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哈尔滨站188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1909—2010年的月总降水量和1961—2010年哈尔滨所辖区、县(市)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哈尔滨市气温、降水变化速率,分析了哈尔滨市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除巴彦7月气温略呈下降趋势外,哈尔滨市各区、县(市)各月、季、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哈尔滨各区、县(市)各月、季、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近130 a,哈尔滨市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21世纪开始增温尤为显著。近百年来,哈尔滨市年、季总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对哈尔滨市农业、能源等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对于水资源、人体健康和交通等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久治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63-2011年的气温和降水量等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等对久治县49年来的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49年来久治县的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2000年后增温尤其明显;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49年来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以-14.89mm/10a的速率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分布不均。冬季和春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33mm/10a、3.48mm/10、-7.04 mm/10a和-12.48mm/10a。日照时数整体上呈增多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9.3h/10a。  相似文献   

3.
1961—2008年昆山市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8年昆山市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主要气象要素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方程、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探讨了近48 a昆山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昆山市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明显,冬季次之;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度高于最高气温;降水量总体呈略上升趋势,冬、夏两季降水量增加明显,春、秋季降水量则呈减小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总日照时数和各季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尤以夏季减少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北省辛集气象站近54 a(1957-2010年)的月平均地面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别从气温及降水的趋势变化、周期变化、突变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市近54 a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4 a来辛集市年平均气温、各季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四季中冬季增温趋势最明显,夏季增温幅度最弱,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而极端最高气温下降,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小;2)在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和冬季气温表现出准2~3 a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年平均和春季气温还表现出准7 a的显著年际周期特征;3)该市年降水量近54 a来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4)年和夏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均表现出准3~4 a的周期特征,而在春季准7 a的年际振荡贯穿始终;5)辛集市的气温变化趋势以及突变开始时间与全国、河北省以及石家庄地区近50 a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但该市的降水量变化则略有不同,降水量变化的长期趋势不显著且突变不明显,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气候模式对华中地区1961-1990年和2001-203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模拟值(0.5°×0.5°经纬度格点,A2情景),以1961-1990年为基准,计算并分析了该区域未来30 a(2001-2030年)的年、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对气温变化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0.3℃,东部增温大于西部;春、夏季平均气温上升,分别为0.1~1.3℃、0.8~2.2℃;秋季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南部地区气温升高;冬季平均气温下降0.0~1.0℃。就降水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空间分布有南增北减的特点;春、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的减幅要大于春、夏季;秋季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川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利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以及用CORREL函数统计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气温、降水量等观测要素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江川气候变化与探测环境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江川年与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显著,春季增温最小,夏季、秋季增温与年相近;地温变化亦呈上升趋势,增幅比气温大,其中0 cm增温最大,20 cm增温最小;年平均气温在1998年出现了明显的突变,其后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增暖期,20世纪末以来的增温非常显著,是近50.a以来的高温期.②江川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近10 a的减少趋势明显,干季降水量减少微弱,主要是雨季降水量减少.③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气候变化与观测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对应着江川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温变化愈发受到人们关注。基于1993-2022年大兴安岭地区6个国家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K突变检验法等分析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以及漠河市近30 a气温变化特征,为林区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近30 a大兴安岭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3℃/10 a,年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年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增温速率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气温呈北低南高。所辖漠河市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0.4℃/10 a,年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年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其年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起始年份2014年。  相似文献   

8.
1951—2005年营口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51—2005年营口市年和逐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近55 a来营口市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弱。极端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同,呈现出前30 a递减、近30 a递增,近20 a气候变暖更为突出;各月极端最高气温变率差异不明显。近55 a营口市年极端最低气温呈递增趋势,近30 a较近55 a显著递增,但近20 a则稳定少动;各月极端最低气温均呈递增趋势,冬季递增趋势最强、夏季最弱;城市化发展及工业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营口市显著增温的重要原因,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则进一步加强了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9.
华中地区2030年前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区域气候模式对华中地区1961-1990年和2001-203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模拟值(0.5°×0.5°经纬度格点,A2情景),以1961-1990年为基准,计算并分析了该区域未来30 a(2001-2030年)的年、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对气温变化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0.3℃,东部增温大于西部;春、夏季平均气温上升,分别为0.1~1.3℃、0.8~2.2℃;秋季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南部地区气温升高;冬季平均气温下降0.0~1.0℃。就降水而言,未来30 a华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空间分布有南增北减的特点;春、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的减幅要大于春、夏季;秋季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57--2005年延安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了近50a来延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变化趋势,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242℃/(10a),1986年发生明显跃变,跃变后春季增温明显;降水量年变化特征趋势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均气温复杂,波动性大,21世纪以来降水量有所增加。总体上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减少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延安地区降水量下降,气温升高,气候变化有暖干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1961—2009年辽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61—2009年辽河流域5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对辽河流域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2006—2010年夏季共162d降水日的铁岭站日降水量与铁岭水文站径流量资料,探讨了日降水量与径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降水量偏少年份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为占全年降水量65%的夏季降水以7.4 mm/10 a的气候趋势倾向率递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辽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是在波动中逐渐上升的,且升温趋势明显,春季呈明显的升温趋势,夏季略有下降,秋季变化不大,冬季是气温上升最明显的季节;日降水量与径流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日降水量与降水第二日的径流量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气象探测环境对气温观测数据的影响,利用2017年北京市观象台(54511)与南海子站(A1274)逐小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两站气温差异以及因站点探测环境导致的日照、风速和降水对两站气温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两站气温差异较明显,年平均气温54511站比A1274站高0.75℃;两站逐月平均气温54511站全年高于A1274站,两站差值7月最低为0.60℃,9月最高为1.09℃;两站平均日最高气温较接近,平均日最低气温差异较大,54511站较A1274站高1.24℃;两站气温的日变化特征相似,呈单峰分布,54511站气温日较差低于A1274站。两站小时气温差值随着日照时长和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短波辐射效应最强的10-14时和长波辐射效应最强的19-23时两站气温差值与当日白天直接辐射曝辐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和0.601;水平风速对两站气温差值的影响较大。水平风速超过5 m·s-1时,两站气温差小于0.1℃;当水平风速不超过1 m·s-1时,两站观测气温差值达到1.28℃;降水天气下两站的气温差值小于非降水天气,出现降水时次54511站平均气温仅比A1274站高0.2℃。两站相距4.3 km,气候均一,测站周边2 km范围内建设用地占比54511站比A1274站高约30%,植被占比低28%,水体占比相差不大。另外,54511站附近的五环路具有低反射率和高热容的特征,白天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储存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在夜间释放,可能是两站探测环境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差异决定了两站温差受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影响较大,而受降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The dynamics of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extreme anomalies of monthly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its effect on precipitation and river water discharge in the 20th century are studied using weather observations at 40 stations and data o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34 rivers in Georgia.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Six methods were used to interpolate the monthly mean climatological data from German climate stations to three Bavarian forest climate stations. The observed forest climatological data at the Bavarian forest climate stations were used as the reference data to which the interpolated data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monthly mean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at valley and plain forest climate stations, each of the six interpolation methods can give accurate estimates. For monthly mean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air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r pressure at mountain forest climate stations, topographically aided interpolation can give the most accurate estimates. Barnes interpolation combined with empirical transfer functions can give accurate estimates forall climate variables at the plain and valley forest climate stations, and it can also give accurate estimates for monthly mean wind speed and monthly precipitation at the mountain forest climate station. The empirical transfer func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stimating the forest climatological data. These transfer functions will be used for re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forest climatological data in Bavaria. Received September 9, 1998 Revised May 21, 1999  相似文献   

15.
1951—2009年中国不同区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中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将全国按照气候区域划分为11个气候区,并利用1951—2009年中国194个国家基本/基准站月、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全国及每个气候区平均温度及降水量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及各地区增温趋势均为极显著增加,尤其近20 a增温速度更快;而2007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近百年气候变化及突变检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利用沈阳、大连、营口、长春、哈尔滨、黑河6个代表站1905~2001年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观测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近百年来季、年的气温和降水序列。对所建温度和降水序列分别与同一区域内26个代表站的温度序列和51个代表站的降水序列近40年同期资料做了相关分析,检验了序列的代表性。在所建序列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百年气温的年代、年和季节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点和地域分布特征,以及百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序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和Yamamoto方法对经过滑动平均的气温和降水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包头市区1951—2010年历年7月气温、降水、日照、天气现象及1991—2010年历年7月自记风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包头市区历年7月基本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是包头市区一年中最热的月份,97%年份的最高月平均气温、87%年份的最高月平均最高气温、60%的年份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46%年份的月最多大雨以上降水日数、60%的最多月雷暴日数、40%年份的最多月降水量和冰雹日数均出现在7月份。7月中旬前后副热带高压雨带逐渐北抬至河套地区,暖湿气流强盛,开始进入主汛期,高温、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多,它们的到来不仅给"中运会"带来影响,还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通过总结7月份包头市区气候状况,提出重点关注和防御的重要天气过程,以此达到警示和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Four climate archives at the regular grid points organized on the basis of interpolation and model re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are considere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ields are estimate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observational data at 455 weather stations over the Russian territory and adjacent countries is considered. It is noted that global archives give biased estimates of the monthly and seasonal precipitation amount,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sums of the warm and cold seasons. The maps of error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for each of the archives are calculated and compiled, probable reasons for poor accuracy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汉江上游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1961-2005年历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 a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对各站气温、降水量与安康站径流量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天然径流量气候模型,并分析了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 近45 a来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90年代以后减少更为显著。2) 在过去45 a中,汉江上游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1961年以来,汉江上游径流量大体经历了两个丰水段和两个枯水段;1985年发生跃变,以前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3) 径流量与区域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年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