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南省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改造与建库是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遵循自然资源部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湖南省的地理实体分级分类标准规范,融合1∶1万基础地理信息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变更等多源数据,以地理实体编码为统一标识符,提出了基于知识-规则的省级地理实体多源数据融合转换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存量数据,实现了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标准化改造,避免了重复生产的资源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实体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基础地理实体在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测绘生产的矢量要素数据是二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抽象表达,难以完全满足在三维数字空间中分析、计算与使用的实际需要问题,该文以我国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设计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构建的生产流程与关键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地理实体数据转换重构、语义信息补充完善、实体语义关系构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构建地理实体的工艺流程,较好地发挥了地理实体在信息承载、表达、共享和关联等方面的优势。首批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表明,该文阐述的生产流程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可为国省市多尺度地理实体的衔接整合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邹磊  杨鹏  曹文涛  谢刚生 《测绘通报》2022,(12):147-152
目前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进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工作,其中,通过存量地形图数据生产地理实体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介绍了地形图数据转换为基础地理实体的原理与主要流程,提出了一种从现有的DWG图和地形图数据库自动化生产地理实体的方法;基于iData数据工厂软件进行了实际数据的生产试验,验证了从地形图提取地理实体的可行性;总结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步骤和方法,统计了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效率等详细信息,并分析了影响自动化效率的因素和提高自动化效率的方法,对从存量地形图数据生产地理实体的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亮  胡菡  石婷婷  邵军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2):89-90,113
从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建设出发,明确了基础地理实体的内容,继承和扩展了传统的地理要素的分类及编码,提出一套地理实体编码方法,探讨了该实体编码下的要素实体化过程,为今后基于地理实体的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多尺度基础地理数据联动更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的启动,社会发展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别更新生产的方法效率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的数据联动更新技术,以要素为中心对多种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生产;并介绍了整合更新数据库、要素更新规则定义、要素匹配与联动更新等主体技术方法;最后设计联动更新程序,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地理实体建设现状,明确了基础地理实体内容,提出了基于图元的地理对象实体化规则、地理实体图形规则、关于语义的地理实体标识码编码规则和地理实体的通用属性项等地理实体整合关键技术,设计了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流程,并以城市道路与附属设施实体数据的整合与应用为例验证了整个技术路线。通过本文的案例介绍,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的数据整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杰 《现代测绘》2011,34(4):36-37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当前GIS的核心已从单纯的数据生产转为面向更新的数据生产。本文对当前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生产的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生产的特点,从应用角度对更新生产中的方案制作和数据转换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应用现状,提出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概念,开展基于框架数据的制图与可视化表达技术及数据更新机制研究,生产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地理信息产品,促进基础地理信息在各行业更加深入应用,为提高北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许玉英  刘文 《现代测绘》2011,34(3):52-54
本文围绕基础地理数据编制地图的主题,阐述了编制地图应用软件的选择、技术路线、基础地理数据的转换、地图要素取舍和自动符号化等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及实现依据基础地理数据快速编制地图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面向浙江省现有省级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与海洋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开展数据融合这一问题,剖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数据特征差异性,提出了基于空间相似性的同名实体匹配方法和基于数据特征的要素融合方法,以辅助实现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的无缝融合。基于上述方法,在浙江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研发了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融合工具,并进行了试生产,建立了相适宜的数据融合技术路线,为最终建立陆海一体的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库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和宝贵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来说至关重要。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新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国家1∶50000地形要素数据缩编更新项目——新疆区域的实施实践,对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过程中数据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变化更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强  陶迎春  刘芳 《测绘科学》2016,41(12):200-205,260
针对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时空变化更新特点,该文研究了利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变量提取和变化更新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年份的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FME空间数据转换处理系统和Python语言,实现了基于FME、基于空间分析和基于质心的3种空间数据变量提取和变化更新解决方案。对各方案变化更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分析对比,选择出了最优的变量提取和变化更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作为各城市各专题系统和综合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和公共要素基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生命力在于其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数据库建立后的更新维护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佛山市"基于数字城市建设的"一张图"应用模式研究"成果在顺德区具体应用阐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14.
向红梅  谭立力  曾光清 《测绘科学》2016,41(11):189-193
针对基于图幅地形图更新方式满足不了信息化测绘时代对地理信息数据实时综合服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增量更新与动态管理的方法。采用信息映射机制设计地物要素编码,使生产图形和空间数据库共用一套数据标准,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信息一体化管理;设计生产建库一体化的管理方案,免除更新入库的预处理和转换工作;采用面向地物要素的增量更新技术和基于数据库的缩编更新方法,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管理。文章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动态管理中得到验证,为大比例尺地理数据动态管理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艺 《现代测绘》2023,(2):18-23
在传统基础测绘逐步向新型基础测绘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对按现存标准采集的数据向新标准的转换需求迫在眉睫。课题依托上海市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FME的要素转换的方法,并以上海市新型基础测绘张江试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地理实体的全息要素采集与建库》团体标准为数据转换标准,探讨从“旧标准”到“新标准”的数据转换方法,最后高效准确地实现了数据几何和属性的标准化转换,以期为新型基础测绘中地理实体数据库的构建和上海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矢量地形图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数字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建设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初步探讨了外业南方Cass6.1地形数据与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之间的异同,给出了解决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1∶500 1∶1 000 1∶2 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为基础,制定了MDIGS数据向GIS数据的转换方案,通过Arc GISEngine和Teigha.net开发数据无损转换工具,实现了MDIGS平台DLG数据向ESRI平台Geo Database数据库自动、高效入库。  相似文献   

18.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如何充分利用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这关系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生产效率。以1∶10000DLG数据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两类数据的要素对照表,并研究了DLG数据到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转换模式,最后基于Geoway软件平台,成功将DLG数据转换成重要地理国情普查要素数据。  相似文献   

19.
贾丹  王维 《测绘通报》2017,(4):125-129
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深入应用的构想。其次,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研究及建设现状。在以上基础上,最后以优先满足国家事权为原则,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数据采集的我国基础测绘国家、省、市县任务分工和生产组织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基础测绘数字化成果中,由于地理对象所表达的空间语义与现实社会中的表达方法差异较大,且缺乏全局唯一标识,难以满足快速更新、生命周期管理、多源数据关联和多样的社会化服务等需求。地理实体数据作为一种新型地理信息产品,通过唯一标识、对象化处理和实体关联融合,可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地理实体数据的分类分层、对象编码、对象重构、数据关联和融合处理等关键问题,给出了一种地理实体数据生产的解决方案,结合智慧徐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实现了基于地理实体数据的行业专题数据汇聚与空间化,为智慧城市专题应用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