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内蒙古东乌旗查干敖包图地区位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处于燕山期断裂附近脉岩群中的高温热液型Pb、Zn、Ag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区域,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内1︰5万及1︰1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元素主要为Pb、Zn、Ag、Cd、W、Mo等,浓集中心明显,套合较好,1︰1万地面高磁异常与北东向构造岩将活动密切相关。通过1︰1万地质、土壤、高磁扫面和地物化特征综合研究显示,查干敖包图一带具有热液型Pb、Zn、Ag多金属矿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额济纳旗辉森乌拉西矿区位于华北板块西缘与兴蒙造山带接触部位的阿拉善地块,雅干复背斜南部,南临居延海坳陷,岩浆活动频繁,区域上北西、北东向断裂发育。研究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既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也是热液活动的主要通道;含矿岩体为上二叠统哈尔苏海组变质岩屑石英砂岩,片理化强烈,岩石普遍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硅化较强。研究区内1∶5万航磁异常展布形态与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方向一致,局部弱磁异常与矿化蚀变密切相关,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金、铌、镧各元素异常吻合好,形成了北东向异常带,具有多处浓集中心,浓度分带明显。通过对研究区所处区域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的成矿条件优越,对寻找金、稀有元素铌及稀土多金属矿产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1∶1万物化探异常工作成果为基础,初步分析了贝岭矿区的物化探异常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矿区以Pb、Zn为主要成矿元素,成矿元素组合为Ag、Pb、Zn、Bi,并有W、Mo、Cu等多元素异常叠加;对1∶1万激电中梯资料分析得出,含矿岩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率特征。通过分析物化探异常特征并结合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确定Ⅱ、Ⅲ异常为成矿最有利区段;布置6条激电测深剖面开展异常查证工作,在Ⅲ号异常区优选有利成矿部位实施了2个钻孔,均见到铅锌矿(化)体。根据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结合钻探工程验证结果,总结出该区的物化探找矿标志,指出Ⅱ号异常带应为下一步工程验证区。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峨边县桥儿沟铅锌矿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城东南方向的平等乡一带,处于峨眉山断拱与凉山陷接触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断层、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前人对该区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测量及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根据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的综合异常结果显示,Pb、Zn异常浓度集中明显,规模大,与各个元素套合好;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异常明显,且与化探异常吻合较好,并伴有高极化、低电阻率异常。本文对该区地质、物化探异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剖析,分析了该区铅锌成矿地质条件,明确了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前景评价,认为其找矿远景较好,有望在深部发现较大规模铅锌矿。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峨边县桥儿沟铅锌矿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城东南方向的平等乡一带,处于峨眉山断拱与凉山陷接触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断层、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前人对该区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测量及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根据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的综合异常结果显示,Pb、Zn异常浓度集中明显,规模大,与各个元素套合好;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异常明显,且与化探异常吻合较好,并伴有高极化、低电阻率异常。本文对该区地质、物化探异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剖析,分析了该区铅锌成矿地质条件,明确了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前景评价,认为其找矿远景较好,有望在深部发现较大规模铅锌矿。  相似文献   

6.
歙县西坑-大谷运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部,燕山晚期旌德复式岩体与晋宁期许村岩体之间。区域性北东向的许村-旌德大断裂和近东西向汪满田韧性断裂变形带交汇处。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航磁异常突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有1个面积达34.8km2的Bi、As、Cu、Pb、W、Mo、Ag、Au等元素的综合异常,具较好的找矿潜力。本文重点从物化探异常特征来探讨该地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刘老湾地区位于大别造山带北麓,南临梅山—龟山区域断裂带,西邻燕山晚期的商城花岗岩体。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在区内圈定了以Au、Ag、Cu、Pb、Zn为主要元素的综合异常,其中Au异常浓集中心明显,规模大,与各元素套合好。1∶5万地面高磁异常明显,且与化探异常吻合较好。通过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对物化探异常进行查证,圈出多个Au土壤高值异常段,并伴有高极化、低电阻率异常。本文对该区地质、物化探异常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在中酸性岩体和胡油坊组的接触带、北西西向的断裂构造是找矿的有利部位;在土壤Au高值异常带,正负磁场突变,高级化率、低电阻率的地段,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陶来托钼多金属勘查区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来评价矿区找矿潜力。结果表明,陶来托钼多金属矿是一个以斑岩型钼矿为主的勘查区,发现了斑岩型钼矿床及多处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点。成矿岩体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控矿构造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斑岩型钼矿化区与环状激电异常和环状磁异常对应性较好,显示出中低视极化率异常为矿致异常的特征。1∶5万化探异常元素由钼矿化区至铅锌银矿化区表现出Mo、W—Ag、Pb、Zn的侧向分带特征。根据综合找矿信息提取及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建立,指出区内钼矿找矿潜力较大,并预测钼矿区北西侧为热液脉型铅锌银矿的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收集、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龙游庙下陈村矿区重点成矿地段开展1:2000地质修测,通过地质、物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方法,了解第四系覆盖区下方庙下断裂的产出状况、含矿构造蚀变带分布以及酸性岩脉群下方可能存在的隐伏斑岩系统,共圈定出成矿潜力较大的物化探综合异常带2处.根据地表土壤Pb、Zn高异常,已知矿化蚀变带分布及矿化分带性,特别是ZK001钻孔勘探显示的5层铅锌矿化体,认为矿区是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乌旗东音额合牧场地区位于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属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研究区早燕山期正长花岗岩侵入体及各类晚期脉岩伴随北东向断裂构造极为发育,铅、锌、银多金属成矿条件良好。通过对研究区地物化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热液型Pb、Zn、Ag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西口沟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胜 《地质与勘探》2016,52(5):838-845
通过梳理、筛选1∶20万区化异常,结合成矿地质背景,选择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化探异常,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1∶1万土壤测量等地球化学方法及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等地球物理方法,在物化探异常对应较好及矿化发育地段,择优开展钻探工程验证,最终发现了西口沟钼矿,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这说明综合运用物化探方法找矿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隐伏矿是当前矿产地质勘查的重点对象。在综合研究冀北地区1:20万区域示矿信息基础上,优选出锥子山花岗岩体一带的龙头山为找矿靶区,研究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出11处综合异常;其中H6异常属于矿致异常。H6异常经1:1万地物化测量显示:Ag、Pb、Zn、Au等元素异常值高,具有外带—中带—内带三级分带;同时具有中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蚀变矿(化)带与物化探异常相耦合的特征。通过进行系统地不同尺度地物化测量,缩小了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发现了龙头山铅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在北西西向延伸、宽30~60 m的龙头山(F3)断裂构造系统中、产状较陡,赋矿围岩为太古界单塔子群(花岗)片麻岩和晚侏罗世张家口组安山岩,矿石多为细脉—浸染状、致密块状构造,矿床特征与毗邻的小扣花营、牛圈等多金属矿床类似,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铅多金属矿床。最后,根据大比例尺地物化示矿信息特征,厘定了热液脉型铅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建立了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型,有利于推进冀北地区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十耳礼半测区为例,论述了金矿勘查中,异常追踪检查在万分之一物化探扫面中的作用。简述了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着重阐述异常追踪检查及其取得的地质效果。归纳了测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性;分析了Au矿化断裂构造体系等矿化特征;提出了区内Au、W和Pb-Zn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模式,预测靶区10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在干旱荒漠区矿产检查工作中的有效物化探方法组合,实现地区找矿突破,以内蒙古黑鹰山地区某矿产检查调查区为例,探寻物化探方法寻找铜多金属矿的工作方法技术.调查区开展了1∶1万地质测量、大功率激电、高精度磁测及1∶5万热磁组分土壤测量面积工作.通过数据处理,圈定了2处激电异常和5处磁异常,区内也出现具有多元素组合异常...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青海西藏大淘金矿As117-3普查区地质条件,利用勘查地球化学和地理物理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根据在该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的化探方法和激电法测量,综合异常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共发现了AP1、AP2两个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其中,通过对AP1靶区进行地表探槽和深部平硐工程验证,表明该处矿化体越往深部金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找矿前景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勘探工作,笔者分析了测区局部磁异常和区域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总结了主要地质单元的磁场特征,并圈定磁异常14个,解译断裂构造16条、火山通道7个.根据各异常体、断裂以及火山通道的展布特征,结合异常区内的地质条件,对圈定的14个磁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并推测C1、C12、C13磁异常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C4、C9、C10、C12和C14磁异常具有形成多金属矿的良好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的实地调查,对工作区的磁场特征有了详细的了解.经磁异常的定性分析,筛选出11个找矿潜力较大的异常区.同时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表明区内主要找矿元素为Cu、Pb、Zn.磁异常的定性分析对这些金属矿的深部找矿预测可以提供有利证据.结合化探异常、地质特征、矿化特征优选出了展咱木部-坑马勒间强磁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蒙古1∶5万保胜屯等四幅矿产调查项目的工作,在西南沟地区圈定了以Ag,Cu,Pb,Zn为主要元素的HS1化探综合异常,异常区浓集中心明显,规模较大,各元素套合较好,物探异常特征亦明显,通过开展异常查证工作,发现银铅锌多金属矿体4处,矿体与物化探异常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尔尼铜-钴矿区南部第二成矿带具有良好的化探异常显示。从水系分布看,该异常并非德尔尼矿区影响所致。建议对重点异常及其它异常分布区分别进行土壤及原生晕测量、开展1:1万和1:5万地质测量及相应的地质及物探工作。该区进一步找矿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