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的压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是一种新型的填土材料,国内对其压缩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较少。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的破坏应变、变形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依据单向固结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配比条件混合土的压缩变形特性,得到压缩屈服应力和压缩模量,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顾欢达  顾熙 《岩土力学》2006,27(11):1922-1926
发泡颗粒轻质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土工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在道路、桥梁、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探讨轻质土的工程特性,利用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发泡颗粒轻质土的强度、变形特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探讨的结果,利用轻质土的构成特征所建立的两相体计算模型可以比较合理、可靠地分析轻质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可方便地应用计算模型分析时间、轻质填充料含有率等因素对轻质土的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为轻质土的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分析了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中各组成材料及其他因素对其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密度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配置轻质、高强的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抗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董金梅  刘汉龙  高玉峰  余亦勤 《岩土力学》2004,25(12):1964-196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轻质、高强的相关关系,揭示出轻质混合土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入比、含水量、密度、龄期和破坏应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水泥掺入比和密度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了强度预测公式和应力-应变拟合关系,为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岩土力学》2016,(12):3642-3649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岩土材料,已开始作为路堤填料应用。然而至今每层的最佳填筑厚度问题仍未解决。基于研制的一种可用于测量施工期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沿路堤深度变化的仪器,在给出相应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以及确定最佳浇筑厚度判定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的论证,提出了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路堤填料时最佳浇筑厚度的确定方法。针对现场试验段的工程情况,建议浇筑厚度控制在500 mm以内。该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路堤填料的施工质量控制,而且为其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蠕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梅  刘汉龙  刘金元  沈扬 《岩土力学》2010,31(Z2):198-205
EPS颗粒轻质混合土是一种新型轻质填土材料,相比EPS泡沫块体,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基本物理及力学性质已得到了较多的研究,但其蠕变特性研究较少。通过不同围压下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采用三种常用的经验模型:Singh & Mitchell模型、Mesri模型和Findley模型对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蠕变变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Singh & Mithcell模型和Mesri模型能反映蠕变趋势,但是不能拟合应变初始快速上升段,用来描述EPS泡沫块体的Findley模型在应力水平较高时,拟合效果最好,某种程度上说,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蠕变性与EPS泡沫块体相似。推导出了一种新的半经验半理论蠕变模型,用元件模型描述弹性变形部分,用经验模型描述塑性变形部分,拟合结果表明,不管应力水平的高低,新推蠕变模型都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EPS颗粒轻质混合土的初始快速上升段变形,也能够比较准确地拟合长期变形,即蠕变性。  相似文献   

7.
李明东  朱伟  汤峻  张春雷 《岩土力学》2006,27(Z2):132-136
在疏浚淤泥中添加固化材料和EPS颗粒制作成淤泥EPS颗粒混合轻质土,既可以资源化利用疏浚淤泥,又生产一种轻质高强的土工材料。强度是EPS颗粒混合轻质土最重要的工程特性之一,建立抗剪强度参数与原材料的性质和配比之间的关系式对于配方初步设计非常重要。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强度的形成是固化材料的固化作用和EPS颗粒的置换效应的综合表现,固化作用已经较为明确,置换效应的研究是确定强度的核心。在已知固化土(水泥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前提下,针对EPS颗粒的置换效应,根据其剪切面上力的等效关系和变形协调关系以及EPS颗粒的物理关系建立了其黏聚力与EPS颗粒密度和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式,利用原材料的性质对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利用直接剪切试验获取了淤泥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黏聚力,验证了上述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刘楷  李仁民  杜延军  魏明俐 《岩土力学》2015,36(Z1):362-366
采用水泥和地聚合物作为固化剂制备气泡混合轻质土,测试水泥轻质土(LCSC)和地聚合物轻质土(LGSC)在干湿循环和硫酸钠长期浸泡环境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质量变化率,并相互进行对比,分析干湿循环级数和硫酸钠浸泡环境对其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标准养护地聚合物轻质土强度约为水泥轻质土的2倍;干湿循环后地聚合物轻质土强度随干湿循环级数衰减较快且破坏程度逐渐增大,水泥轻质土强度未出现明显衰减,与水泥轻质土相比,地聚合物轻质土抗干湿能力较差;硫酸钠溶液浸泡120 d后,地聚合物轻质土强度出现小幅下降,约为标准养护28 d试样的80%;水泥轻质土出现开裂破坏,与水泥轻质土相比,地聚合物轻质土抗硫酸钠侵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李晶  缪林昌  钟建驰  冯兆祥 《岩土力学》2010,31(6):1769-1775
通过反复荷载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在反复荷载下的变形和阻尼特性,分析了不同围压、不同水泥掺入比及不同土质条件下轴向累积应变、回弹模量及阻尼比随轴向总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轴向累积应变与轴向总应变呈线性关系,与轴向总应变的比值较大,且在不同条件下基本不变;回弹模量随围压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围压和水泥掺入比下,当应变小于8%时,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回弹模量大于淤泥质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回弹模量;当应变大于8%时,情况相反。回弹模量与轴向总应变的关系曲线可用递减的幂函数来拟合;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阻尼比随轴向总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减小,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阻尼比小于淤泥质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阻尼比,但以上变化和差别都非常小,阻尼比基本保持为一常数。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气泡消泡的缘故,室内制备和现场浇筑气泡混合轻质土时存在塌陷问题。为分析和解决该问题,以砂土为原料土,开展了不同温差、湿度和掺砂与否条件下3种密度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制备试验,并测定了各试样的高度和强度,基于热力学理论分析了3种因素对试样制备和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制备时温度与养护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影响气泡混合轻质土胀缩性的决定性因素,轻质土中的气泡含量越高,受温差影响越大,通过控制温差即可解决塌陷问题;湿度和掺砂与否对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试样制备影响不明显,但是湿度高会延长试样脱模时间以及影响试样的完整性;温差和温度共同影响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早期强度,其中温差主要影响试样密实度,温度主要影响水泥水化反应速率。试验结果可为气泡混合轻质土制备和施工时间点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隆东  李杰  向军文 《探矿工程》2008,35(12):42-44
结合物探技术和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各自的优点,以及单独应用在工程勘察取心中的不足,论述了物探技术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工程勘察取心中结合应用的优点。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结合应用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顶管穿越技术在油气管道穿越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的顶管穿越方式。介绍了气压平衡顶管法的原理、特点及分类情况。并结合中山—广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实例,总结了气压平衡法在油气管道穿越软土地段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武斌  张淳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2):149-152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在岩土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瑞雷波原理和特点,并对多道瞬态面波法结合具体的岩溶体探测和第四纪化学沉积钙华层的划分工程实例,探讨了瑞雷波法在解决灰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面波速度映像成图对岩溶体探测起到的全面追索和对比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多元地学信息的复合叠加,对陇东地区黄土地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弥补了传统方法根据岩性、成因划分地层在工程应用中的局限性,使划分地层更加细致和清晰,各工程地质特征属性具有唯一性,该方法对区域地质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工程地质对比分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浅淡地质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干扰因素及图像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几种干扰因素 ,并对一些主要干扰因素图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如何抑制干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为工程勘察地质雷达的资料解释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吉建华 《探矿工程》2010,37(2):59-61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特性,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夯实水泥土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提出了施工中注意的问题,为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丽华  王伟明 《吉林地质》2007,26(4):79-81,85
复合载体夯扩桩工艺是将地基处理与地基施工合二为一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是一种性价比高的桩型,承载力与其它桩型相比较高,得到建筑界的好评,取得了显著效果。笔者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对比,论述该方法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在隐伏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介绍探地雷达(GPR)方法原理基础上,根据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地球物理性质,总结了GPR反射波特征,结合在岩溶发育区成功应用GPR技术方法的工程勘察实例,说明GPR方法是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和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The appearance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y revolution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eld.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any interrelated fields, such 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and 3D measurements, owing to its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t present its application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te, and it is quite rarely used in China, especiall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fields. Starting with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to apply the technology to high rock slope investigations. By way of a case stud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quick slope documentation and occurrence measurement of discontinuitie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o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a great prospect and value.  相似文献   

20.
朱红 《岩土力学》1996,17(3):82-85
介绍了岩土工程文献数据库的特点,MicroISTIC/ISIS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数据库的检索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