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文》1958,(2)
这些方法主要是使冰期現測用的水尺,不与盖面冰接触,或使水尺处不結冰,以防止水尺上拔。我省各站根据这种精神应用以下三种方法,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设置矮椿水尺,水尺椿顶設在冰底面以下。这种方法不僅解决了冰期水尺上拔,而目避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部各河流上,在冬季結冰期,由于冰盖上升下降的影响,直立式水尺的零点高程很容易变化,我站曾經用增加抄測水尺零点高程次数的办法,来掌握它的变化情况,可是往往知道变动了,又不知从什么  相似文献   

3.
我区水位资料整編的水尺考証,历年来均采用填表的方式。在作水尺考証时,需要說明的內容比較多,有时遺漏或混淆。因此,今年改用了填图的方式,即繪出全年使用的各支水尺零点高程的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訂正水位。在图上不但可以完全表达考証所需要的內容,便于分析,而且可以在图上直接进行水位訂正,减少了水位訂正的計  相似文献   

4.
《水文》1959,(5)
我省決定今年的洪水預报由专区发布。沿河各县应充分利用这个情报,掌握防洪的主动权。由于洪水預报所預报的是:“水位测站(安水尺的地点)的某一时刻将要发生洪水的高度。因此,防洪任务重点地应安設防汛水尺,有了水尺还須制定水位高度与淹沒范圍(或街口码头的水位标記)的关系,这  相似文献   

5.
此降的計算和校核。以往是利用上下比降水尺間距除以水位差來計算的,这样算一个須要30秒钟,而且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我站同志大都只有初小程度)的同志來看,由于对小数点位置的移位搞不清,使計算出來的数值?l生错誤。后根据我站上下比降水尺間距为200公尺,于是在計算比降时,即將兩水尺水位差乘以50即是要求之比降值,这样算算一个約10秒钟,顯然,是比上一种計算方法,不僅在速度上提高了,而  相似文献   

6.
水位观测中,直立式水尺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水尺,它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但由于固定设置于河床上,其最大的缺点是:经受不住较大洪水中漂浮物或石块沿河床滚动的冲撞。秦安水文站1967年以前是使用木桩固定直立式水尺,每年汛期被洪水冲失的水尺少则几支,多则几十支,造成很大的损失。从1967年起,将这种水尺改进为直立式活动水尺,经17年的使用,在河槽内的五支水尺一支也未冲失,水尺零点高程均未发生变动。实  相似文献   

7.
《水文》1956,(5)
編輯部最近收到許多讀者來信,反映某些测站不注意保护水尺的情况,如有些工作同志認为水尺“动一动”沒啥关系,随便將測船、工具靠在水尺上,有些船工和測工同志在开船时,把撑杆用力頂在水尺上,水尺撑歪了也不管它;有的看到别人在搖动水尺,不加以制止,看到水尺上  相似文献   

8.
冬季已經到來了,在过去冬天河里封冻及有嚴重岸冰的时期,给观測水位带來了很大的不便,水尺上往往冻成大疙瘩,影响观測,必須用力敲打,才能把冰打掉,这样很容易把搪瓷尺打坏,木樁也受到震动,使水尺另点高程發生变  相似文献   

9.
此图是利用水尺讀数和水尺桩号直接查讀水位和流量的一張图,不但省去了用算盘和笔算的麻煩手  相似文献   

10.
扬子地区江口冰期地层的划分对比与南华系层型剖面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我国南方扬子板块是国际上新元古代冰期地层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冰期记录出露广泛,研究程度较高,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新元古代主要有两次全球性大冰期,一般以澳大利亚的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为代表,扬子地区的南沱冰期和江口冰期与之相对应。但是,围绕扬子地区冰期地层的划分对比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关于上冰期的对比,虽然曾出现过不同的意见,但随着南沱组年龄数据的获得看法已趋于一致。目前主要分歧来自对下冰期和间冰期的认识。我国目前通常使用的名称,如“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和“古城冰期”等与国际上的认识有差异,对新建的“南华系”地层划分和对比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根据扬子地区地质工作的多年积累和研究的成果,以“江口群”取代原“江口组”,使之成为扬子地区代表下冰期沉积的统一地层单元,江口群涵盖了下冰期的长安组、富禄组及与之相关的地层单元;扬子地区的下冰期相应地称为“江口冰期”,与国际上的Sturtian冰期可以很好地对应,含义更完整。我国南方对应于Sturtian和Marinoan冰期的是江口冰期和南沱冰期。湘黔桂地区的新元古代冰期地层保存最完整连续,其中贵州黎平县的肇兴剖面可考虑作为新元古代冰期地层的候选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1.
冰塞水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纬度地区河流冬季常形成冰塞,冰塞堵塞过流断面,使湿周增加,致上游水位升高,常因此产生凌洪灾害,冰塞的解体、溃决又常使下游产生灾害。冰期水位是冰塞演变和发展的重要结果之一,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依据实验室资料和黄河河曲段的实测资料,针对直道和弯槽,对比分析了不同冰流量、不同初始水深和流速时模拟冰塞和天然河道冰期水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水文测验手册》第一册(野外工作)第103页,在谈到水位观测的方法时称“……有风浪且无静水设备时,应读记波浪的峰顶和谷底在水尺上所截两个读数的均值,……”。苏联水文测站规范和米哈依洛夫等著《水力学、水文学、水文测验学》中,也有类似叙述。这无疑是把波浪的中线位置,当成了水面的位置(水位)。这显然不太妥当。用这种方法观测水位,在波浪较大的地方,定会造成明显的误差。特别是在宽浅河或需用比降推算流量的地方,这种误差就显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胡军  程猛  陈欣阳  叶琴  安志辉  李超 《地质学报》2023,97(9):3075-3086
新元古代成冰纪(南华纪)(720~635 Ma)以全球性冰期事件而闻名。这次冰期事件对早期生命演化产生了显著影响,被认为是生命演化的“过滤器”和“瓶颈”。冰期前后生物对比表明生物演化并未中断,暗示冰期过程中存在生物避难所。扬子板块北缘神农架地区成冰系南沱组中发现了罕见的宏体藻类生物记录——宋洛生物群。为了探究成冰纪全球性冰期背景下,古环境与生物幸存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扬子北缘宋洛剖面和青林口剖面南沱组内含化石页岩层和不含化石泥岩层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含化石泥岩层沉积于半咸水氧化环境,而含“宋洛生物群”化石的页岩层沉积于冰消期末期,当时海洋为正常盐度、次氧化状态,该地区具有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这可能为“宋洛生物群”在极端冰期下幸存并保存为化石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研究也表明新元古代极端冰期事件中的确存在适合复杂生命生存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14.
在用加权法计算相应水位时,必须知道每一垂线上测速时的水位,这些数值是根据下面三个方法得来的: (1)每测一垂线时,作基本水尺的直接观测。(2)每测一垂线时,记载其相应的时间,再以测流起迄时间及起迄水位插补计算。  相似文献   

15.
傅巨川 《水文》1994,(6):57-60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水设备傅巨川(河北省邢台水文水资料勘测大队)一、问题提出《水文测验手册》规定,用直接观读式水尺观测水尺读数时,应读取水面截于水尺上的读数,并注意折光影响。有风浪且无静水设备时,应读记波浪的峰顶和峰谷在水尺上所截两个读数的均值,或以水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平原区密集分布的农田供水井开采量评价方法——“面井法”,推导出了稳定流状态下,基坑出水量计算的一种新方法——“面井法”,并与“大井法”进行比较.“面井法”计算的基坑水位降深总大于“大井法”计算的基坑水位降深,而出水量则小于“大井法”计算的基坑出水量.“面井法”也定义了基坑等效半径,但形式唯一,简单易记.对于矩形(包括条形、方形)基坑,等效半径计算值总大于“大井法”计算值,而圆形基坑二者相等.由于“面井法”的推导是在整个基坑面积上积分的,其计算结果更能代表整个基坑的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元古代冰期及其年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元古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几期冰期事件,称之为“雪球地球”事件。这种剧烈的环境变化带来此后地球上生命演化的一次飞跃。“雪球地球”事件的核心是全球冰期的同时性,需要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证据。新元古代末期两次主要的冰期事件是Marinoan冰期和Sturtian冰期,其中Marinoan冰期结束于635Ma;Sturtian冰期可能发生在710~720Ma,已发表的年龄数据限定它在670Ma之前结束。Marinoan冰期后的Gaskiers冰期发生在580~590Ma。对华南的古城、铁丝坳、长安组、江口组等进行进一步精确定年,将对限定Sturtian冰期持续时间和Cryogenian、南华系的下限年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黎书铨  易越 《水文》1997,(5):1-5
从核电站水文的需要出发,探讨了可能最小径流的含义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水库取水情况下的“月流量组合分析法”等计算可能最小年流量的计算方法和河道取水情况下“流量分割法”等计算可能最小流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冰期最小流量与最低水位的不一致性和形成原因,说明了寒冷地区河道取水工程的设计低水位需在年内不同时期低水位分析计算基础上的结合水浸冰厚的影响,才能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9.
骊山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之南,西距西安市区二十余公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骊山冰期”之名称首次出现于李永昭等的《中国第四纪冰期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中。该文并把它安排在其所划分的秦岭地区冰期序列中,代表着晚于“公王岭冰期”,早于“太白冰期”的一次冰期,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大致与庐山冰期相当。 《探讨》中有关“骊山冰期”的论述甚为概略,其命名显然是以王淑芳等的《陕西蓝田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述要》(以下简称《述要》)的有关资料为依据。而  相似文献   

20.
刘勇  邓晓峰 《冰川冻土》1998,20(1):79-84
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地区是新生代以来,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地质背景下,迅速隆升起来的极高山地区.进入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构造隆升,使这些山地上的冰川进退、河流发育和湖泊变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带来整个地貌格局的变化.倒数第二次冰期时,亦即聂聂雄拉冰期的鼎盛时期,本区发育了巨大的冰帽,覆盖了整个地区.末次冰期的冰川以长大的山谷冰川和小冰帽为主要特点.在末次间冰期,河流侵蚀能力增强,位于山地南坡的河流进行强烈的溯源侵蚀,破坏了山脉的完整性,并对北坡的河流进行劫夺,从根本上改变了本区的地貌格局.到了全新世后期、新冰期到来之际,佩枯错的水位也达到了其在地质历史上的最高水位和最大面积,高出现今湖面整整100m.此后,由于朋曲河的溯源侵蚀和劫夺作用,上游流域面积减少,水源补给逐渐丧失,水域迅速收缩,水位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