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胜军 《西部资源》2013,(4):85-86,89
高密度电法具有小点距、数据采集密度大、施工效率高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工程地质、管线探测、物探找水、岩溶及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中已逐渐成为常用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常用的、比较稳健的温纳装置的跑极方式进行详细的剖析,然后从布设试验剖面入手,探测已知洞穴,验证了高密度电法的有效性.接着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包头市东河区某楼基槽范围内进行地下防空洞及古墓等隐患探测的应用实例,最后从野外数据采集到资料的处理解释给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是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电场参数变化获得电性差异特征,从而认识被探测目标的一种手段。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集,数据采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施工效率高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工程地质、管线探测、物探找水、岩溶及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中已逐渐成为常用的方法。工作中电极布设一次完成,采用多路转换,从而实现电阻率数据的快速采集。实测数据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地下不均匀体分辨率较高,能从反演图谱上明显观测到高阻体、低阻体的埋藏位置及深度,从而达到探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为基础,以乌鲁木齐某区的高速公路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为例,应用高密度电法检测地下100m左右的采空区注浆范围和加固效果,通过野外布线采集数据,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地球物理反演,得到主要测线的高密度电法电阻率等值线图,借用钻孔资料进行验证,以提高煤田采空区的评价准确性。探索最优化的布极方式和反演模型,增强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测区进行高密度电法勘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地裂缝及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及埋深,推断结果与钻孔验证情况吻合,为地表裂缝的产生原因、发展及后期治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说明了高密度电法应用于采空区勘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规电法勘探,具有采集速度快、测点密度高采集数据量大、观测精度高、获取地质信息丰富等特点。本文通过将高密度电法在梓源村滑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为滑坡治理提供了物探依据,为今后类似地质灾害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代工程物探技术中常用的是高密度电法,该技术与传统的工程物探技术相比,自动化水平比较高,数据信息采集率也比较高,可以直观地反映其结果。由此,本文从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着手,对其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方法做了探究,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乌兰德勒钼(铜)矿勘查过程中,激发极化法起到了很重要的的作用,激电中梯测量在面上圈定极化体范围,激电测深确定极化体产状及埋深,取得了该区深部不同空间的地质成矿信息,激电测量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钻探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低阻、高极化是该区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西部区域多年冻土分布模拟及其下限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卓铜  黄培培  赵林 《地理学报》2013,68(3):318-327
准确评估青藏高原西部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及多年冻土下限深度情况对该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调查”在该区及周边取得的冻土调查资料,利用遥感数据和扩展地面冻结数模型模拟了该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调查区的模拟验证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有限的地温实测资料建立了地温与位置、高程、坡向和太阳辐射的关系,并根据地温-下限关系估算了该区多年冻土下限深度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该区有多年冻土约占36.9%,季节冻土占57.5%,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34°N~36.5°N范围的喀喇昆仑、西昆仑一带,季节冻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34°N以南地区.阿里高原及以南是岛状多年冻土分布区域,其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少于此前出版的冻土图所绘制的.青藏高原西部区域的多年冻土下限深度整体表现为由东南-西北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9.
文物保护范围内地下洞室的存在往往造成地面塌陷、渗水,古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台阶开裂等病害,严重威胁文物建筑本体的保存和安全。本文以某地区古建筑地下洞室的勘察为工程实例,采用高密度电法无损勘测手段探查地下洞室的分布,并配合人工井探的方式进行证明,现场测试和井探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无损勘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查明地下洞室的分布位置,该勘测手段符合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地下岩土病害的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科学量化分析,并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原理、高密度电法的特点,如运用多种电极排列方法进行准确测量、电极布设更加便捷、野外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测量更多的地电参数等,提出岩溶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高密度电法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调查人员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折射波法以及地震反射波的方法对浅埋隧道初探阶段进行分析,通过结合三种不同的物探方法分析结果,得出该隧道的地层划分,断裂带以及围岩等级,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在金属矿勘查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查明铜钼矿在深部空间位置和深部构造的发育情况,在测区内进行了以CSAMT为主的多种电磁方法综合勘探。经过数据精细处理,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的岩矿层物性特征,圈定了矿体的大致范围和控矿构造。通过钻探验证,说明了该方法在本区域及外围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韦思兵 《西部资源》2013,(4):144-146
松散土体、破碎岩体、较陡的地形以及大量的降雨容易引起山体的滑坡,怎样判断和预测滑坡的可能性则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高密度电阻率法是近些年引入的物探方法,广泛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及工程勘察中,本文分析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和野外施工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二次滑坡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是探测断层常用的两种地球物理方法。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方法联合对安丘—莒县断裂进行探测,探测结果即得到相互印证,又各有所长。在隐伏走滑断层探测中,浅层地震在断层面或破碎带边界定位方面更具有优势;高密度电法在断层破碎带识别、破碎带顶面(上断点)埋深确定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钟晓婷 《西部资源》2023,(4):123-126
2021年,全国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对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开展必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往往被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文章以洞桥镇两个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点为例,介绍高密度电法在查清山体覆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以及基岩面埋藏深度和起伏形态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曾源涛 《西部资源》2022,(1):98-100
五河县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废弃多年,现已成了一个范围较大的污水塘.需了解周边环境污染情况,为下一步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本文将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这两种物探方法结合使用,研究周边环境的地球物理特征,找出周边可能存在的构造.污染源顺着构造往外渗漏,通过这种间接手段摸清周边环境污染情况.两种物探方法互为补充、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法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地质环境较复杂、地下水资源缺乏地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解译等特点。本文以大别山西段生态地质修复支撑调查中的找水为实例,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解译出目标找水靶区的电阻率剖面,结合地球物理特征、钻探验证等,说明高密度电法在第四系地层找水工作中有显著效果,能作为第四系地层找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自于降水,降水决定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变化,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补给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优化参数后的Hydrus-1D模型,分析出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10、30、50、70、90、110 cm土层水分渗漏量变化特征及其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结果表明:5—9月,流动沙丘不同深度土层渗漏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存在一定差异,5—8月渗漏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9月呈增加趋势。渗漏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最大渗漏量发生在8月,110 cm处渗漏量为148.51 mm,占该月降水量的67.5%;最大渗漏速率与最大渗漏量发生在降雨量大的降水事件,降水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共同决定了渗漏速率及渗漏时长。14.8 mm降水可渗漏到110 cm深度土层,达到最大渗漏速率的累计渗漏量为1.89 mm,占降水量的13.69%。连续降水事件有利于水分的深层渗漏补给,并且缩短了各土层渗漏速率到达峰值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西吉尔孟附近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青海湖北刚察县吉尔孟乡草地土壤含水量测定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化等问题。研究区土层上部粒度成分以粗粉砂为主,下部以细砂为主。2009年该区草地土壤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60 cm左右。土壤上部含水量丰富,下部水分严重不足。在土层约80 cm深度之下出现了中等干层和部分严重干层。该区土壤干层的发育阻隔了大气降水向地下深处的入渗,属于异常水分循环类型。该区土壤水分处于负平衡状态,指示当地的降水量并不能充分满足草原植被生长的需要。吉尔孟乡土壤蓄水量较少,易于发生生态环境的退化。  相似文献   

20.
使用综合性(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法、直流电测深与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测量法、浅层高分辨率地震法、重磁法)的地球物理办法对A市活断层进行探测,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联合剖面法、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方法,可以对活断层位置、产状与形态的探测发挥巨大优势。本文还对各个区域的多环境复杂等相关因素,使用新型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加强探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日后的活断层探测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