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造和裂隙控制.经过岩桨期后气成热液叠加改造,构成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多次气热叠加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
陕西小秦岭地区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的观点,探讨了元素在混合岩化过程中迁移,富集成矿的规律.Au在进变质过程中发生活化迁移,在退变质过程中富集成矿.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以渗滤交代成矿作用为主,含金石英脉金矿以扩散—充填交代成矿作用为主,二者是脉动式成矿热液体系在不同时空上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凤县庙沟金矿赋存于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碎屑岩段内,高背景地层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北西向构造是金活化、运移的通道,岩体为金矿形成提供热源、促使Au活化成矿的一个重要条件,多期次热液沿构造破碎带进行交代改造形成蚀变富集,是金矿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八岭构造带金矿包括蚀变构造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两种类型金矿均完全受断裂控制,张八岭构造带内小庙山金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作用,蚀变构造岩型金矿容矿断裂构造分带良好,成矿元素组合为Fe,Cu,Pb,Zn,Au,Ag,Mn,Th,V等,为带入组份,相斥组份有Na2O,CaO,SiO2,Ba和Sr,以及K,构造强度与SiO2,K2O,Na2O,CaO呈明显负相关,为蚀变反应的生成物组份,从构造带中迁出,其中K部分为斜长石蚀变矿物绢云母接纳,构造活动越强,成矿元素越富,相斥元素迁出量越多,反映了构造活动-蚀变作用-成矿作用三位一体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容矿断裂缺乏构造分带,成矿元素组合为K,As,Rb,Au等,无明显组份带出,两种类型金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的差异是它们成矿机理不同的结果,蚀变构造岩型金矿成矿作用与蚀变反应有关。成矿流体化学环境的变化是导致Au的沉淀主要因素,石英脉型金矿Au的沉淀主要原因是成矿流体物理环境的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著名的河把燕山金矿带西段发现了钾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产于混合源变质-交代型的(石英)二长岩体内微斜长石交代岩的破碎带中,以及岩体附迁的变质岩内,为-新的矿床类型,它是该区深大断裂带自大古代至燕山期反复多次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产物,特别是海西期沿构造带的局部性混合岩化作用、期后热液沿各级构造裂隙的交代作用,促进金的富集,局部形成混合岩化中温热液矿床。本文介绍了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和对成因的认识,最后指出了进一步寻找金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抱板金矿带产于戈枕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西侧中元古代花岗岩体内接触带上。有剪切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含金伟晶岩型三种主要类型的矿床,以前一类最为重要。经多年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不同,具多期成矿的特点。含金伟晶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海西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同期岩浆热液;含金剪切带的糜棱岩型金矿化发生于印支期;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形成于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与燕山期安玄玢岩同源的深部岩浆,  相似文献   

7.
李金春 《甘肃地质》1995,(1):28-34,43
区内金矿床划分为两个矿带:阿尔金断裂金矿化带和北祁连北缘金矿化带。又细分为5个亚带和3种矿化类型:鹰嘴山亚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牛毛泉—寒山亚带——与中酸性火山岩破碎蚀变有关的金矿;雄子沟—河大坂亚带——热液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及金湾子—大风沟金矿亚带;石油河金铜矿亚带——断裂蚀变带和热液交代型为主的金矿。矿化类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热液交代型  相似文献   

8.
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赋存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之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受到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地层层位效应。区域变质和动力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促使矿源层中的Au活化迁移,连同SiO2,K等活性组分和岩石中的H2O一起形成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当其进入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剥离构造带、张扭性断裂带时,形成充填交代型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研究表明,矿床具有特定的元素共生组合,矿脉(体)沿倾向延伸大且普遍具有侧伏成矿现象,沿控矿构造方向侵入的长英质脉岩带与成矿有一定的联系;载金的硫(砷)化物以富集轻硫同位素为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金成矿的主要化学机制等特征性成矿标志。矿床广泛发育中低温热液蚀变,黄铁矿、毒砂矿物和As元素是找金的标型矿物和指示元素。矿床成因主要属于受韧-脆性脆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金成矿区位于江南造山带金成矿省的西南端,成矿条件优越。坑头金矿床是黔东南金成矿区的一个中型矿床,在其深部找矿中,发现除石英脉型矿体外,还存在蚀变岩型矿体。然而,这种蚀变岩型矿体的构造形态、蚀变类型、与石英脉型矿体之间关系和金的赋存状态尚不清楚。本研究与当前的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围绕石英脉型矿体和新发现的蚀变岩型矿体为研究切入点,借助微区分析技术(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进行系统的“流体- 蚀变- 成矿”研究。蚀变矿物金红石矿物化学显示为热液成因,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的金红石标型特征。围岩的沉积- 成岩过程(包括低级变质作用过程),主要形成了草莓状黄铁矿和含铁碳酸盐岩,为后期含金硫化物(黄铁矿和毒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如Fe)。金的成矿富集过程主要经历了绢云母+毒砂+黄铁矿+石英(Ser+Apy+Py+Qtz)阶段、黄铁矿+毒砂+石英(Py+Apy+Qtz)阶段和自然金+石英(Au0+Qtz)阶段。在Ser+Apy+Py+Qtz阶段,主要表现为含矿流体与围岩的初级交代,形成大量浸染状黄铁矿+毒砂的硫化带;Py+Apy+Qtz阶段主要为流体沿着剪切带再交代,形成蚀变岩型矿体;Au0+Qtz阶段主要表现为含金石英大脉的形成。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显示,蚀变岩矿体中Au以他形显微- 次显微自然金赋存在蚀变岩硫化物裂隙中,或以化学结合态方式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中(后者占主导)。在晚期Au0+Qtz阶段,自然金呈自形、粗粒(~0. 5 mm)赋存在石英脉中。综合研究认为,多期构造(流体)交代导致的溶解- 再沉淀可能是坑头金富集成矿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桂北地区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江平 《地质与勘探》2009,45(6):655-660
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带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分布以及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具有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带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金质矿源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围岩,硫源主要来自深部,金矿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热源来自变质和构造运动,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矿床成因属是产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系的与脆一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金矿.  相似文献   

11.
浙江遂昌治岭头金矿床的石英标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梅建明 《现代地质》2001,15(2):222-225
对遂昌治岭头金矿床的中矿段和西矿段中的石英进行了化学成分、热发光、红外光密度、40 Ar-39Ar年龄测定等特征的研究 ,石英中的成矿元素显示该矿区为伴生铜、铅、锌的银 -金矿床 ;石英的热发光特征说明了西矿段比中矿段远离火山热源 ;从石英的 40 Ar-39Ar年龄测定 ,认为本区的主成矿年龄应为 ( 1 39.4± 1 8.6) Ma。结合 F1 断裂及黄铁矿标型特征等的综合研究 ,认为矿区主成矿期为中生代 ,火山、次火山热液叠加使陈蔡群中的金矿化富集。  相似文献   

12.
矿源系统地质-地球化学例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以胶东金矿集中区矿源系统为例 ,运用现代分形理论、数学地质和模拟实验等方法 ,探索矿质来源和富集过程。结果表明 ,胶东群正变质岩的原岩——太古代拉斑玄武岩为初始矿源岩 ;太古代—元古代胶东群、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为中间矿源岩 ;中生代剪切重熔岩浆岩——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是成矿物质的直接提供者 ;郭家岭型花岗岩可能既为金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又起到“热机”作用。金的成矿作用是在古老地幔分异出的太古代拉斑玄武岩基础上 ,经韧性剪切→区域变质→岩浆重熔等构造热动力作用逐步富集的过程 ,该认识为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胶东玲珑金矿田煌斑岩脉与成矿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范围内的前寒武纪地盾区,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有着密切的空间和时间关系,但是否存在成因关系有不同认识。以玲珑金矿田为例,介绍了区内煌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关系。与含金石英脉伴生的橄榄拉辉粕斑岩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HILE),H2O,CO2,Au和碱金属,这些都是成矿流体富集的成分;粕斑岩形成年龄覆盖了金矿化的年龄,是与成矿作用时间最接近的岩浆活动,两者又都是通过相同的构造通道运移,以上特征表明,煌斑岩即使不是Au的提供者,也可以为金矿化提供部分成矿流体和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矿化与煌斑岩存在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乌拉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原岩的含金建造,岩石含金性讨论,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包裹体特征及硫、氢、氧、碳、铅同位素的研究,对乌拉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作了探讨。认为上有太古界乌拉山群是金矿形成初始矿源层,铅、硫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及下层富含金的某些强烈活动带,而成矿流体主要为渗流加热大气降水,部分来自变质—岩浆水的混合水。原岩属幔源分熔的基性—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幔源物质经后期大陆增生,沉积壳叠加改造,由幔源变成壳源物质,后期地质事件产生能源,使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胶东招掖矿集区巨量金质来源和流体成矿效应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胶东招掖大型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多来源的复杂过程.胶东群正变质岩的原岩——太古代拉斑玄武岩为初始矿源岩;太古代-元古代胶东群、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变质岩为中间矿源岩;中生代剪切重熔岩浆岩——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是成矿物质的主要直接提供者;郭家岭型花岗岩还起到"热机"作用;而蓬莱群及滦家河型花岗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较小.金的成矿作用是在古老地幔分异出的太古代拉斑玄武岩基础上,经韧性剪切→区域变质→岩浆重熔等构造热动力作用逐步富集的过程.岩浆侵入后,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凸形热场,是流体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之一.成矿流体的流速可以促进混合热液的生长,剪切破碎带是强烈输运-反应耦合成矿的有利场所.地幔富C-H-O流体、中-下部地壳富硅流体、浅-表部富硫流体3个层次流体相互沟通、混合,导致流体循环持续时间增长,萃取围岩有用元素增多,成矿元素丰度升高,并最终形成胶东招掖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16.
国外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含矿岩系以含碳和黄铁矿,夹火山物质和热水沉积物,金含量高为特征.在含矿岩系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局部可以形成贫金的含矿层,少数情况下以至于形成金矿体.含矿岩系的变质作用可能形成金矿化,或为后来的成矿作用造成有利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岩浆作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或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和动力.金矿床受构造控制,位于地热正异常区,金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和大气降水改造成矿作用等有关.超大型浅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持续时间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改造成矿作用在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中生代形成的超大型金矿床中,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叠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该区有刷经寺联合村、嘎拉、金木达等大中型与超大型金矿床,显示出金矿成矿的良好前景。研究区处于古特提斯东缘的被动陆缘,为稳定大陆边缘海湾或封闭的海湾浊流盆地环境。浊积岩沉积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并在印支期发生低温动力变质,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岩浆活动沿区内构造边缘破裂带发生,形成构造岩浆岩带,并与金及多金属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双向收缩的造山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区域构造条件,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并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19.
鲁中南地区燕山期侵入岩与金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中南地区受区域性大断裂--沂沭断裂带控制,中生代有较大规模的中性、偏碱性火山岩型岩体侵入和火山喷发,在火机构内或围绕次火山岩小岩体,形成与之相关的火山岩型金矿化。燕山期火山夺具备幔源特征。侵入岩对金成矿有2种作用,一是通过岩浆携带成矿物质经过分异派生形成金矿,二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借助热力和气液循环对围岩进行了广泛改造和蚀变,使之活化迁移,在构造裂隙中富集成矿。燕山期侵和岩为金矿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是金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冯守忠 《地质与资源》1998,7(4):288-292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界色洛河群,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