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论证了断裂构造的有序性;用实例阐述了几种常见的有序现象即断裂构造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复杂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断裂组合的有序性--其形成过程(时间)与展布(空间)的统一、以及由一种断裂组合向另一种断裂组合的有序转变过程等;评述了前人断裂分类的主要成果;提出了断裂构造(定量)分级新方案;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有序过程,将断裂构造研究划分为"描述"、"体系-系统"和"网络"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论述了现今网络阶段断裂研究的基本特点与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王智勇 《矿产与地质》2001,15(Z1):635-637
为全面推进全局企业化步伐,顺利实现"十五"规划,党委书记作为"班长",必须努力提高组织上的管理能力,方向上的把关能力;决策上的谋划能力;落实中的示范能力;团结上的凝聚能力;作风上的表率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天池"96·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万荣 《水文》2001,21(6):63-65
1996年7月16~20日,新疆天山中、东部地区大范围连降暴雨,天山两侧几十条河流及山沟发生了较大洪水.分析了天池"96·7"暴雨洪水的成因、洪水特性,并根据进出天池的水量以及本地区的洪水参数,对本次洪水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闵江“98·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2001,21(1):57-59
就1998年6月闽江发生的本世纪内最大一场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发展过程及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98·6"洪水是由历时17天的暴雨过程形成的,雨峰多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这场峰高、量大、多峰的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5.
藏北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继钧 《地质通报》2001,20(2):178-186
羌塘盆地基底由元古宙变质岩系组成,具双层结构,下部为结晶"硬基底"、上部为变质"软基底";构造上具两坳夹一隆和断凸断凹特征。盆地盖层由中泥盆统至第三系组成,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及白垩系、第三系陆相砂、砾岩。盖层中变形强烈,发育多组褶皱、断裂。变形在平面上方向性、分带性、等距性明显;在剖面上具差异性、不协调性。盆地主要变形期为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549-552
在人与自然的调谐中,应充分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为此,提出了"人地调谐时空论".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在时间上是不同尺度的;在空间上是有比选余地的.因此,将时空作为调谐的着力点,把握规律,以期达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以全球大地构造为背景讨论了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合理解释各种环境中火成岩的形成机制,也有助于依据野外岩石组合来判别古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和观察,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及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提出了一些新解释.这些解释与地质观察相吻合,且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虽然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可称为"板内"火山活动,但它实际上是板块构造的特殊产物.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是其下部被改造为软流层的缘故.这种改造是加水"软化"所致.水则源于中国东部地幔过渡带(410~660 km)内古太平洋(或其前身)俯冲板块脱水作用.其将岩石圈底部改造为软流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岩石圈减薄的过程.因为软流层是地幔对流的重要部分,而大陆岩石圈则不直接参与地幔对流.中生代玄武岩具有εNd<0的特征,说明其源于新近改造而成的软流层,亦即原古老岩石圈之底部.中国大陆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海拔梯度突变界线与东-西部重力异常,陆壳厚度变化,以及地幔地震波速变化梯度吻合.因此可将北北东-南南西向梯度线称为"东-西梯度界".该界东-西海拔高差(西部高原与东部丘陵平原),陆壳厚度差异(西部厚而东部薄)和100~150 km的深度范围地幔地震波速差异(西部快而东部慢),均受控于上地幔重力均衡原理.这表明西部高原岩石圈厚度>150~200 km,而东部丘陵平原岩石圈厚度<80km."遥远"的西太平洋俯冲带具有自然的地幔楔吸引作用.此吸引作用可引起中国东部"新生"软流层东流.软流层东流必将引起西部高原底部软流层的东向补给(流动).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即从西部的深源(岩石圈深度>150~200 km处)到东部的浅源(岩石圈深度~80km处).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分熔可合理解释具有软流圈地球化学特征(εNd>0)的新生代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及玄武岩的成因.这些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地质过程的解释,将为更加细致的,以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讨论所验证.  相似文献   

8.
本人有幸拜读黎廷宇先生等所著"黔中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上覆土壤CO2来源的对比研究"一文[1](原载<中国科学>2001年,第31卷,第9期,777~782页),觉得文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但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及得出的结论,深感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粤西云开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地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因此建议新建云开岩群。依据叠覆关系,又将其划分为新垌岩组、帅堂岩组、山美岩组、清垌岩组4个岩组。各岩组间以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带为界面,空间分布主要受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控制。云开岩群适用于整个粤西云开地区,前人所建立的"云开群"及"高州岩群"实为同一套岩层,即云开岩群。  相似文献   

10.
“东川式“层状铜矿40Ar-39Ar成矿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40Ar-39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获得了810~770 Ma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这些年龄与我们从前获得的脉状铜矿石英的年龄范围一致,再次表明晋宁-澄江期是东川铜矿的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