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尤其是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面临业务独立协作难、数据分散共享难、信息化不高监管难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业务重塑、数据治理、平台搭建、一码管地"四大措施,建成了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自然资源业务高效协同、数据全面共享,探索建立了县级自然资源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新机制、新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陈波  崔蓓  丁鑫 《测绘通报》2020,(12):75-78
自然资源部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构建“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实现“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作为政务服务应用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也是落实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重要支撑,如何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发挥系统作用,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需求后,提出了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及数据融合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当前建设用地项目管理中信息关联较弱、管理协同困难、监管缺乏智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图谱技术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编码串联土地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数据,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互联互通,并将该体系应用于“一码管地”平台,提高了用地项目审批、监管工作的智能性和时效性,说明基于数据图谱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智能辅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调查,打破商业软件垄断封闭、成本代价高昂的限制,本文提出基于全开源技术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调查的信息化设计。根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的战略目标,对其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特点、技术流程、技术架构进行阐述,深入研究其在多源数据整合、协同式作业及面向确权业务作业流程的定制功能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应用案例,旨在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调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管理职责的整合,要求自然资源信息化平台具有更加全面有效的数据服务能力、平台支撑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本文以新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为例,系统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路:制定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及平台对接等相关的标准规范;构建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以空间大数据基础框架为平台底盘,建设云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及平台支撑系统,最终实现全疆自然资源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共享交换,提升新疆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从“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的技术要求入手,整合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并持续更新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二、三维地理信息管理展示平台的技术框架,明确平台组件及功能,形成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一体化的三维展示和分析平台。该平台功能不仅包括提供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三维数据全要素实时在线更新、三维GIS分析及应用,还涵盖了地上、地表及地下的三维空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自然资源相关的三维数据生产、数据库建设、功能模块设计等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与测绘地理信息有关联的自然资源业务,了解自然资源业务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共性需求,分析测绘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与自然资源业务系统的关联性,梳理自然资源全流程业务关系,探索自然资源系统全流程业务平台的建设思路,为自然资源业务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全面促进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税务的无缝对接,本文在原有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人证比对、生物识别以及OCR识别等先进技术,构建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大数据库,开发“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打通与住建、自然资源、税务、法院、公安等部门的业务协同,从而建立不动产从登记、办理、缴费到快递送证“全流程不见面交易”的管理新模式。实践证明,平台的启用为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个人、银行和开发商等用户提供了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升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系统是集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业务应用、安全保障等功能的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体系的底层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国土资源市县级电子政务现状的简要介绍,对电子政务的三大核心平台:运行平台、搭建支撑平台和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和使用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解析,并对技术上的进一步应用展开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
“OA”、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政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OA”与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和运行方式的描述,阐述了“OA”代表不了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样,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也难以完全融入“OA”。但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完全可以将两者融为一体。电子政务共享平台既是一个开发平台,又是一个运行平台,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的大背景下,很多城市地质矿产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导致在“一张图”建设体系中,缺乏地质矿产方面的内容。本文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地质矿产信息化管理进行了需求分析,构建了地质矿产数据库,搭建了地质矿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地质矿产成果展示管理、地质灾害管理、压覆重要矿产分析以及地质矿山资料管理等功能,并将平台接入“一张图”建设体系,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业务办理提供服务,对深入自然资源融合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调”成果的底图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实现,统一的底图底数是开展部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最新、最全面的一次国土调查,为统一底图底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提出基于“三调”成果分步开展“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现状与管理”的数据融合方法,同时借助专项调查丰富自然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属性内容,形成一张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底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海南省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应用软件构件、工作流、GIS、MIS、关系数据库、电子签章、集群Web服务等先进技术方法,快速构建了土地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全数字化、图表一体化的土地登记业务办理模式,满足了多个市县土地登记业务信息化管理需要。本文结合海南省土地登记管理系统研发,为破解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困局,提出了集中式系统部署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监测过程中的标准规范不统一、平台多源、数据共享交换难以及分析结果冲突等问题,迫切需要搭建一套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精细化、动态化以及智能化监测管理。本文利用GIS、GPS、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结合当前流行的微服务架构,梳理了自然资源从调查、规划实施、开发利用到保护修复的全周期监测体系,构建了自然资源监测大数据库,开发了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一张图"后台管理模块重复建设及缺乏统一和通配式的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问题,以GIS技术为核心,基于群组与服务和角色与功能的权限控制,设计和实现了通配式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框架,实现了用户、服务、群组、角色、功能、数据字典、日志等统一管理,实现了后台管理配置与前台时空数据可视化集成.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互联网+地质工作”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地矿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地矿工程建设。地质大数据已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地矿业务系统的开发、全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提供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地矿信息共享,亟须构建基于地质大数据的智慧地矿业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自然资源数据体量庞大、多源异构、关系错综复杂的特点,笔者基于数据血缘分析技术研究面向自然资源数据治理,探索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标准规范理论,构建自然资源数据之间的血缘关系,利用熵减分析方法向上追溯,对数据字段进行标签化,从而跟踪数据演绎轨迹,试图反映自然资源从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到治理修复的整个过程,为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自然资源管理背景下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然资源机构改革,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成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时空大数据平台如何在新的组织机构下发挥作用,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后,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时空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调查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个统一、六项职责”的前提和基础。第三次国土调查(简称“三调”)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国土空间开发与利用现状、自然资源变化等情况,可以为自然资源调查提供优良的数据基础。因此,本文以“三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原自然资源管理各部门提供的专题资料,进行自然资源要素分类与编码、自然资源要素提取等自然资源调查的分析与探索,并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自然资源调查提供参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成果推介     
正"基于地理实体的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由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常州市测绘院联合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江苏省测绘研究所实施。项目以建设用地为载体,通过实体编码、字段关联、空间关联等,建立了面向管理的全要素、全过程建设用地地理实体模型,提出并创建了建设用地编、批、供、建、验、登、查全业务和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了业务链与数据链双向融合,研发了以建设用地为主的自然资源地理实体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面向建设用地管理的"一码+"二、三维一体化移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