言近年来世界各主要产金国不但注重易选冶金矿的来冶,而且对难选冶金矿的开发利用也B益加紧.其中含砷金矿石在世界范围内及我国的难浸金矿石总储量中均占有一定比例。国内外矿业界对该类难选冶含砷金矿石来用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焙烧、化学氧化、压热浸出和细菌浸出等,其目的主要是提高这类顽金矿的综合回收率。氧化焙烧、任热浸出的投资费用高,化学氧化对有害杂质组分比较复杂、且含量较高的含砷、破难浸金矿石也不易提高其余的回收率;而生化处理技术,则不但适于处理高合砷、硫的金精矿和富矿,也由于其生产成本较低,并具有…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晴隆县王家湾金矿池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志 《贵州地质》2002,19(2):118-122
本文对砷、锑含量高的王家湾金矿红土型金矿难处理矿石提金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浸池泡矿工业生产中,先进行洗矿预处理,清除部分砷、锑等有害杂质,然后按一次性加氰化的方法,进行浸池泡矿生产。初步总结出适合该矿浸池泡矿提取金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江山铅锌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光发 《安徽地质》2015,(2):119-122
针对江山铅锌金矿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的特点,采用"铅-锌-硫优先浮选,硫(金)精矿氧化焙烧预处理-焙砂氰化浸金"的工艺,金在铅(金)精矿、锌精矿、硫(金)精矿中的总回收率为81.25%。可使硫(金)精矿中96.89%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得到回收,对原矿的回收率为73.25%;金的作业浸出率达84.76%,对原矿的回收率为31.91%;浸渣中的铁品位达57.99%,对原矿的回收率为26.71%。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及药剂制度,为今后合理开发该区矿石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铁矿型难浸金精矿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铁矿型难浸金精矿440kg/d连续细菌预氧化进行了研究。脱硫率为52.04%,金氰化浸出率92.55%,并对试验的控制参量提出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五龙沟难选金矿浮—重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魁 《青海地质》2002,11(1):38-43
通过对青海省五龙沟含碳、砷、锑、硫微细粒难选冶金矿流程试验研究,确定了采用浮-重流程选别该矿石,可获得金精矿金品位58.17g/t,回收率84.74%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选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在陕西某难浸含砷硫化物金矿生物预氧化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吨级扩大试验,经7d生物预氧,金的浸出率由直接氰化的15%提高到86%,对毒砂的氧化率达到87.0%。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参与下的自然界金的循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引用比较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微生物参与下自然界金的循环,强调了微生物对砂金和“狗头金”形成的特殊作用,对了解金矿成因、金矿寻找和微生物浸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黔西南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矿石类型包括原生矿石,蚀变矿石,氧化矿石及红土型矿石。其中原生矿石是典型难浸难处理金矿石,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赋存于毒砂和含砷黄铁矿中。蚀变型矿石中往往存在微细粒自然金(呈  相似文献   

14.
含铜金矿提金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东会  王贵琴 《陕西地质》2003,21(2):102-106
铜金矿提金的二种工艺,即分步浸取和选择性浸金。文中详细介绍了每种工艺的基本方法、优缺点和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微波能在难处理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具有吸收、穿透和反射的特性,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加热效率高、迅速、均匀、节能。本项目研究尝试将微波能应用于难处理金矿中,以探索其作为新型氧化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1试料的性质云南省镇源金矿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78t,远景储量估计中100t以上,为一特大型黄金矿山。试料取自镇源金矿选矿厂的浮选金精矿,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强烈,硫脲法提金的工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1987年,我国广西龙水金矿也通过了硫脲铁浸法的部级技术鉴定,说明硫脲法提金工艺已处于工业实用阶段。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程飞等提出年利用石油亚砜(PSO)从硫脲浸金液中萃取金,并进行小型试验。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新类型金矿,分布广泛,金的赋存形式复杂,属难选矿石。通过研究搞清了金的赋存形式是以胶体吸附及超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提出了选冶工艺流程,为微细粒型金矿的研究与金的回收提供了研究与回收的新方法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东大滩锑金矿微生物预氧化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祥 《陕西地质》2001,19(1):93-98,102
介绍了东大滩难浸金矿石微生物预氧化的方法及结果。东大滩石英脉型锑金矿石因金被毒砂包裹而难浸,采用微生物预氧化处理后全泥氰化金的浸出率由原来的17.04%提高到70.80%,柱浸由15.39%提高到63.02%,且酸耗较低,各项指标合理,是解决该类矿石难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礼县上坝金矿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的矿物成分,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研究证明金的嵌布主要与石英、褐铁矿有关。矿石氧化率高,金的粒度普遍细小,金矿物嵌布分散,该成果对湿法浸金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冯军  毛俊丽 《甘肃地质》1999,8(2):88-93
肃北县黑刺沟金矿属砾岩型金矿,该矿矿石属典型的含砷、硫微细粒难选金矿石。通过各种选矿试验,该矿矿石用全泥氰化法金浸出率低于17% ,浮选、焙烧氰化法浸出效果也不好,而用细菌预氧化、碱浸预氧化氰化法效果较好,金浸出率最高可达92.4% ,是处理该类矿石较有效的选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